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长城》一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2.
朱允 《甘肃高师学报》2007,12(1):125-127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非凡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昭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长城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案例: <长城>一文,作者花大量笔墨重点描述了长城的巨大与壮观.并借这一"历史奇迹"讴歌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教师在教学<长城>时,为让学生深切感悟这一要旨,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请看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4.
长城,是我国古代宏伟的国防建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精神的体现。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开始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秦、赵、燕三国北境的长城连接起来,筑起一道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  相似文献   

5.
《长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世界遗产"的开篇。作者从游览视角描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雄伟壮观,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展现了宏伟的长城形象和劳动人民智慧勤劳的精神。细读文本,可以提炼出以下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长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万里长城历史悠久,工程浩大,世界少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凝聚了极为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中国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7.
南长城     
我国北方有长城,南方也有长城。南长城修建于明朝,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它南起亭子关,北到喜鹊营,全长190多千米。它像一条长龙,绵延起伏,盘绕在崇山峻岭之间,给绿色的土寨苗乡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雄伟的南长城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每天,车如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 ,今天 ,老师带领大家去北京一起游览举世闻名的长城和故宫。(板书课题)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师 :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就是长城。(板书 :长城)师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的一项伟大工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长城 ,我们先通过一段录像来领略长城壮观的景象。(播放长城远景)师 :谁能描绘一下长城的壮观景象?生 :长城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盘旋……师 :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样横亘在我国北方 ,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宏伟的防御工程 ,(播放长城起止图)从图上看 ,长城西起哪里?东到哪里?生 :长城西起嘉峪关 ,东…  相似文献   

9.
程瑶  刘峰  崔鸿 《云南教育》2008,(9):32-33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世界遗产”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朴实无华的语言,按照“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展开联想——赞美长城”的顺序,向读者展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登长城     
7月2日星期三晴今天终于要去攀登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八达岭长城了!初次见到长城,我就被它的宏伟气势所折服,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巨龙,弯弯曲曲地盘踞在连绵起伏的山上,延伸向远方;再近看,一块块青色的,不起眼的砖头,竟凝聚了祖先的心血,悠久的历史,不朽的诗歌,铸成了这长达8851.8千米的世界奇迹。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长征"的旅途。看  相似文献   

11.
长城     
《课外阅读》2012,(1):66-67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7米、宽4~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正>目标预设:1.读中感悟,理解对联的意思和内涵,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2.读思结合,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在阅读、展示、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朗读、体悟和表达能力。3.涵养对美好作品的欣赏与品读能力的同时,开阔视野,积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厚重的爱国情。课前活动:对春联教学过程:板块一:书声琅琅读好"长城"1.同学们,刚才咱们诵读了春联,  相似文献   

13.
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在外国,也有好些类似我国长城这样的建筑物。古代罗马皇帝哈德良(公元117——138年)曾下令在不列颠筑造过—道长73英里的士墙,用以抵御外族对英格兰人的侵袭。这道土墙,就是英国的“长城”。德国也有自己的“长城”。早在公元前,古罗马人和日尔曼人曾以莱茵河为疆界,为了扩张领土,他们互相残杀,征战不息。到公元  相似文献   

14.
《长城》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人教版“教参”上这样解释句中的“才”字: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2002年版“教参”仅把这句话中的“赞叹”改为“赞美”,两个词的语义近似。教学时,不少学生对此解释产生了疑问,他们觉得这里还蕴含着作者的其他感情,比如对如此艰辛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之心,对造成古代劳动人民苦难的统治者的深深谴责。仔细斟酌之后,我认为学生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理由如下。1.从课文结构看。此句是该…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还记得《长城》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吗———“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作者看到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作者赞颂了古代劳动人民,并且为祖国的万里长城感到自豪,这种借一种具体实在的景物,抒发思想感情,使得景物与人的感情相互渗透融合,达到情景交融境地的写作方法就叫借景抒情。怎样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来描写自然风光,回报大自然的馈赠呢?一、绘形传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长城古老雄伟,举世闻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崇山峻岭之间,它像一条巨龙盘旋着,翻滚着。它的存在凝结着千千万万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长城》  相似文献   

17.
课题:长城     
课堂背景:课前布置预习,提出问题,主要有:1.我国长城全长是多少?2.长城东西两头各指什么地方?3.长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4.长城是谁建筑的?导语: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宏伟建筑,它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长城从战国开始修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得以完成,历时二百多年。当时全长2300多里。后经历代继续修建。现在我们见到的长城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平均高8.5米,宽6.5米,全长12000多里,故有万里长城之称。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中插图学习文章......结束语:…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了解长城的结构,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欣赏长城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了解长城的结构,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欣赏长城  相似文献   

20.
长城在中国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万余里,是秦始皇统一六国、雄定天下的见证,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其规模之大、气势之磅礴,天下无双。今天的长城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凡是来到中国的人,无一不想领略一下它的伟大;凡是登临过长城的人,无一不被它的恢弘气势所折服,正如毛主席所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