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量、教练员评定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首都体院96位男子篮球运动员,按照各自的进攻位置进行了操作思维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首都体院不同位置男子篮球运动员的操作思维能力不存在差异;不同位置运动员与技术效能有显著相关的操作思维能力指标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篮球前锋运动员专项认知能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调查访谈法、心理测量法、教练员评定法、数理统计法,以东北3省22名篮球前锋队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认知能力方面对前锋队员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篮球前锋运动员的时间知觉、操作思维时间和步数3项指标,与后卫运动员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综合反应错次、深度知觉、时间知觉、时空判断、肘关节敏感度、操作思维步数和注意力7项指标,与中锋运动员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操作思维时间认知指标与前锋篮球运动员的技术效能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量、教练员评定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96位参加CUBA联赛的男子篮球运动员,按照各自的进攻位置进行了操作思维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男子篮球运动员的操作思维能力不存在差异;对不同位置运动员的技术效能起显著相关的操作思维能力指标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 操作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通过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加以实现某种活动的过程。而对运动员操作思维的测试,则能了解不同水平专项运动员间操作思维敏捷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各不同水平女标枪运动员操作思维的测试、分析,旨  相似文献   

5.
为中国女子冰壶运动员选材、训练和竞赛提供专项认知心理学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以国家队女子冰壶运动员和黑龙江省男女冰壶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认知能力方面对女子冰壶运动员心理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动级别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注意力集中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时间知觉、深度知觉和动作记忆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训练年限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手腕稳定度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注意力集中能力方面上显著低于男子冰壶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对219名甲级队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学指标的现场测试和对112名运动员生理学指标的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甲级队足球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下降趋势。确定的12分钟跑和最大吸氧量在高原和平原的差值,供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心理测量法,即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以参加广西第十一届运动会足球项目青少年组的参赛运动员为测试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赛前和赛后运动员在认知状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水平和躯体状态焦虑均高于女性运动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水平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普通中学运动员低于业余体校运动员;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的实验方法,结合足球比赛的场景,以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为实验组,高校体育学院足球专选学生为对照组,进行了再认和偏好测验。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具有内隐攻击性,不同性别,不同技能水平的足球运动员之间在攻击的外显认知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内隐认知上几乎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电子竞技运动员操作思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竞技实际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对鼠标键盘的高超操作能力和对游戏场景的快速反应能力实际上是其高水平操作思维能力的外化体现,因此研究此项目运动员的操作思维特征对揭示其竞技能力构成特点有着重大意义。通过研究,证明电子竞技选手与其他群体在操作思维能力上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电子竞技选手竞技过程中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及访谈、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法对东北地区青年男篮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结构及评价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为:①青年男篮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征可以通过14项典型指标描述;②青年男篮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结构由八个因子组成;③制定了青年男篮运动员认知心理特征典型指标的单项评价标准;④制定了青年男篮运动员认知心理综合发展水平和认知心理发展均衡程度的等级评价标准,有利于发现青年男篮运动员在认知心理发展上的优势与不足,使教练员易于把握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采用开放式问卷,对我国U-17男子足球运动员的心理应激及其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U-17男子足球运动员应激水平不高;家人支持与家人不支持的运动员和主力队员与非主力队员在应激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日常生活维度上,不同训练年限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运动员的应激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心理测量、教练员评定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的51位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进行了认知能力与技术效能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选择反应错次、综合反应错次、操作思维时间三项认知能力与技术效能的相关具有显著性;不同位置运动员与技术效能具有显著相关的认知指标不同,后卫队员的注意力和肌肉用力感与技术效能有显著相关,前锋队员的操作思维时间与技术效能有显著相关,中锋队员的肌肉用力感与技术效能有显著相关,表现出各自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羽毛球运动健将思维心理特征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思维心理特征的测试分析,认为推理思维的准确性随思维难度的增大而下降;不同组别各组内思维心理的个性差异十分显著;运动等级越高,操作思维的准确性与敏捷性越高,这一结果可以作为羽毛球运动员心理选材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运动动机和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入梯队年限短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平均分低于年长的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相反;运动动机的认同调节和内投调节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和显著性差异;在应对方式的集中解决问题的应对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个年龄段竞赛状态焦虑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动机的认同调节和内投调节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应对方式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运动等级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运动动机、应对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心理测量法对我国男子健将级体操运动员各特长项目群体的认知心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①不同特长项目间及不同运动训练水平间在某些指标上存在着差异;②男子健将级体操运动员在不同特长项目上,有不同的因子数量及相异的因子结构,而且这些因子结构和排列顺序也存在差异;③所建立的判别运动员特长项目的数学模型,经判别检验及回代检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不同运动项目操作思维的类属差异,以新研发的《BTL- SW- V1.2 操作思维测试软件》对来自不同项群共10 个项目的304 名高水平 运动员进行测试。研究显示,所测10 个运动项目,具有显著操作思维类属差异。根据操作思维能力的高低,构建运动项目的操作思维类属理论, 其中,乒乓球、羽毛球、曲棍球和跆拳道为一类,称之为高操作思维类;赛艇、游泳、体操、武术(套路)、射击(步枪)和举重为一类,称之为低操作思 维类,前一类显著优于后一类,即操作步数少、操作反应快且操作思维学习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武术运动员操作思维敏捷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运动技术学院武术队、山东体育学院武术专选学生、济南市业余体校武术队各随机抽12名被试,进行操作思维水平试验,对实验结果作方差分析和q值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组别运动员操作思维水平不同,操作思维同运动成绩密切相关,成绩越好操作思维的步数减少,时间越短:操作思维有随年龄增长而步数减少、时间缩短的趋势。应把操作思维敏捷性作为武术运动员的选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女篮甲级队后卫队员为研究对象 ,根据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S)十一项智力分测验 ,运用多元分析法 ,对后卫队员的运动技术能力与十一项智力分测验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我国女篮甲级队后卫队员的运动技术能力与操作思维的发展关系密切 ,WAIS-RS的排图、积木和相似性测验则是反映我国女篮甲级队后卫队员运动技术能力的重要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9.
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人格特质与意志品质特点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对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探讨中,往往忽视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心理胜任能力的因素。选取91名不同级别的高水平足球运动员、17名国家级帆船帆板运动员作为被试,进行了人格特质和意志品质的心理测量、分析。结果发现:在精神质程度上,不同群体间运动员存在差异。足球运动员的精神质与意志品质间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结果表明,有必要对高水平足球运动员进行适应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心理训练。此外,在运动员选拔中,可以考虑应用精神质作为衡量意志品质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是观察平原及高原匀速耐力跑时足球运动员心车漂移现象及不同运动能力的运动员之间心率漂移的差异,分析不同耐力水平运动员心率漂移的变化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足球运动员平原及高原匀速耐力跑时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高原所有受试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率漂移现象。但高原各心半指标均高于平原。不同运动能力受试者所存在妁心率漂移现象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最大摄氧能力差异。但心率漂移现象作为评定呼吸和循环系统机能妁指杯还需有更多妁其他生理指标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