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和睦的班级团队,塑造和畅的学习共同体"的方式提升质量;以"潜下心来研究学生,沉下心来研磨课堂,静下心来研习教材,定下心来研判考试"的态度改善质量;以"只争朝夕的苦干精神,开拓创新的巧干意识,忠诚教育的乐干情怀"保障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向课堂要效率"的语文有效教学理念下,教师致力于完善教师团队研修,提升教师语文素养,努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从"团队研修""课题研究""课堂研习"三方面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从事教研工作多年的专职教研员,在课改大潮中,应怎样做学科教师们的领头人,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改实践中去,与课改同行,与教师共同成长?就教研员的本职工作——"教"与"研",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为例,阐述了"教什么"和"研什么"以及"教与研后的反思"等观点与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4.
"三习"是指课前预习、课中研习和课后实习。教师设计"三习"任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研发力。在引导学生完成"三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找寻学生的学习起点,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其研究动力;从参与的角度展开教学,遵循学路,深入学科知识本质,促进学生的思维互动,培植其研究能力;以课程的视野延拓教学,关注体验,促进学生的持续改变,培育其研究毅力。  相似文献   

5.
构建“三维两线”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建立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构建了一套教师、学生、管理三维控制,教学运行、教学评监两线并行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名师做课,是教师培训中常有的课程设置。如何开展名师名课研习,需要深入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备,学员共同备课,呈现学员原有经验;学,学习名师理论,提升理论认识;看,观摩名师课堂,感受名师风采;研,研究名师课例,解密名课规律;思,反观自我实践,改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倡导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今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教学环境日益重要。和谐教育在注重解传授和惑道业的内涵基础上,应开拓水平解惑、横向传道、纵向授业的新三维立体视域,并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教育方式,彰显立体式创新教育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集体备课的本质意义在于"研究",要提高备课效益,就一定要注重研究。可以围绕"研"字分三步走:一次备课,个人研读,做到有"备"而来;二次备课,集体研讨,参与并合作,交流并碰撞;三次备课,自主研磨,调整、补充、修订、提升,这样做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和创造性的发挥,也使得教案更加适合所教班级的学情。这里所倡导的"三次备课",不是工作量的简单叠加和备课流程的随意延伸,而是以"研"促教的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影响“以学定教”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观念层面到操作层面的"以学定教",中间缺少两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学程建构和学情研判。从理念来看,学程建构应从"教本意识"转向"生本意识";从学程建设看,其应从"教的课程"转向"学的课程";从学程实施看,其应从"教的设计"转向"学的设计";从学程评估看,其应从"教的表现"转向"学的表现"。学情研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活动,主要可从学习者、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条件和学习结果等角度来考虑。在学情研判时,教师要注意针对性、有效性、恒常性和灵活性等原则以及自然观察与探测工具相结合的多样化研判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构建“以人为本、三维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以人为本、三维一体"的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采用督导、评价等监控手段与激励体系,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实行双向反馈,进行全程、全员、全面的质量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于高等院校建立教学长效机制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校内实践教学是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其他实习方式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提高校内实践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内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既促进了学校、教师及学生参与教学监控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挖掘、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的精髓,对于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倡导社会公德、整合社会资源,并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文慧 《南昌教育》2009,(11):24-25
教研员是“教”与“研”的结合体——教学研究人员,当以研究为主。但教研员的研究并不等同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而是要以课堂为实验室,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作跟于课堂教学具体问题的解决。因此有人把教研员比作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那如何做好“桥梁”工作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研工作实践谈谈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4.
一、激发情感,唤起学习动机 和谐的课堂首先应是充满情感的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它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去,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而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有调查表明: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就业压力,我们长期一味地将知识客观化、教条化、繁琐化,忽视了情感教育的功能,学生被过早地抛入了竞技场,精神就失去了支撑点,心灵在不安和困惑中失去了创造和快乐,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缺失,出现"空心化"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人性压抑、人格扭曲、人品虚无、人心浮躁、读书做事追求急功近利。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家庭教育的失误、大学教育的功能缺损、社会体制转型的冲击的影响。解决当代大学生人格"空心化"问题的思路是构建人格的"三维"空间,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格品行的高度,拓展人格层面的宽度,延伸人格内涵的长度,形成具备支撑性、包容性、特质性的丰满人格内涵,实现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生活环境依托于生态的和谐,教师应在高观点下追寻数学课堂的原生态,创造小学数学课堂的和谐生态。立足于儿童的立场,教师巧妙选择素材,教学中关注意义理解,课堂上巧设留白空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养成和迸发,构建生态平衡、营造生态和谐、维护生态和谐,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学习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和”文化。和谐校园的建设,重点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关键是提升人文素质,而提升人文素质需要“和”文化的推广。推广“和”文化可以从“和”文化的理念传播、实践推行、融合发散三个路径来展开。  相似文献   

18.
“自然”与“社会”有实质性差异,社会科学成果的衡量标准应是深刻性与通透性。社会科学研究要达此境界标准,研究问题的构建具有决定性作用。“问题空间”概念,即研究者在学术意图推动下形成的关于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及其变量关系、研究方法等等的心理集合状态,具有社会与人文、现实问题与学科解释、“客观”与“主观”等交叉性。“问题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高等教育新理念的发展,学校应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模式。文章总结了高校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新思路,强调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思想,突出对学生发展情况及学习效果的评价。同时,高校应采取措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质量保障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真正发挥学生在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高等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大学生的成才成长,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有三个基本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要根据这三个基本要求构建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在构建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时要遵循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并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与学校共性要求的关系、定量与定性指标的关系、阶段性教学质量标准与长期性教学质量标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