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焕韶  范晓莲 《广西教育》2010,(27):16-17,19
在经济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一些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有所淡化,本文分析了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淡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具备正确的政治信仰,是大学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一个前提条件。关注在校大学生政治信仰实际状况,努力塑造在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就做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培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虽然曾经出现过一些挫折甚至是重大失误,但总体上来说成就突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将培养全面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信仰培育的目标,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为信仰培育的内容,在信仰培育过程中注重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具体实现方式上注重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以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思政局面。总结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当前加强与改善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客,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高校公共理论课的方法等方面深刻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有失偏颇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创新教育载体、提升马克思主艾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政治信仰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是特定时代人们的自我意识在政治领域的体现,是信仰主体对现实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的信服与敬仰,并被其奉为政治生活支撑的精神体系。政治信仰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借助于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等载体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是政治信仰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政治信仰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是当代思政教育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各高校开展党史教育是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国内各高校必须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强化党史教育,以此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未来兴衰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实现其价值,就需要加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信仰不是完全能消除的东西。政治信仰也不例外,它对政治统治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治信仰危机是社会结构变迁、现实生活变革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结果。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重视和加强公民的信仰教育,才可能实现政治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论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资源是一种宝贵的优质教育资源,是进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价值贯穿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整个过程。红色资源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契合性,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使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可以通过强化课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着力营造以红色校园文化为本的育人氛围、开辟独具特色的红色资源网络专栏、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途径,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世纪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是以对客观规律真理性认识为基础的,科学信仰的核心是对真理的确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永恒主题。面对各种困惑,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对此作出新的恩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政治信仰不仅影响他们个人的成长和人生态度,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凝聚力、社会发展。通过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调查,指出所表现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到政治信仰的重要性,他们政治信仰的主流健康向上,但趋势多元化;他们充分信任中国共产党,但入党动机类型多样化,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理想信念教育不到位、缺乏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据此提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三方面应对措施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信仰多元化与价值取向多样性等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很大影响,让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困惑,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危机.各高校和全社会都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极大的工作热情去加强和推动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大学生信仰教育,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他们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为他们政治上的成熟和全面健康成长创适良好的社会氛圈.  相似文献   

15.
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实践观"、"人的全面发展观"和"社会意识作用理论"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的思想教育理论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寻找到平衡点,在相互交流中认识和理解改革的辩证复杂性,并树立理性、民主、法治等现代政治理念,最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逐步信奉马克思主义,进而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为科学的政治信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快速变革直接冲击着高校思政教育,有效开展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教育,就必须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笔者提出了三个着力点,即倡导低调精神、倡导心灵感应、倡导自我教育的德育工作思路和方法,以期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政治信仰反映了时代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其自身成长成才的关键.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认知状况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汇总大学生树立巩固政治信仰的相关建议,希望能集社会、学校、家庭之合力,探索大学生政治信仰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利用多学科研究成果,构建全方位的、系统的政治信仰教育体系;整合社会资源,从深层次解决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信仰教育既是当前社会思想状况的急切呼唤,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必然内含对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坚定信仰在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埋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当前,面向新世纪的信仰教育必须加强信仰的科学化建设,树立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特别重视青少年的信仰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高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信仰是个人、民族、国家向前发展的最强动力。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和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在部分学生当中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因此我们必须把信仰教育提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崇高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国内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研究的内容微观而具体,实证研究是主要研究方法.国外相关研究的内容宏观而综合,定性研究是主要研究方法.基于一定的学科视角,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实证研究,就影响政治信仰的一两个因素或一两个举措深入剖析,小题大做是未来相关研究取得突破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