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往往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少数民族统治者会千方百计地对这一观念加以淡化,起初最通常的办法是强调本民族与汉族同源,这也促使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后抓住华夷区分的标准重文化轻血缘的特点,以自己文化上的进步来争取“华”的位置,将“夷狄”的帽子扣在其它政权的头上。到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华夷观发生变化。元朝在修辽、宋、金三史时,对三朝平等看待,各与正统,显示了元在大一统的情况下,已不看重华夷之辨。清王朝在完成中国的统一后,竟将夷狄的称呼加到西方国家身上,以至于与西方国家难以确立近代平等的中外关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日华夷史观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论中日初原华夷史观,再论此史观于近代之演化。 一、中日两国初原华夷史观 “华夷”论产生于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中国中心论为特征的古代国际秩序论。这里,首先诠释“华夷论”的两个基本概念“华夏”与“夷狄”。 关于“华夏”,《书》《武成》云:“华夷蛮貊罔不率俾”。疏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华”的本意是“华美”,《书·尧典》:“重华协于帝”。《传》云:“华谓文德,言其光文重合于尧,俱圣明。”由此可见,中国称华夏,是因为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中国在东亚以至全世界,是最早诞生的文明之邦之一,是礼仪具备。文章华美之域。在东亚以中国为文明发源地与辐射地,形成了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在内的东亚文明圈。  相似文献   

3.
在朱舜水居日时期,其华夷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突破传统华夷思想的观念束缚,把在东亚传统族群谱系中被视为"夷狄之国"的日本视为"域外中华"。但与此同时,他又坚守华夷思想固有的陈见,视满清为夷狄,认为满清统治下的中国不幸沦为了"夷狄之国"。这样强烈的认知对比,体现出其华夷思想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围绕朱舜水居日时期的华夷思想,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于东亚近世华夷思想的演变之梳理,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诗学价值观中的“君子”与“小人”跟“华夏”与“夷狄”一一对映,“君子”等同“华夏”,“小人”等同“夷狄”。其等同依据在诗学上表现为经过儒家政教伦理浸蕴的“性情”,这种等同所体现出的文明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传统化是在以儒学的为核心的汉族化与少数民族化长期撞击和融合中产生和发展的,汉族化对少数民族化的影响和少数民族化对汉化的渗透的核心理念是对“夷狄”的教化观。由于各民族化的互到动变迁,“夷狄”教化观表现为以德厚夷、华夷一家、夷汉一家、以夏变夷等不同的理论变式。其实践都是在中国传统化赋予教育的教化功能上展开的,表现了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华夷之辩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之一。在不同的时代,华夷之辩的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但其主旨基本相通,那就是如何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培育民族自信心的问题。合理的华夷观应该是立足于本民族的自信心而大胆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  相似文献   

7.
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海外贸易政策的性质,需要克服“开放—封闭”二元判断的局限,揭示政策的历史逻辑。华夷观念和天下秩序的绝对原则决定了海外贸易政策首先是“御夷狄”的取向,也使中国古代王朝不可能与海外诸国发展出国家间的对等贸易关系。中国与海外诸国互补性经济需求使海外贸易政策又有“通财用”的取向,且不断增强,从以物品消费需求为主逐步发展到以财政需求为主。宋代以后,东南沿海地区海洋性地域特征日益显现,亚洲海洋贸易迅猛发展,成为内外动力,推动海洋贸易政策总体上不断走向开放、专门化和系统化。从汉唐到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始终是华夷理念和朝贡体制下的“御夷狄”和“通财用”,有量的增长而无质的变革。这一量的积累与船坚炮利的西方势力和不同国际关系规则的全球化浪潮交互作用,使清朝逐步改变既有轨道,被动接受新的体制和观念。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经常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巨大的思想负担。金代统治者对待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有着独特的演化,表现在实施一系列重大的举措来淡化"华夷之辨"思想,对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句丽政权从建立时就属于华夏民族为中心的“天下一体”之内的夷狄族,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受不同制为同制,向中原王朝不断纳贡,往来频繁,相互融合,遂奠定了它在东北少数民族发展的地位,也为华夏一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先秦时期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夷之间文化上的差异趋向突出,最终导致传统华夷观的确立。从而促进了传统边防外交思想萌芽,而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纷杂,对传统边防外交思想的嬗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华夷一家”之民族观应该发扬光大王植彬,魏沧波一“夷夏之辨”和华夷一家”“华”和“夷”这两个概念,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远古时期,中华大地生活着民、胡、夷、蛮四大部落集团,他们就是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的先祖。那时,华夏族还没有...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外交往事务的重要参与者,他的华夷思想在其处理对外交往事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概括来说,林则徐的华夷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天朝上国”思想、“柔夷”思想、“夷分良莠”思想和“师夷以制夷”思想。林则徐的华夷思想相较于传统华夷观念已经有了变化,但他对西方的认识始终未能摆脱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这使他的华夷思想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13.
悠悠华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经典文化:灿若星辰;文化瑰宝。熠熠生辉。高中语文教师,就是掘宝者的领路人。当代高中生的爱好以“网络游戏”、“虚拟世界对话”居多。多数人阅读“快餐文化”。爱好传统文化者如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4.
孔子将夏、夷置于儒家的社会伦理体系中认识,把华夷的存在编织在"差序性平等"的社会体系之中.孔子以朴素的人性论为出发点,以有教无类为途径,主张通过以夏礼教化夷狄,从而实现"华夷无别"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5.
华夏文明之源在伏羲氏,他仰观俯察,远取近取而创八卦,作《连山》;从《连山取象歌》可以推知其历法乃是太阳历,其作《连山》是为“治天下”;伏羲氏奠定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务实致用的基础,功绩辉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那个时代,也许更早些时候,中国人就在自己的经验与想象中建构了一个“天下”,他们想象,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大地仿佛一个棋盘一样,或者像一个回字形,四边由中心向外不断延伸,中心是王所在的京城,中心之外是华夏或者诸夏,  相似文献   

17.
追求和谐的中国传统价值元素主要包括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和以华夷观为主的天下主义,它在古代南海地区朝贡体系秩序的构建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当代在与东南亚诸国的交往中,中国传统价值元素仍具有深刻的战略启示。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仍有其现实意义;水来土掩,则早为“大禹治水”的“疏导法”所否定。因为,“掩”是逆潮流而动,是不符合规律的。《三国演义》一开头,便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话说”,然而,不唯华夏,就世界而言,任何一个国家,“分”,总是暂时的,“合”,则是长久的,是主流。以上两例,对本文的论题而言,虽无十分典型的意蕴,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内涵,仍是非常明晰的。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存,逆之者亡。有鉴于此,笔者将“历史的潮流”界定在“顺之者存”…  相似文献   

19.
雍正皇帝在驳辩过程中,发表某些值得肯定的观点。如,他以夷人及“外来之君”的立场,理直气壮地为夷狄正了名。列举无可否认的史实,证明少数民族有能力掌管全国政权。这不仅肯定夷狄“入主中土”的合理性,也否定了“中土”中心论和汉族一统天下的永恒观。但他毕竟是“入统之君”,所有辩驳,皆为巩固大清江山。尤其在君臣论中,更显出他专制君主的狰狞面目。他企图灭绝华夷之说,扼煞反君权的民主思想,从而确立满洲正统观,将中华大地的各族人民及一切人,全罩在他这位“外来之君”编织的大铁网里。  相似文献   

20.
五代十国之际,冯道历五朝事十一主,传统史家以“忠臣不效二主”和“华夷之辨”为圭臬,忽视其时代特征,斥责冯道“私德圆满”、“大节缺失”,这一评价有失客观公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