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情境理论自诞生以来,很好地诠释了电子媒介所带来的新的行为变化,对于短视频这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热门传播媒介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出版业如何既尊重和保留图书本身的知识特性,又充分利用表征为视觉文化的短视频的绝对优势,探索出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方向?本文试图从媒介情境理论视域出发,将短视频图书营销概括为一种媒介情境,这种媒介情境的构建包含三个环节:系统建构、场景生成和行为再造.并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分析,透视出版业的短视频图书营销发展方向,提出值得探索的三条路径:构建短视频图书营销的新媒体运营矩阵;为垂直类图书打造分众短视频;预测受众喜好与引导受众选择并重,以期对图书营销起到价值增值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慧 《传媒》2021,(14):75-77
近年来,短视频原生广告凭借独特的传播场景与传播模式,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普及,在贴合受众情感诉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场景化传播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场景洞察、场景连接以及场景服务进行相关的分析整合,从而建立起对短视频原生广告场景化传播和管理机制的认识,优化受众场景体验的同时,切实拓展广告传播的效益空间,同时为其他类型广告的革新提供良好示范.  相似文献   

3.
短视频对传统广播媒体的冲击不容小觑,广播节目必须重新定位受众群体目标,才能创设全新的广播话题内容,打破来自短视频的流量冲击。文章基于短视频特征,分析了广播节目全新受众定位,同时提出了满足“小众化”细分话题汇聚主流趋势,迎合“类型化”内容话题指向专属领域,打造“场景化”互动话题引发社交流量,注重“情感化”人物话题引发社会关注等话题建构策略。希望可以帮助传统广播节目抵御短视频流量冲击,不断提升传统广播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短视频以时长“短”和内容“多”的优势,拥有大批的受众,且趣味性强的内容很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闲暇生活。然而要使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的短视频能够稳定发展,需要其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创新,例如,后期制作、场景变换、镜头设计、背景音乐选择等多角度创新。本文介绍了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的短视频内容和受众范围的特点,找出了短视频目前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根据不同角度的创新也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杨洪超 《新闻传播》2023,(12):64-66
纸质图书营销活动中若能积极采用短视频营销模式,有利于提高营销量,激发营销活力。本文立足纸质图书短视频营销模式特点与类型,依据现有阻力确立清晰的优化思路,经由拓宽短视频营销渠道、组建短视频营销团队、把控消费者购买需求、丰富短视频营销场景等路径,可进一步改善短视频营销模式推广条件,为我国纸质图书市场的拓展与发展提供新指引,促进图书出版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伍一婷 《视听》2023,(5):142-145
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面临着诸多困境,生存空间进一步缩窄,但深度报道依然有其存在价值,与短视频融合是其突围之路。深度报道短视频化的优势在于:多模态语言建构具象感知,系列视频报道构建关于新闻事实的“整体图景”,在与受众的互动中延展报道的“意义空间”。深度报道短视频化的具体出路包括:思维上从文字思维转向视频思维,叙事上“故事叙事”与“场景叙事”并包,内容上以思想性和深刻性打造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7.
杨华 《视听》2023,(2):154-157
作为网络视听产业的重要生态领域,我国短视频行业已经展现出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与交互、新业态持续涌现、应用场景不断更新等特征。短视频在适应和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经济后发地区红色文旅品牌的打造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参照国内红色文旅品牌的传播现状,结合部分红色文旅品牌优秀成功案例,南宁红色文旅品牌可借助短视频平台,从渠道、内容、受众等层面,塑造特色品牌,打造传播矩阵,建立达人圈,建构大众共创机制,增强资源数字化建设,健全营销队伍,从而提升品牌美誉度、传播穿透力和热度持久力。  相似文献   

8.
以技术为主导的智能传播在为受众提供全新交互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了短视频内容生产伦理失范问题。利用智能传播技术完善短视频内容生产的机制,探索对短视频内容生产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有效路径,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短、平、快为显著特点的短视频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平台。随着抖音短视频APP2016年正式上线并迅速火爆全国,学界对抖音短视频的受众研究也日渐增多。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抖音短视频的受众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梳理抖音短视频受众的研究缘起、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归纳学界对抖音短视频受众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些年,少数民族文化依托短视频进行广泛传播,逐步形成独特文化景观。文章基于场景传播理论视角,分析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传播现状。建构特色民族文化场景、搭建文化分享交互模式、呈现超日常视觉景观、形塑场景集体记忆路径的四维模式,正建构出三种场景创新传播策略:形塑固定时空场景、呈现特色时空场景、强化社交时空场景。  相似文献   

