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斌 《新闻实践》2006,(12):F0003-F0003
两张十分相似的新闻照片,分别获得了去年和今年的中国新闻奖。去年的是《视而不见》(见附图一),今年的是《冷漠》(见附图二)。这是两张同题材、又是同主题的新闻照片,反映了一个我们每个人在幼儿园时即被教导过的行为规范:在公共汽车上要给老人让座。尽管是同题材,但从新闻照片来看,都称得上是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地震后,作为山西晚报社会新闻部记者我曾跟随山西消防部队和太原特警支队两次入川,在那里总共呆了15天。很多个场合,消防和特警的同志诧异地问我,有时候,觉得你就像拼命三郎似的,和战士们往前面冲,救完人后,你还要写稿子。你不累?你不怕?我那会儿特别想告诉他们,我怕,我也累,但我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一些新闻事件、法制事件、道德事件不断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人们从心底呼唤一个诚信友爱高尚的道德环境,这关系到社会的和谐、文明的进步、生活的幸福。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倡导下,一批道德类新闻故事节目高调登场,通过榜样的力量,让人们看到,苏丹红和马加爵们只不过是改革大潮中泛起的沉渣,有着五千年文明积淀和道德传承的中华大地,处处都有高尚美好的心灵,处处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陈龙  施雪伟 《大观周刊》2012,(47):81-81
作为社会中的人都具有自己特殊的情感,旁观者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正常人,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在具有正常道德认知能力的前提下,他们的同情心、义务感、荣辱感等有其存在的特殊理由。  相似文献   

5.
莫忘守望人类的道德家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科学技术的语境中的图书情报事业必须经过科学技术哲学的审视和科学技术哲学的批判。人类的精神力量可分为智慧力量和道德力量。人类的智慧力量是道德力量应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图书馆事业必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图书情报界轻视人类道德家园守望的学术思想必然要接受置疑。  相似文献   

6.
道德不能当饭吃,当衣穿。但是,如果社会没有道德——主要是一套规则并加上对规则的尊重,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与道德规则重合的法律规则——我们的饭也会吃不好,甚至根本吃不着  相似文献   

7.
印象中.“全国道德楷模”上春晚是央视最近两年才用的招数,虽说套路与10余年前“爱的奉献”相差无几.但至少楷模们脸庞变质朴、神态更本色,比起八卦消息满天飞的当红歌星要来得可信且可敬。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加强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9.
从“良心债”报道中,可以看出以下三点: 一、中华民族的道德根基是非常扎实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人的道德良心是永存的,道德底线是坚实的。我们可以想像,“校正”的母亲用了这笔钱后,一直在良心上谴责自己,最终使道德力量升华出来.这就是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0.
孙藜 《现代传播》2012,34(3):48-53
本文从讲故事的角度审视了新闻在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角色——想像的共同体的建构与维系。论文通过对《华尔街日报》如何讲故事的分析指出,讲好故事意味着记者从报道对象中发掘戏剧冲突和人性因素,并以具体的、贴近受众生活的方式呈现。此种实践要求从业者摆脱对受众的匿名的、大众化想像,将新闻与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关联。本文从现代社会转型的角度审视了讲故事的历史转换,指出新闻专业化作为新的社会纽带促进政治民主的同时,也可能会妨碍从业者对受众日常生活的接近。本文进而认为,通过讲故事展现新闻的道德力量,是新闻业回应现代社会整合难题的重要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1.
张溶  张其平 《新闻前哨》2022,(19):67-68
动物纪录片的人格化叙事,可以赋予动物故事情感的力量。个体动物生老病死的命运转折,让人感受到如同人世间的冷暖;动物物种繁衍的跌宕起伏,如同国家命运的兴衰;自然力量改变地理风貌,让人更加懂得敬畏自然;而这一切,都是作者因热爱自然而引发的人文关怀,也是动物纪录片的初心所在。  相似文献   

12.
“无物似情浓”,是北宋名词人张先在“一丛花”词中写出的名言佳句,意即世上没有什么比真挚的情感更为浓重的了。然而,在典型人物的采写中,往往存在着过于强调其指导作用而不同程度忽视情感作用的现象,造成典型人物不食人间烟火,甚至被“条条框框”化,使典型与受众产生距离感。事实上,人物典型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把这一资源发掘充分,发挥得当,运用得体,在典型宣传中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典型人物真正做到可亲可信可学。  相似文献   

13.
谭平  剑陈敏 《新闻通讯》2008,(11):45-46
关于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状况的6次调查有力地说明了我国最近十年来新闻道德建设面临的观念上和实践中的危机。这些调查表明,我国新闻工作者虽然在建立新型职业道德方面已具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但有相当部分新闻工作者没有做出相应的新闻道德行为。根本的内在原因在于这些新闻工作者缺乏与新闻道德认识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便是道德行为的唯一动力。”  相似文献   

14.
音乐广播走进我的生活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一直以来我都非常感谢音乐广播,是它燃放了我生命的精彩,给我无尽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求助往往引发超出预想的心理代价,导致所谓“网络暴民”的出现。“网络暴民”侵害公民隐私权和名誉权,引发出不可小觑的“蝴蝶效应”,鉴于此,应通过报纸等媒体修正网络道德监督偏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状况的6次调查有力地说明了我国最近十年来新闻道德建设面临的观念上和实践中的危机①。这些调查表明,我国新闻工作者虽然在建立新型职业道德方面已具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但有相当部分新闻工作者没有做出相应的新闻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7.
虎踞龙盘今胜昔,花香鸟语旧更新。满怀着喜悦的心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们辞别了难忘的2009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0年。回首难忘的2009年,是我县经济发展惊心动魄的一年,是化危为机、迎难而上、硕果累累的一年。同时,也是我们档案人收获沉甸甸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王宁 《军事记者》2005,(10):58-58
7年前的一个暖暖冬日,已在地方党政机关工作多年的我,被临时抽调到武装部负责新兵政审。新疆军区某部一接兵干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鼓励我携笔从戎。他说,献身军营不是更好嘛,我们部队里有一份《解放军报》,办得特别好,你可以更好地发挥一下特长嘛。听了他的话,我动心了,带着自己在报刊上发表过的作品去报名,没想到很快就被批准入伍了。  相似文献   

19.
习惯的力量     
对习惯进行了探讨,提出好习惯对图书馆员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成见的力量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精辟而深刻地探讨了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一系列概念.读完这本书,我从作者的论述中找到了莫大的认同感,想从舆论与新闻的角度谈一谈曾经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我不会分析药家鑫的判决是否公正合理,只是分析其中的舆论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