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翠华 《出版参考》2007,(11S):29-29,28
台湾10人以下的出版社占了大多数,其财力、物力、人力相对比较弱,但他们却能以创意、灵活、效率在书山书海中出人头地。S出版社是标准的小出版社,但却有令大出版社羡慕的绩效,以下笔者从他们操作一本新书的过程中,找出几个独特之处与业者分享。  相似文献   

2.
台湾电子书热炒了许久,却发现阅读载体不少,而可看的内容却很少.对此每家硬件提供商都指出,他们都在努力推广,但问题是没有出版社肯把电子书授权给他们.  相似文献   

3.
出版社要不要搞资料工作?资料工作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上?提出这个问题,好象无稽之谈,难道还有人怀疑出版社应该搞资料工作吗?讲起来,好象问题是不存在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是这样。有的人认为出版社应该搞资料工作,但怎么搞法,却不重视,似乎可有可无,他们认为编辑组来稿子,审审核核,定了  相似文献   

4.
法国黛乐谷出版公司始建于1991年,至今仅有十年的历史,但在法国却小有名气,而且他们的读物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前景看好,一些南方知名出版社已与他们建立了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5.
《出版经济》2004,(7):21-21
造货码洋亿元以上的出版社,从数量上看不到出版社总数的一半,他们在中国出版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主角?配角? 2003年造书码洋亿元以上的131家,占出版社535家(不含副牌社35家)总数量的24.49%.这131家上榜出版社,2003年造书总码洋3220588万元,占造货总码洋561.82亿元的57.32%,显然这131家出版社数量不到出版社总数一半,但造书码洋却超过了出版社总造货码洋的一半.  相似文献   

6.
古籍出版是对历史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数字传播日趋成熟的今天,古籍数字化出版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在古籍数字出版领域中,存在图书出版社、数字技术提供商和图书馆(或学校、研究团体)三方主体,他们在古籍数字化出版中各拥资源、各具优势,却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最终这三方将成为古籍数字化出版的联合主体,形成以数字出版转型后的图书出版社为主导的全方位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7.
"人才"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在实际工作却又常常被我们遗忘.我们大家知道,人才至关事业的兴衰,至关国家的发展.没有人才,事业就不可能兴旺,国家就不可能发展进步.对于出版社来说,人才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一个出版社生机勃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那么它必定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一个出版社困顿畏缩、违规违纪、经济困难,那么它必定是个人才匮乏或者不重视人才培养的地方.为什么有的出版社能聚集人才发展事业,而有的出版社却忽视人才培养只想走捷径呢?这与目前我国出版社的人才管理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关.没有灵活的管理机制,没有人才决定事业兴衰的强烈意识,就不能在"人才"上做足文章,也就没有事业的发展.具体地说,在出版社人才管理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业要求得大的发展,不能没有大的出版集团.但诚如出版界的老领导宋木文、刘杲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讲的,组建出版集团固然重要,但同时也必须重视中小出版社的发展,中小出版社仍将继续长期存在,并将在我国出版业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提醒我们,中小出版社的生存、发展问题应当引起关注并认真加以研究.我们认为以下两方面对小型出版社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化兵 《出版参考》2006,(12X):20-20
美国亚裔学生仅仅占美国总人口的4%,但他们考取美国一流大学的比例却相当高。为什么呢?中国书籍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亚裔学生为何出色》一书将为读者揭开谜底——亚裔学生比他们的同伴学习好,与他们的种族毫无关系,但却与他们所受的特有的教育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出版社发展的关键.国内高校出版社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各高校出版社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致命问题.目前,大部分高校出版社已拥有一批非学校编制的人事代理制人才队伍,这些人才是出版社未来发展的希望.如何留住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同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出版社队伍中来,是每个高校出版社亟待考虑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图书出版的产品成本开支很大,每一个出版社都想方设法节省这项费用,以下那是他们省钱的一些诀窍.  相似文献   

12.
一出版社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型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提出的: 第一,实际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出版业的迅速发展,新成立了一大批出版社。这些出版社的管理干部和编辑大部分是从其他岗位上转过来的,他们对出版社的经营管理和怎样组织书稿尚缺乏经验。而一些老的出版社,尽管那里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干部,有从事多年编辑工作的老编辑,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出版社仍然是旧  相似文献   

13.
据报载,2001年生产码洋在1亿元以下的出版社共有421家,占全国出版社总数的81.19%,但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却不到40%。对比悬殊的数字发人深思:在集团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行业背景下,小出版社到底该如何发展?小出版社的发展固然有赖于体制和行政力量的导向,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小出版社“自谋出路”,因  相似文献   

14.
一般人所熟知的出版社大都是出版大众读物的出版社,其实在台湾还有一些为一般人所忽视的学术出版社存在,这些出版社的出版方向、经营方式与行销通路与众不同.这些出版社虽然不容易被社会大众所熟知,但却往往对台湾学术界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已经有41年发展历史的学生书局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中小出版社在未来的市场经济中.不具有出版集团和大社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但却拥有专业性强和在专业领域做深做精的优势.中央编译出版社围绕专业化出版,在探索"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式上.为中小出版社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鲍红)一日与一个出版社的朋友逛书店,朋友十分郁闷:自己策划的本版书被摆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而他们出版社与文化公司合作策划的图书却摆放在很显眼的位置.这位朋友很是抑怨,心理很不平衡:为什么他们的书就能这么靓!?  相似文献   

17.
日本出版界人士说:“出版的生命在于选题计划。”“选题计划的好坏,决定出版社的兴衰。好的选题计划会给出版社带来良好声誉和巨大利益。”他们主张,在出版社的一切工作中应当以选题计划优先。可见他们对选题计划的重视。就我们所见,日本那些严肃认真的出版社,对选题计划不只是一般的重视,可以说已经到了十分审慎的地步。他们把“优质计划”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对它进行科学的设计、合理的选择和严格的控制。他们的想法与做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小型科技类出版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有大量的销售码洋在 5000万以下的小型科技类出版社。规模小,资金少,是制约这类出版社发展的瓶颈。作为专业分工的历史产物,小型科技类出版社主要是一些小型地方科技出版社和一些理工类大学出版社。在过去严格的出版管制下,这部分出版社由于所出图书的发行范围有限和出版社成立时的角色定位不同 (如理工类大学出版社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他们的经济实力在一二十年间赶不上其他类型出版社 (如教育社、少儿社 )那样壮大,家底不够殷实,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资金和规模成了…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作经纪人“生财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各大出版社都通过了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之后每年还要进行内审和外审,这标志着出版社科学化管理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对现有的管理规定虽然表示认同,但有时也提出一些异议,认为管得太严,没有体现管理部门服务于生产的职能.这就为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如何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问题.以下是笔者在出版社总编室长期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