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全美:一个古老而全新的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全美是当代环境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观念,意思是所有自然物在本质上具有全面的、肯定的审美价值。这种观念乍看起来令人奇怪,但事实上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在美学家、哲学家、诗人和艺术家那里,都可以找到这种观念的不同表现。对自然全美观念的认可,不仅会引起美学理论的变革,而且会促使伦理学和哲学基础理论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中学文科》2007,(5):10-21
[考点学练] (一)联系的普遍性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客观的 (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3.
事物之间无条件地存在着联系,主要是指事物之间不论在什么条件下,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含义一是指联系的普遍性,即一事物的内部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二是指联系的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论人们同意不同意,喜欢不喜欢,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都客观地存在着联系。人们既不能因为高兴而凭空“创造”联系,又不能因讨厌而任意消灭事物…  相似文献   

4.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或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但是,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普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事物也是普遍发展的。发展是通过矛  相似文献   

5.
老子“道生万物”的生态美学思想蕴合了诸多的生态审美原则。它融合了“美在关系”的美学观念,和谐美的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天成的美学精神。老庄在社会生态美学思想里,表达出对生态理想国的展望,其生态美学思想的自然取向是中华生态园中的一朵奇艳。我国当代生态美学观的提出正是对于道家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小平 《考试周刊》2011,(78):175-175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自然科学。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这种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反映了必然联系的规律性,同时又存在着许多偶然性,使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复杂性。物理模型是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能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相似文献   

7.
一、从分界线谈起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似乎已被公认为美的三种存在形态。细察起来,这种三分法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很难规定出这种划分的确切标准;如此把美划分为在空间上可以分立的三种存在形态未必能尽包所有美的事物。 近年来国内出版的几本美学课本都把自然美说成“自然事物”的美。“自然事物”都包括些什么?并没有给指出一个明白的界说,而止于罗列出“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  相似文献   

8.
汉末魏晋六朝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记载了这个时期士大夫阶层言语行为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就很好地反映了这种自由、解放、智慧、热情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来。从生态美学的视野审视《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发现魏晋人对原生态自然和人之自然状态极为推崇,品评人物时喜欢用自然事物作喻,喜欢把人物放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品评,同时,魏晋人也从自然事物中获得了许多人生启示,而这些都很好地阐释了汉末魏晋六朝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课中哲学常识内容多,概念多,原理抽象,而学生的经验、知识又相对有限,有时很难理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哲学常识教学中注意更多地使用生动有趣、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原理,努力让每堂课都充满乐趣和思考,提高了教学效率。一、引用寓言故事哲学常识部分讲到,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的。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网上的部分或环节,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0.
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什么是联想?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有一种联系就可以导致一种联想。  相似文献   

11.
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什么是联想?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有一种联系就可以导致一种联想。  相似文献   

12.
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世界上没有从来如此、永远如此的事物。绘画也与其他事物一样,按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发展着,因此也难免涉及到辩证法。下面,笔者就个人长期教学的实践,谈谈辩证法与美术的关系及辩证法在美术教学当中的应用。一、联系的观点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当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绘画离不开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所以,  相似文献   

13.
“比德”说是先秦儒家关于自然美的一种观点,它将自然物的外观特征伦理化、人格化,从观念上将其纳入社会范畴,从而使自然美与伦理的善联系起来。作为一种从社会性、伦理性出发去评价、观照自然物象的审美原则,它积淀、孕育着中华民族“向心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精神。它是自然向人生成的“人化自然”的作品,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的伦理本质的感性外化,通过个体感性形象(物象)的显现表现了理想人格的神圣和艺术的无限。  相似文献   

14.
所谓联系,即寻找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零散的知识纳入一个有机的系统。世间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普遍联系中。只有在普遍联系中,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这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逻辑性、时事性、理论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误区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解析】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说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有机整体,各个事物内部以及该事物同周围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一、低年级段中的第二册 低年级段在认知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事物的显著特征。“显著特征”是指: 1.自然物体的外部特征,或者说是外部形态特征。 2.“自然物体”多数是指个体的、具体的自然物体,少数是指各种各样的同类物体。 3.“特征”可分出几个层次来,但这些特征多数是可以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  相似文献   

17.
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互相关联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会产生影响,都不能孤立存在。因此.如果合理地运用联想。就可以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使历史复习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  相似文献   

18.
我们认为对生态美学不要做太狭窄的理解,生态美学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我们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在首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许多审美原理和法则都是由此产生并生发开来。然而如果我们把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上升到哲学审美层面,那么便具有了普遍性,这样也就必然扩大到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本文想通过对生态美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研究,进而探求生态美学普遍的审美法则。我们认为,生态关学的基本美学法则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自然社会文化的发展美和社会生态的多样统一美。  相似文献   

19.
自然价值是自然物具体价值的概括和抽象。是“自然物价值的一般”。自然价值可分为四个方面:资源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自然价值是以自然界为载体,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新价值观,它完全区别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姚燕 《考试周刊》2008,(17):202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自然科学.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这种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反映了必然联系的规律性,同时又存在着许多偶然性,使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复杂性.例如,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实际上的运动往往非常复杂,不可能有单纯的直线运动、匀速运动、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