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理有据有节”,是当今批评报道的三条原则。所谓理,指报道中讲的道理,是报道的思想,是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给被批评者行为下的结论。所谓据,是批评的依据,包括法律:政策及道德准则上的依据和事实的依据。而有节则是指批评的程度,把握的分寸,是批评的节制,是最易受批评者主观左右的,因此“有节”也是批评者思想上最应绷紧的一根弦。“有节”为什么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2.
李美 《今传媒》2009,(12):91-92
2005年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声”在国内刮起了一阵选秀之风,在经历了“2006超级女声”和“2007快乐男声”的历练之后,今年“快乐女声”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娱乐盛会。时隔一年,  相似文献   

3.
新闻单位常慨叹“会”风太盛,因为逢会必请记者,实在难以招架。当“会”风尚无明显减弱之时,又刮起了阵阵“节”风: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时装节,风筝节,西瓜节,柑桔节……大有每天过“节”之势,而且逢“节”必请记者。请记者到会,大多是一张请柬而已,而请记者赴“节”,规格则高多了,由发  相似文献   

4.
自1980年始举办的全国书市至今已办过十三届,今年是第十四届,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举办,地点就在山水绝佳、闻名天下的桂林城。桂林,一座以风景胜出的城市,迎接过无数政要显贵、名人墨客,也承办过各类各种全国性、国际性的大会小会,包括办过一个有五万人规模的煤炭交易会(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应该说,这是一个“见多了世面”的城市,对这样一个城市而言,全国书市,一场带着点“阳春白雪”意味的文化商品  相似文献   

5.
新闻单位常慨叹“会”风太盛,因为逢会必请记者,实在难以招架。当“会”风尚无明显减弱之时,又刮起了阵阵“节”风: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时装节,风筝节,西瓜节,柑桔节……大有每天过“节”之势,而且逢“节”必请记者。请记者到会,大多是一张请柬而已,而请记者赴“节”,规格则高多了,由发专电邀请到派人上门,继而发展到组织“请记者组”并由当地负责同志带队去请,弄得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6.
夏丽晖 《新闻世界》2009,(10):14-15
今年4月以来,随着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下发和“全国广播电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与抵制低俗之风工作会议”的召开,全国声屏又一次刮起了围剿“黄色电波”的风暴。其实,抵制低俗文化、情色文化、暴力文化是新闻宣传部门的一贯方针。自2007年4月以来.国家广电总局已陆续发出多个通知、通告和禁令,叫停了一大批低俗的选秀节目、涉性下流血腥的医疗服务节目等,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今年11月8日,全国55万新闻工作者迎来第一个自己的节日。此次“记者节”主题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发扬传统、奔向未来。为什么将11月8日作为“记者节”呢?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中列出了“记者节”。“办法”公布后,全国各地新闻工作者纷纷来电,询问有关情况,并希望确定这一节日的具体日期。据查,1949年12月23日,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在“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即明确规定了“记者节”,但因为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此节。此次朱铬基总理又重申这一节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闻界的关怀和重视。中国记协党组在征求多位主席、副主席的意见,并认真研究后认为,记者节的具体日期定在11  相似文献   

8.
常华 《北京档案》2015,(3):10-13
清明节是一个复合型的节日,它兼有节气和节日两种“身份”,包括了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三个节日的内容,是传统节日里“节气”与“节日”唯一重合的节日,也是全世界唯一追思故人的民俗节日。  相似文献   

9.
500多万浙江网民有了一个自己的节日——浙江网友节。2003年12月27日,省重点新闻网站浙江在线(www.zjol.com.cn)以诸多“第一”迎来创办五周年、整合发展一周年的生日:由它主办的全国第一个网友节——首届浙江网友节在杭州武林广场启幕;由网站独家主办的首次“感动浙江年度人物”评选在网友节现场揭晓;网站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手机短信新闻报道服务项目——“第五媒体,第一报道”;全省首届网上人居展也在现场开通……对这些“第一”,网站进行了长达5小时的广场视频直  相似文献   

10.
先请看几个例句: ①“从舞台重返军营的濮存昕,有一种‘鸳梦重温’的兴奋。”(《中国电视报》2000年第44期第8版) ②“上海现在刮起了一股浓浓的怀旧风。老房子、老公寓……上海人和北京人一样开始做梦了,而凡是‘鸳梦重温’。”(《读者》2000年第24期第18页)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12月 1日上午 ,随着《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首发式暨馆藏碑帖展览开幕式的召开 ,长达一个月的国家图书馆 2 0 0 1年全民读书月便拉开了序幕。每年的 12月是全国的全民读书月 ,也成为国家图书馆到馆读者的节日。 2 0 0 1年 12月 1日至 31日间 ,国家图书馆推出了许多“文化大餐”以飨读者。主要有全民读书月宣传日、举办全国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知识大赛、评选读书标兵活动、演示数字图书馆资源库、“中华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专家读者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志愿者服务月、“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比赛与展示、举办各种展览、网上…  相似文献   