11.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软件的简化普及和社会大众对短视频信息的需求不断提升,促进新媒体短视频的迅猛发展。短视频最初的形式为视频图文拼接,发展到现在已是动图视频形式,信息传播呈现出"短、平、快"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受众的体验感。本文对新媒体短视频进行概述,探究其发展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李旭丰  樊传果 《传媒》2023,(7):68-70
短视频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不断打造出新场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本文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的类型特点、非遗项目品牌化及非遗短视频传播品牌化的必要性,并从内容定位、符号系统、内容矩阵及传播媒介四个方面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的品牌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短视频是近年来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受众可以毫无负担地接受其传播。同时短视频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模式,受众可以更多地了解实际新闻内容,最大限度地了解相应事件的开端与发展。新媒体短视频的发展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条件,但在具体的变革与融合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多创新。为了推动传统媒体的发展并保持其主导地位,应积极借鉴短视频的发展模式,使传统媒体的发展顺应时代的发展浪潮。  相似文献   

14.
王红霞 《编辑学刊》2023,(1):96-100
社交媒体时代,部分图书出版单位尝试开通抖音蓝V号,以期借力短视频实现品效合一。但如何在“量”大起来的同时,让“质”精起来,推进出版单位短视频高质量发展,这亟需加以研究。文章在对图书出版单位抖音蓝V号短视频实践分析基础上,引入SIPS模型,围绕消费者从共鸣到共享的心理行为变化,从情感、内容、互动、口碑四方面为图书出版单位借力短视频发展提供新思路,助力图书出版单位实现短视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时代下,媒介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短视频的出现更是优化了信息的交互性,在此基础上新闻事业也逐渐朝着新闻短视频化的方向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闻短视频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还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但是在新闻短视频发展的过程中,传播内容同质化、价值观导向错误等问题逐渐出现,导致新闻短视频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群体的需求,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处理。  相似文献   

16.
穆青 《青年记者》2017,(23):64-65
短视频迎合了年轻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 关于短视频,Social Beta(社会化商业网)的定义是:“短视频是一种视频长度以秒计,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与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短视频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视频时长短,时间一般在1分钟以内;二是制作门槛低,即拍即传;三是社交属性强,主要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 我国军事新闻的宣传与报道主要依靠解放军报等传统媒体、解放军报手机客户端以及“军报记者”“中国军网”等微信公众平台.军事新闻报道宣传色彩浓、内容严肃、框架性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与受众关系的建构与黏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视频直播适应了媒介样态革新对于场景要素的需要,开始大规模兴起。通过专业化场景内容生产和日常化场景内容生产两种形式,网络视频直播更加高效地进行场景建构,并发展出了新的社交群体与信息生产样态。在网络视频直播中,场景建构与生产即时化,受众不仅获得了场景需求的高效适配,更积极参与场景信息产品的再生产。但也需警惕网络视频直播场景产品同质化与过度个性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媒介多样性的催化作用下,短视频行业异军突起。美食博主成为短视频领域“现象级”的存在,自2014年由韩国传入中国以来,受众需求的助推和官方的纠偏使得铺张浪费、暴饮暴食的不良风气扭转,美食类视频整体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并以其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饮食文化传播添砖加瓦。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内容、受众、营销的角度切入,分析短视频平台部分高认知度美食短视频内容的特征,进而反思短视频平台美食板块的现实构塑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时代更迭日新月异,舆论导向的弘扬和正能量的传递面临着传播方式多样化、受众思想多元化、时势环境复杂化的挑战,而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却为此带来了新的机遇。短视频展现方式灵活多变、内容短小精悍、制作者个性化表达等特征契合网民需求,能更好地提升正能量的传播效果。微博Vlog为短视频平台或相关内容平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用户阅读习惯日趋“碎片化”的时代,短视频不失为传播文化遗产的一种新方式。首先,文章调查了短视频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现状;其次,构建了短视频在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中应用的工作流程,即短视频选题、短视频制作与短视频发布;再次,以昆曲为例,具体分析了短视频在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中的应用实践;最后,提出了高度重视短视频的选题、注意短视频制作的创造性、选择适合目标受众的短视频平台发布以及重视目标受众的需求与体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