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为了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的传播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传播的路径。本文主要从新媒体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的内涵解读、新媒体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及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传播的路径创新等方面展开研究([1])。  相似文献   

2.
微博带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层面的变革,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分析了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若干理论问题,并就高校利用微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格局、经济模式乃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媒体技术下传播功能的彰显、传播机制的优化以及传播模式的创新,赋予了新媒体实践下马克思主义传播新的取向选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下传播摸式的建构,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王宇 《中国电化教育》2022,(7):I0004-I0004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将人类社会推向信息时代。网络、新媒体、电子出版物等传播模式的呈现是对传统传播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时代环境变迁下产生巨大变化。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是巨大的,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模式既没有经验可循,又无捷径可走,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成为需要时代破解的重要课题。孙永鲁老师着眼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的时代背景之变迁,从不同学科领域进行解析、研究,注重对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各因素之间关系的梳理,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路径传播及受众接受效果,填补了新媒体时代思政传播学传播规律与传播原则的空白,将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的理论成果和前瞻性创新理念收于孙永鲁所著的《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创新研究》(新华出版社)一书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推进与普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和普及的重要渠道,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改进方式和方法,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确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受到质疑,传统教育模式陷入困境。这要求学生、教育工作者和高校一起寻找应对之策,包括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思辨能力,教育工作者积极适应和体验新媒体技术,高校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监管的同时,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玄学,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论。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传播阵地,更应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规律,优化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青年大学生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史为恒 《中国电化教育》2022,(7):I0003-I0003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首先,东西方文学的碰撞日益剧烈,东西方文学碰撞中引起了大量的文学研究领域的反思与创新,这将国内的文学研究推上了新的高峰。其次,网络媒体之下,网络文学、快餐文学迅速崛起,形成了新的文学潮流,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经典文学、古代文学产生了激烈竞争,“去经典”、“毁经典”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经典”的概念、内涵与特征,文学研究也进入了新的哲学阶段。  相似文献   

9.
李婷  李文 《成人教育》2018,(11):48-53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老年教育的发展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基于老年群体的身心特点、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应突破传统老年教育模式的局限,构建适合老年教育发展的O2O课堂教学、移动碎片化学习、远程专递送教、合作共享教学、体验探究学习等教育模式,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构建全民学习型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经途径和重要环节,通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大众化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必要.同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高校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使其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有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张旭 《江苏高教》2020,(1):102-106
当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审视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既是人类面对自身发展客观审视的需要,也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2.
分化是事物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演变,包含量的分化和质的分化。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包含域内分化机制和域外外容分化机制。技术分化的外在机制是市场需求和社会选择对技术分化的影响。教育技术分化与教育技术进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章对教育技术分化进行了历史维度的考察,并指出教育技术分化的当前表现有: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的分化、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分化、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分化、教育技术应用的分化、教育技术学学科分化。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6)》出版之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新境界——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6)》"研讨会。与会学者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角度,交流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二级学科学术发展的思考。现将这组文章呈现给读者,以期学界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出版的重要意义,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程华伟 《中国电化教育》2022,(7):I0005-I0007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课堂上接受教育,更多的是通过现代技术来获悉所需的信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和便捷的教学平台。基于此,本文在研读《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与重构》(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版)的基础上,讨论新媒体技术视角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数据中心、教学资源库建立等方面给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的有效措施,构建新媒体技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教育正迈向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已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当前教育人工智能在面向特殊人群的补偿性教育、针对常规业务的替代式教育和服务个性发展的适应性教育方面已经形成典型的应用模式。但从整体上看,教育人工智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面临四大发展难题:一是教育数据的数量与质量存在"短板",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难以发挥;二是教育业务复杂多样,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嫁接"教育的难度增大;三是教育用户对人工智能技术存在应用价值与角色关系的双重困惑,人机信任危机难以消除;四是缺乏人工智能专业教师队伍与课程体系,人工智能融入教育进程缓慢。未来教育人工智能应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技术研发层面,加大教育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服务品质;教育创新层面,拓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空间,构建和谐共生"人机结合"新生态;合作机制方面,建立"政企学研"多方合作机制,推进多学科交叉协同融合发展;实践模式层面,建立教育人工智能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劲楠 《辅导员》2013,(18):35-37
<正>一、有关新媒体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研究数量与热度单就新媒体以及大学生信仰教育,我国学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初步的系统观点。但直接将新媒体与信仰教育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的文章目前还不多。我们利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工具,选取篇名为检索项,分别以新媒体、微博和信仰教育、大学生信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为共同检索词进行检索,在2004年至今将近十年间直接探讨多媒体与大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国家大力提倡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下,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历经近40年的发展,已从专业成熟期步入提升期,其独特的专业优势和社会贡献日益凸显,尤其体现在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一流课程资源建设、服务城乡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抗疫助学服务等方面。未来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可以采取如下8条行动路径:一是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不断挖掘教育技术学科新的“生长点”;二是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学科服务社会的优势,助力国家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三是努力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持续提升专业整体质量和学科影响力;四是拓展学科体系,积极探索与多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五是遵循专业分化规律,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六是重视产教融合,构建并创新多方协同的育人新模式;七是统筹开发优质资源,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持续动力;八是优化职能结构,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团队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技术领域中,无论在"学术共识"还是在"实践需求"上,人们对于"管理"重要性的认可从未消减过。在长达90年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着有关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在分析了领域内对管理的需求后,以AECT历年定义中关于教育技术管理的界定为线索,展示了教育技术管理的历史发展;接下来,本文以AECT2005定义中关于"管理"的讨论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对面向"项目"、"资源"、"人员绩效"和"规划"的管理内涵进行了辨析;最后,本文剖析了当前教育技术管理研究中所存在的"专业特质模糊"、"课程目标错位"、"深入应用欠缺"、"领域特有方法尚待成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劲楠 《辅导员》2013,(27):35-37
一、有关新媒体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研究数量与热度单就新媒体以及大学生信仰教育,我国学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初步的系统观点。但直接将新媒体与信仰教育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的文章目前还不多。我们利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工具,选取篇名为检索项,分别以新媒体、微博和信仰教育、大学生信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为共同检索词进行检索,在2004年至今将近十年间直接探讨多媒体与大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应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理念为引导,努力实现理论体系向道德理想的升华。这就要求在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中,更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性关爱,将人文关怀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