12.
沈大伟  徐婷 《新闻世界》2009,(12):169-170
湖南卫视在2004年主办大众歌手选秀活动“超级女声”,并于2005年、2006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2009年更名为“快乐女声”。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全国刮起了一阵选秀热潮。本文从传媒经济视角对其产生的“注意力经济”进行分析,加深对“快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李华英  李艳 《新闻前哨》2013,(11):79-80
近几年来,全国电视圈内刮起一股“创新风”。不论大小电视媒体,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个新栏目,“创”出一个新样式.可谓是创新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想要个什么东西拍拍脑袋就能马上出来的。那么,如何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使创新成为一种常态?其实这是有法可循的。  相似文献   

14.
肖珉 《今传媒》2006,(11):44-45
2004年的“超级女声”为国内几近疲软的娱乐节目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一种新型的,有别于我们所熟知的娱乐方式随着节目的热播,慢慢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2005年的“超级女声”节目,将这种“平民选秀”的方式发挥到了极点,在收视率上屡创新高,其火爆程度使这一年毋庸置疑地变成了一个“超级女声”年。其捧红的张含韵、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也从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成了当下最热的明星。而由“超级女声”带来的这一阵东风,一夜之间就吹遍了全国荧屏,使得全国的娱乐节目也开始“千树万树梨花开”,从央视的“梦想中国”,到东方卫视的…  相似文献   

15.
上海正在筹备首届传媒高峰论坛。近年来 ,有关传媒的论坛各地都在办 ,越办越多 ,收费也越来越令人咋舌。这固然是传媒业在改革开放中趋于活跃的一个表现 ,但不可否认 ,有相当多的论坛志不在“论” ,在乎敛财也。所以有些“论坛”创收的“含金量”虽高 ,却贬值了。那么上海为什么现在要举办传媒论坛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首届传媒论坛的名誉主任王仲伟在答本刊记者问时 ,就此作了详细明确的回答。已经进入2002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了 ,不少报纸 (当然也有不少广播电视节目 )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改版。这些年 ,改版已经成为一件经常性的工…  相似文献   

16.
金秋迎来了老年人的节日,“老年节”勾起了“老档”的情思,镜对着岁月梳染的满头银发,感慨地读着银发里的人生故事……那是一个金色的秋日,天安门广场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在共和国开国庆典的游行队伍里,有一个热血青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又是一个不平静的秋天...  相似文献   

17.
马曹 《青年记者》2007,(8):33-33
2006年底,浙江广电集团为“回报观众,回报社会”,举,办了中国(浙江)电视观众节,得到了全国观众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响应,全国各地直接参与各项活动的达800万人次,观众的主体地位在“观众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是完全由观众投票选出的十大电视剧、十大广告排行榜,还是浙广传媒17个频道全数参与、由各频道当家名嘴亲自担任免费导游的“广电一日游”,甚至多场大型互动联欢晚会,也由观众当评委给节目打分,为优秀节目颁奖。浙广传媒的“观众节”,不只是创造了“观众节”这样一个新词汇,而是身体力行地宣告了一种极具亲和力的理念姿态——以观众为本,为观众办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信息短波     
《视听界》1986,(1)
农村广播宣传怎样适应形势的发展?“长江三角洲新闻联播”节日举办近一年时间,为振兴农村经济、改革农村宣传提供了哪些经验?带着这些问题,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宣传  相似文献   

19.
周文璟 《大观周刊》2006,(28):16-17
春节一年中只有1个,在临沧市永德县却有着第2个“春节”,当地人叫做“芒果节”。永德以芒果而出名,被誉为“芒果之乡”。从1998年开始,永德县在每年7月10日至15日举行芒果节,已连续8年成功举办,现成为永德县每年必不可少的节日。  相似文献   

20.
宋石男 《新闻界》2006,(1):91-92,108
不久前,在新闻学术界刮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厚报焦虑”风,仅笔者所见的较新文章就有:《光明日报》刊登的《“低价厚报”模式应当反思》,《青年记者》连续刊登的《“广告寒流”与“厚报之累”》、《办厚,还是办精?一一厚报热的冷思考》、《中国厚报“体检”报告》、《新闻界》刊登的《“厚报焦虑”与“薄报”的市场机会》等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