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爸爸,我可以永远活着吗?我不想死。""妈妈,我为什么一定要去上学?"很多时候,幼小孩童对世界的好奇与追问,远远超出成年人思考的范围。不知如何回答的父母往往支吾几句敷衍了事。但是有一个人没有这样做,北大哲学系何怀宏教授认真思考了这些看似幼稚却直抵生命本质的问题。《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也许是今年六一送给孩子和家长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2.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心愿。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这使得孩子们不堪重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地发展。怎样才能协调好父母的期盼和孩子的成长之间的关系呢?这是许多家长都在思考的问题。看了这套《我的2008学习日记》系列丛书之后,我有一些触动,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姑且就从本书中的一首小诗入手。  相似文献   

3.
孩子下午四点钟就放学了,家长却要到下午五六点钟,甚至七八点钟才下班,在这段时间里,谁来接孩子回家?谁来照看孩子?谁来辅导孩子功课?这构成了困扰许多城市家庭的“四点钟难题”。  相似文献   

4.
孩子上幼儿园要花多少钱?相信许多家长不会忘记这样的经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家长的身上藏着十把"刀"。家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这十把"刀",使孩子天生纯真的品性一步步受到伤害。第一刀:砍去民主,种下家长专制的种子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样。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道理,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作出决定。第二刀:砍去爱心,种下自私的种子当你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父母而与你的兄弟  相似文献   

6.
怎样当好家长?怎样教育好孩子?这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家庭问题,而实际上却是个社会问题,是个关系到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问题。通讯《让孩子给  相似文献   

7.
“可怜天下父母心”,婴儿的入托、入园问题,牵动着多少父母的心。“你的孩子放进去没有?”“你孩子的幼儿园条件好吗?”“幼儿园的老师好不好?”……这些常常是年轻妈妈、爸爸们的话题。多少家长为孩子的入托、入园而奔波忙碌。市政府把这一问题作为  相似文献   

8.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了教育培训乱象,有媒体直言其是贩卖焦虑"绑架"家长。报道指向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影响自然不止于此,在一些机构组建的家长微信群里讨论热烈。有人称赞,有人沮丧,更多的是茫然。作为家长,自然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起点。如果有利于提高孩子成绩,家长当然愿意尝试,尽管有些培训价格不菲。家长焦虑,源于孩子的"起点",一些培训机构正是抓住这一点,围绕"掐尖"做文章,给家长推销各种课,设置了名目繁多的补习班。短期看,孩子分数确实提高了。但从长期来看,立德树人、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能力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9.
幼儿具有学习语言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学习英语,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学前班都开办了幼儿英语课。怎样才能使孩子从小受到正确的英语启蒙教育,得到正确的读音指导呢?湖北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小星星英语系列》,就  相似文献   

10.
GPS书包     
《中国新闻周刊》2004,(42):74-74
对于双方都是上班族的父母来说,接送孩子上下学是个令人头疼但又不能不面对的问题,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复杂,哪个家长能放心地让自己年幼的孩子单独出门?  相似文献   

11.
六一儿童节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现在每个家庭一个孩子,孩子是家长的宝贝。孩子一出生,便要源源不断地花钱,数年之后的教育经费,更是一笔庞大的支出。家长们绞尽脑汁从各方面培养孩子,不但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还要培养孩子的财商。那么,如何为孩子理财?  相似文献   

12.
家长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能保证与孩子通畅的交流,但在这个关键点上,许多家庭却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救出自己     
近来,埃及神庙涂鸦,年幼的"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新闻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尽管父母为孩子道了歉,但较真之网友仍质疑,未成年的丁锦昊身高够不着浮雕人像上半身的位置,"到此一游"的字迹系有人托举完成,正是家长的万般纵容,造成了孩子的过分自我。责任在孩子吗?文明教育应从娃娃抓起,那成人呢?春日在附近的滨河公园跑步,看到一个被  相似文献   

14.
健康·新知     
孩子犯了错,怎样的惩罚才能让他永不再犯? 许多家长的选择是痛打一顿。然而心理学家说,打一顿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孩子改掉一些不良行为,但是其长期的后果却未必好。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格肖夫博士根据62年的社会心理学统计数据,分析了其中的88例个案后指出,体罚可以以最有力最快的方式让孩子立即停止不端行为,但也增加了孩子在此后继续实  相似文献   

15.
倾听孩子的呼声——城区基层图书馆少儿阅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国社会出现的少儿问题,许多儿童专家呼吁家长:少逼孩子认点字,多陪孩子读点书。毋庸置疑,图书馆应该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地方。因此,鼓励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增添快乐和微笑是图书馆少儿工作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6.
表面来看,这幅照片的视角平平,好似在那个教室里对准两个呈上下两层睡在课桌上的孩子按下快门即可.但恰恰是这种平实无华的影像表现方式,让照片中的两位小主人公的现实生存状况,引发更多好心人的关注与慨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弟小学的现状与未来,这些大问题浓缩在安然入睡的孩子身上,足以引发我们更多的联想.这张照片的最大亮点,在于睡在课桌抽斗内的那个孩子:他为什么不占用其他空着的课桌而非要进入那个狭小逼仄的空间?他的身体又是如何蜷进那小小的抽斗内的?他和睡在课桌上边的兄弟是如何分配这个午休空间的?许多让人似解未解的问题,让这个特写画面衍生出许多“画外青”,也就有了更多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家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自己的孩子注入沉重的渴望。在全国搞的许多次大的"有关众人最为关切的问题"的调查中,众人最为关切的问题都是有关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怎样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的家长满意,是每个教育者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儿童文学作家思考的问题。这些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小说见到的也为数不少,但是,真正从当代儿童生活入手来做文章的不是太多,真正从塑造未来人才入手来进行创作的也不是太多,《双筒望远镜》这部长篇儿童小说,可谓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与一位地市报老总聊天.对报业市场上的风风雨雨,他提出一个明摆着却又容易让人忽视的问题:为什么地市报总是办不好? 按理说,地市报扎根一地,有政治优势、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一地之市场和资源,养活一张地市报及其子报刊绰绰有余.现实是,很多地市报呈现出共有的"特色":内容一般、经营困难,吃饭困难、人心疏懒.为什么坐拥金山却成了"苦孩子"?这么多优势咋就不结果呢?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从事过一段时间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记者来讲,我觉得对电视新闻短消息有许多要探讨的地方:为什么稿子会越写越长 ?为什么许多记者不愿或不会写短消息 ?我们为什么需要短消息 ?怎样才能搞好电视新闻短消息 ?面对目前电视屏幕上长风日长的实际情况,我就日常工作中积累的一些体会和看法,在这里谈一下,以求教于同行。 一、问题,不容乐观   先看我们的屏幕,随着深度报道从报纸杂志引入和中央电视台几档新闻杂志式栏目的成功,中国电视新闻出现了历史性的革命和跨越,对传统的画面加解说词"两张皮"式的线性新闻模式的反动,产生了…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体罚频遭诟病的今天,杭州一家专门针对调皮男孩,以“鞭子”等手段进行“体罚教育”的培训机构却大受家长的欢迎,要求托管孩子的队伍经常排长队,常常“一位难求”。这个以“体罚”为特点的培训机构为什么会如此火暴呢?位于杭州四宜路的这家培训机构名叫“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以下简称“西点”),只招收6岁至13岁、调皮捣蛋的男孩。培训机构的创办人万国英幼师毕业,当过记者、做过公务员,开过广告公司、幼儿园,她坦言喜欢孩子、热爱教育。她说:“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一些教师和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或者过分溺爱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