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决策     
中原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4):F002-F002
理论并非都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惟有科学的理论才具有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反之空洞的理论却可以误导实践。所谓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而所谓决策,就是人们在行动之前依据一定理性认识和判断所作出的具有实践指导性的决定。同理,科学的决策必须依附于科学理论为前提条件。失去科学理论,决策将是盲目的决策。  相似文献   

2.
辩证唯物主义不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而且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和破坏作用。因此,政治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1)识记:①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原理;②认识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2)理解:①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原理;②对待学习知识的正确态度。(3)运用:运用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4.
我国理论界就物质和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意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能否在一定条件下对物质、生产力、经济基础起“主要的决定作用”?“反作用”可否理解为“决定作用”?这个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实践中十分重大的问题。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定作用”和“反作用”这一范畴的特定涵义及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二)     
21.心理与实践有什么关系?客观世界作为心理的源泉和内容,脑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器官,两者相结合才产生心理,这种结合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一方面,人的所有心理现象都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在人们彼此交往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实践不断深化,人的心理反映是否正确要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人的心理又服务指导于实践,具有能动性.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后,在一定条件下能反过来对客观现实的发展进程起重大作用.人能通过心理  相似文献   

6.
<正>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物质,这种看法,在当前我国哲学界是没有分歧的。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能否反过来对物质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就有争论了。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解,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不能不弄清楚。  相似文献   

7.
【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 )1 知识方面 :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等方面 ,列举事例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 能力方面 :重点学会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3 觉悟方面 :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教学方法】事例列举、归纳和练习相结合。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实践的定义、基本特征以及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那么实践对认识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下面 ,我们一边回忆高一历史课所学过的“新…  相似文献   

8.
【考点分析】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一方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也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发展。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能将主客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它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我国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起巨大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要受到特定的社会形态的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每一次与时俱进,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践问题而形成的.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也非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顺应时代的呼唤,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需要形成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条件,一是时代的变化,二是实践的发展.顺应时代,应运丽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而持久生命力的原因之所在"[1]. 一、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源于实践、反映实践,为实践服务,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科学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作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其民族化的形式,还要被各国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实现其大众化的目的.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充分发挥出强大的物质力量,更好地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1.
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规律的反映,它是认识过程的高级形式。人们通过思维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运用思维来预见和推知事物的发展进程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无决定作用的问题,理论界进行着激烈争论。我认为争论主要集中在三点上:一、“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二、“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否是一回事?三、承认“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有无意义?现就这三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着法。一、“一般”情况下的决定作用和“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具有不同的含义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无决定作用的向题的争论,从理论上来说,是出自对《矛盾论》上的一段话的不同理解。毛泽东同志写道:“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  相似文献   

13.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重点理解】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③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全面的、变化的、发展的)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是在科技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不仅在于它能帮助人们掌握知识,还在于通过它能将知识反作用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认识,开创新的认知领域。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桥梁。将化学实验应用于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通过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化学实验教学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高校德育实践环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只有加强实践环节,才能增强大学生对道德标准的体验程度,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只有加强实践环节,才能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和发展;只有加强实践环节,才能使理论化作大学生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16.
《河北自学考试》2007,(5):42-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构成一个社会形态经济基础的是该社会中[]A.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B.生产力的发展状况C.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D.起主要作用的经济规律体系2.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反作用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起同样的决定作用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始终起决定作用3.商品…  相似文献   

17.
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判决书的相关理论问题并不复杂,而将民事判决书改革与民事法律关系相联系,则是审视民事判决书的一个重要视角.如何从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出发,认识民事法律关系对民事判决书的决定作用和民事判决书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反作用,理性、科学地设计民事判决书,对正在进行的民事判决书改革,乃至对于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历史知识是人们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的必备条件;历史知识还是一切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历史知识的多寡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例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这个国情,不仅指它的现状,也包括它的历史.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它是对我国历史,特别是我国近百年来的历史的全面深刻认识的结果.历史学还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经验.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古为今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导致不同历史阶段的更替。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构成一定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阻碍甚致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长期以来,人们认识上的片面性,只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而忽视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上逐渐不科学,由“左”倾而陷入空想。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要做实验?这个问题,每个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做出了回答。从宏观上说,这是指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理论假说三者关系如何;科学实验对生产实践与理论假说究竟能起什么作用。从微观上看,每一个实验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科学实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人们对科学实验的认识,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本文拟从自然观和科学观上来探讨科学实验思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