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卫昱 《出版参考》2023,(5):57-59
中国职业教育正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如何在英语课程中落实教育的育人目标,是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从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材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入手,结合课程思政内涵要求以及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中的一些做法为例,试对高职外语教材编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路径与方法进行初探,并提出建设思路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曲春波 《编辑学刊》2021,(1):108-111
学前教育专业不仅肩负着向学前教育领域输出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也间接影响着我国学龄前儿童的早期道德品质培养.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对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当代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针对"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的问题展开讨论,从内容和媒介等方面讨论课程思政如何体现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中.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共同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政的应然之举,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依托于教材思政的教学资源支撑,在教材建设方面不是思政与专业内容的双向叠加,更不是对西方理论范式的引用和中国材料的说明,而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教材内容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材设计中充分融入“三全育人”的要求,在教材建设队伍中引入高素质人才队伍,采用高标准教材质量控制体系,打造高品质媒介素养类教材,推动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教学知识的载体,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伴随"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提出,很多高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融合"课程思政"内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本文分析了在农业类高职教材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思政"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教材中应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论域的形成和发展催生了“教材思政”。“教材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材建设的理念与方法,是教育教学和教育出版演进的必然结果。在教材编写中,要从凝练育人目标、架构编写大纲、融汇知情意行、创新呈现形态四个方面推进“教材思政”,强化价值观引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如何将网络热词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融入高校思政课,将思政课讲新讲活,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和期待。本文分析了将网络热词融入思政课的意义,探究其在思政课中的三种运用方法:词汇替换法、事件概括法和时空交错法,并指出思政课要合理运用网络热词以避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7.
韩福娜  王星 《中国出版》2023,(14):53-57
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只是简单地在教材中融入思政元素,更要有计划、有体系地进行教材建设和出版。高校教材出版要注重价值塑造,坚持育人为本,避免空洞泛化,教材的编写者、出版者、使用者应协同合作,共同在教材出版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教材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本文针对冶金专业职业教育教材资源不足、缺乏规划、内容陈旧和形式单一等现实情况,结合冶金工业出版社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实践,探讨分析了新时代冶金专业教材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包括课程思政、融媒体教材、产教融合等方面,以期为理工类专业教材建设提供借鉴,为钢铁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9.
王迪 《采.写.编》2023,(9):118-120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材的出版日益受到重视。新编辑在进入出版行业后,对于教材尤其是专业面较窄的教材出版缺乏相应的意识和经验,不能促进其“双效”的提升。基于此,文章提出新编辑在出版专业高等教材中遇到的主客观问题,并提出进行出版政策、作者出版意图、同类书调研,同时提升主观能动性,加强营销环节规划设计等策略,帮助新编辑快速进入专业高等教材出版状态,提升高等教材出版能力,使高等教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10.
王震 《档案管理》2022,(5):94-95
红色档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的历史记录,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运用数字人文方法将红色档案融入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2.0版。实现课程思政2.0版的路径,包括方向、方案、方法。红色档案融入课程思政,既要有内容,也要有技术,更要靠流程。方向、方案、方法是课程思政2.0版路径的应有之义,内容、技术、流程是红色档案融入课程思政的应循之法。  相似文献   

11.
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重要内容,高效、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实施模式,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积极作用.主流媒体报道是社会主流意识的表现,能够真实客观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为此高校应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主流媒体报道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鲜活性和时效性.对此,本文立足于主流媒体报道的特性,探析了主流媒体报道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价值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有效推进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征编工作,并将之融入“大思政课”,是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实现其相关内容的民族性和大众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是学术探究的机理所在。文章从融入“大思政课”教学的视角,挖掘、整理和征编红色资源内容元素;从全面规整和阐释红色资源的视角,寻求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和路径,进而打造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基地;从红色资源共享的视角,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内容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以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改革为例,探讨课程思政与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路径与模式。[方法/过程] 在厘清课程思政、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特点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掌握国内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以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改革为例,探索思政元素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路径和模式,反思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等问题。[结果/结论] 从嵌入式、支撑式和协同式3个方面探索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路径。归纳总结3种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模式:模式一,新媒体技术应用法;模式二:案例教学法;模式三:项目教学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基础是教材建设,动力是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郑振锋  徐健  张雨楠 《传媒》2022,(5):22-24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成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红色文化合理地融入课程思政,既有助于推动教学的革新,也有利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目前,虽有个别高校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内容仍极为有限,融入的方式方法也较为传统、刻板,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如何在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中合理融入红色文化?首先应明确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还应结合新闻传播学科特色,讲好红色故事,强化本土红色文化的学习。只有这样,方能彻底解决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15.
李明 《中国传媒科技》2023,(11):127-131
【目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既对图书出版行业提出严峻挑战,也迫使新时代图书编辑不得不加速转型,除具备传统出版的基本素养外,还需要积极提升应对数字出版节奏的各项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能力,适应融合出版时代行业发展新需求,包括专业背景、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因此,图书编辑尤其是教材编辑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大局观和工作准则,提升编辑个人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中国图书出版行业蓬勃发展。【方法】以“守正”与“创新”两个层面为焦点,分别从政治理论素养、思政内容融入教材、强化教材质量、数字化出版路径、全新营销手段等方面剖析当前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总结新时代编辑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应对各种挑战。【结果】通过结合编辑业务实际,探讨高校课程教材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推动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材的建设、应用及研究,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和教材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为中国教育出版及教学服务作出贡献。【结论】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业务和教材建设为例,旨在对高校教材编辑培养和教材建设的路径规划提出实践层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视觉感知角度出发,提出了视觉传达理念在红色档案融入思政教学的应用中应坚持多样性、情境性和交互性的原则,建立了运用视觉传达理念的思政教学的应用架构,并从教育逻辑、教学资源、教学师资和教学方式四个方面探讨应用路径,以期红色档案在思政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传承和育人功能,推动思政教育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郑峰  张健 《今传媒》2023,(8):33-36
媒体热词“课程思政”有多种译法,整理这些译法及其使用场景对于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理念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和对比分析发现,“课程思政”最常见的译法是“courses with ideological-political elements”,意即在高等教育的各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涉及某课程名词时,也可采用“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course”这一形式加以结合使用。在正式教材等出版物封面上,可使用教材名称加“for values education”的说明。为了缩小外国读者的信息鸿沟,也可以尝试在正式译文后添加释文“civic/citizenship education with Chinese features”。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家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方面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多样化专业育人模式,进一步探索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育人内涵为背景,探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路径,分析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高校思政的重要性,探索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寻找探究渠道。  相似文献   

19.
耿硕 《兰台世界》2023,(5):91-9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理念、新要求,将高校红色档案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高校红色档案资源的内涵进行界定,从资源建设、机制构建、技术实现等层面提出将高校红色档案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从而用好用活高校红色档案资源,推进新时代高校档案事业发展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抗疫档案的分析与研究,探寻将抗疫档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提出将抗疫档案融入高校思政宣讲课堂、美育课堂、榜样课堂、翻转课堂、医药类专业思政课堂的具体形式,帮助提升高校思政课程实效性,充分发挥抗疫档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立德树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