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习语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转换与交流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中“归化”与“异化”两者间“度”的把握。译者们在翻译带有文化特色的习语时势必探悉负载其中的文化信息、考究其语源及英汉习语的对应语义关系。比较分析《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翻译,从而例证归化过度抑或异化过度都会影响本土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动物类习语,因其使用群体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动物类习语在不同的语言中负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理解和翻译英汉动物类习语时,切忌望文生义,一定要多了解其负载的民族文化信息,才能实现正确的理解和恰当的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传达着社会文化发展的信息.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习语表达法的差异.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本文着重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杨 《文教资料》2011,(16):33-34
习语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英汉习语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体现了民族的历史进程、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因此,习语的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所以习语中的文化因素是我们做翻译时必须考虑的。  相似文献   

5.
习语作为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文化特征,反映了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对生活经验的看法.因此,翻译已不再被看作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对比,探讨了在翻译中应针对不同的翻译目的,灵活运用异化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处理英汉习语互译,以达到译语读者的不同要求,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部分,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其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本文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通过对英汉习语中文化内涵的比较与分析,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语言转换及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传递。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有助于解决在英汉习语互译这一特殊的交际过程中文化信息如何传递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集各种修辞手法为一体,是浓缩的文化.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面,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本文对英语习语翻译中应用归化异化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文化内涵也有差异.本文先从颜色、动物、典故等方面举例分析英汉习语文化内涵的不同,然后提出来通过直译法、借译法及直译加注等方法进行英汉互译,既准确转换了词义有保留了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民族文化特征的结晶。习语翻译绝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是透过语言的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内涵,根据其语义理据或逻辑理据来推断其含义。  相似文献   

11.
王慧 《现代企业教育》2008,(18):213-214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因此,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应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更应是文化的交流。掌握习语的翻译,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各国文化的精髓,它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因此,文章从最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习语着手,论述习语在文化上六个方面中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时应该首先弄清它们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处理。因此,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应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更应是文化的交流。掌握习语的翻译,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或是在同一种文化之间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发展的过程。翻译,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作为推动中西方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催化剂,也逐渐显示出其超凡的重要性。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在翻译的研究中,习语也彰显了其特有的魅力,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大量存在。在英语中,习语包括谚语,俚语,固定短语和惯用表达等。本文将从习语的翻译的角度,简析功能对等性理论在在习语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彭丹  吕婧 《考试周刊》2007,(10):17-18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各民族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它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是语言文化财富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因此翻译习语时,对两国的文化特色进行比较并作恰当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中日两国均有其固有的习语,它们清晰地体现出了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由于中日两国同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造就了两国文化许多共通点和极为接近的特质。而日语习语的汉译过程不仅是日语到汉语的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日本文化移植的过程。故本文将着重探讨中日文化差异及日语习语的汉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袁芳 《现代语文》2006,(6):93-94
英汉习语的互译不仅关系到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语言和修辞格的转换和替代技巧,还更多地涉及到如何在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文化背景问题.因此,在教授英汉习语互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英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照以及习语之间"直译"或"意译"的翻译实践来启发、促进学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互动式理解.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存在着丰富的习语。它们承载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形式。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正确处理习语中的语言单位还要正确处理其文化因素,在目的语中找到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均对称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7.
习语是指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语言的精华;习语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本文分析了中英文化相似性及文化差异性对英汉两种语言中习语翻译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阐述了英汉习语的文化特征及翻译。  相似文献   

18.
欧静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50-15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不同语种的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尤其是习语的翻译。本文在分析了归化这种翻译方法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汉语习语翻译成英文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孙先洪 《考试周刊》2007,(36):31-32
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对习语的掌握程度往往是一个人语言水平的体现。文化图式是存储在大脑中的已知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源语文化中相应的文化图式转换到目的语中,就为文化空缺的翻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具体的翻译手段,包括直译、直译加注、借用及意译。  相似文献   

20.
张逸森 《考试周刊》2012,(56):74-7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习语正是语言的精华所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本文从地理、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着手,分析英汉习语中蕴含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