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解读是一项极富个性的活动,同一篇文章,有人叹赏,有人不屑,是很正常的事情,因而现行教材争议不断也不足为奇。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和建设者,如何以一个基本合理的姿态来对待教材,对我们钻研教材、设计教学以及师生对话都很重要。“再语境化”不失为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下面试以现行教材中三类“疑似问题文本”为例,谈谈笔者的解读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言语反讽的语境暗示多种多样,通过对三次美国总统竞选电视辩论语料的分析,作者认为辩论文本中的语境暗示有助于增强反讽意味和促进读者对反讽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教学案例中的教学材料与教学设计,探讨了优化小学英语学习语境的方法——再构文本,并提出了优化语境应关注丰富文本内涵、促进语言输出和提升文本价值这三个方面,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听了苏教版一上的口语交际课《打电话》,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的关注。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每次打电话都非常顺利,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突发的状况,又该如何应对呢?(同桌讨论,汇报交流)生1:如果接电话的人不是我们要找的人,可以请对方转告。生2:如果周围环境特别吵,我们的声音要大一些。(交流中,师生几乎预设到了所有突发的状况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辉  王鸿 《生活教育》2015,(5):85-86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彰显叙事性文本价值取向的"语用"训练点稍作驻足,以言语形式为关注点,潜心涵泳,反复玩味,领悟语言特点,掌握言语规则;并引导迁移运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境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受到语用学综观的影响后,也逐渐从静态转变成了动态,从传统转向了认知。顺应论把语境分为了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而意义是在动态的交际语境中生成,语用文化隐含在动态的语言交际活动中。Verschueren将交际语境因素概括为语言交际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四大类,为言语交际及其相关语境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在现实的交际中,交际双方也应依赖语境,顺应各种因素的变化和调整,完美地达到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苏教版五下《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它充分展现了萧红独有的语言特点:文笔诗意,观察细腻,色彩灵动……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萧红用她独有的言语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朴实而唯美的儿童世界。1.精准传神的词语形式。《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用非常自由灵动的词语形式,表达了丰富的言语内容。文章描写了祖父园子中的众多景物,并用胖圆圆毛嘟嘟这类ABB式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的特征。胖圆圆一词,不仅体现了满身绒毛的  相似文献   

8.
语境是人类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环境,它包含深邃且丰富的含义。应努力营造各种有利的语境,优化其在言语交际中的适应效果。同时也要擅于转换视角来审视当时语境下的名句,以探究其肯能会产生的新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约翰·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对外语交际教学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约翰·甘柏兹提出的"语境化"概念是互动社会语言学中最具有建设性的思想。互动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它的交际功能的实现。人们进行话语分析时,应把语言放在语境中进行研究,而语境是植根于社会和文化的语境。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他对语言的研究既着眼于宏观背景又把它放在微观活动之中,形成"语境提示"。本文拟就对语境化理论作出评析,并指出语境化理论对交际教学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交往中通过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达到理解与协调,进而影响和调节相互关系的活动。改进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二法门"是:巧妙创设交际情境,创设表演、互动、问题情境;灵活采用训练形式,留心捕捉生活现象,善于抓住活动机会,有效优化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国典籍成为中国向世界传播其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解决中国典籍英译中的困难,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该文以再语境化理论为指导,以中国部分典籍为研究对象,用再语境化应用中涉及的改适转换方法来指导典籍英译,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践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的散文类文本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文本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诵读,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深化、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要从情境、技法、活动、实践等角度展开引导,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感知的机会,让学生在诵读体验中形成审美认知,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  相似文献   

13.
<正>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受齐王之命出使楚国。面对楚王咄咄逼人的话语,晏子与楚王唇枪舌剑,他既讲原则,又很灵活;既尊重对方,又不辱自己的尊严。  相似文献   

14.
语言最本质的社会交际功能,必须发生在一定的场合里,即通常所说的语境。职业教育着眼于学生毕业后的生活与职业需要,我们尝试根据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和工作需要,模拟这些情境进行教学,在语境实践过程中,师生取得较大收获。  相似文献   

15.
郑曦 《学周刊C版》2024,(8):10-12
旅游外宣文本翻译致力于向外国游客展现中国形象和社会精神风貌。本文以语境为视角,所探讨的语境概念既包含上下文,也包括交际场合及语境交际的背景,以源语语境为出发点,试图在动态框架下讨论语境在旅游外宣文本中对译者翻译决策产生的影响。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学口语表达及交际能力训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在于导。教师可从引导、疏导、指导等方面入手,根据教学中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导”的效果。 一、引导 可从两方面来进行: 1.通过情绪感染和导语调动等方法,把学生导入一个民主、宽松、愉快的口语训练环境,使学生产生想说的欲望。教师轻盈的体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和语境化教学及学习理论在教学界被广泛讨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而语境化教学也重视情境的创设及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一、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英语学习语境创设的原则1.语境创设的真实性教师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活化教材等学习材料,努力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自主地进行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建构主义、接受美学等文艺理论被引入语文阅读教学,加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的颁布,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文本解读多元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随即又出现剑走偏锋的尴尬:阅读教学中出现学生脱离文本限制、任意解读文本的“误读”倾向,学生目无全牛,抓住局部或个别字句,断章取义。以今律古,甚至曲解全篇。如愚公移山之举不知变通,愚公挖山不止,破坏生态平衡;《背影》中“父亲”形象邋遢,违反交通规则不说,对儿子照顾过于细微,不利于培养儿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解读《归去来兮辞》时,学生结合当下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读出羡慕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但批判他沉溺于饮酒赏菊看落日。消极遁世太颓废等等。面对学生这种超越文本界限、主观臆断的“创造性解读”,很多教师无所适从,盲目鼓励这种打着创新幌子的误读,认为这是学生个人体验对文本作出的别出心裁的感悟,属于多元解读。但是,这种误读真的属于多元中的“元”吗?到底什么是多元解读,对文本的诠释有无一元解读?如果有的话,多元解读和一元解读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新课改的热火朝天中进行一下冷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可见,口头语言在语文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长期以来,我们重视书面语言而忽视了口头语言,以致学生学了十多年语文,却还是不善说话,不会与人交流。长沙市教育局拟将口语交际纳入语文中考进行考查,此举的意义不可小视。欢迎大家就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作者文本”是作者创作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文字作品。作者文本在进入语文教材时,会经过编者的改造,从而生成了新的“教材文本”两者之间势必会存在差异。将两者统筹整合、比较阅读,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资源,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