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设计思想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尝试应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新教材包含了很多教学探究的内容,《电阻定律》一节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机会和素材。设计开放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电阻定律的探究,在研究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教学案例——电阻定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设计理念 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文以《电阻定律》一课为例,根据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设计了一节探究式教学课——探究哪些因素决定导体电阻。  相似文献   

3.
1 设计理念 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文以<电阻定律>一课为例,根据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设计了一节探究式教学课--探究哪些因素决定导体电阻.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为电阻定律。这一节中,提供了两种方案探究得出电阻定律。两种方案都需要实验探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按照课本上进行实验探究不仅时间不够,而且很难顺利得出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在长度和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为电阻定律。这一节中,提供了两种方案探究得出电阻定律。两种方案都需要实验探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按照课本上进行实验探究不仅时间不够,而且很难顺利得出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Z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在长度和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相似文献   

6.
王俊 《中学物理》2012,(5):74-75
电阻定律是“恒定电流”这一章的基本规律之一,反映了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学生在初中已经定性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参加过初中物理竞赛辅导的学生已经知道了结论,所以知识的掌握已经不是本节课的主要的教学目标.通过和学生一起探究电阻定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电阻定律是《恒定电流》的内容。它是这一章的基本规律之一,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的定量关系,由于在初中时学生只知道定性结论,故电阻定律内容属于发展和提高的范畴。电阻定律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数,得出电阻定律。所以,电阻定律的定  相似文献   

8.
朱欣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0):21-2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高二教材中《电阻定律、电阻率》一节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该节课能突出体现知识的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能力的好教材。教学中如何展现实验过程,使学生在既学得知识的同时又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鱼渔”兼得呢?  相似文献   

9.
曹新德 《成才之路》2010,(10):52-53
一、教材分析1.内容与地位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学习其他动力学规律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通过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结论得出的过程。教学中一要突出得出结论时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二要突出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如何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要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高二教材中《电阻定律、电阻率》一节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该节课能突出体现知识的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能力的好教材。教学中如何展现实验过程,使学生在既学得知识的同时又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鱼渔”兼得呢?教材中用一实验探究了决定电阻大小的相关因素,过程如下:按照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下面的实验。图中的a和b之间接入待研究的合金导线。把材料、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合金导线,先后接入电路。调节变阻器,保持导线两端的电压相同,并测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说明如何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进行<电阻定律>的教学设计,为物理规律的探究教学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说明如何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进行《电阻定律》的教学设计,为物理规律的探究教学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基因分离定律是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本模块中显得十分得重要.本节的第一课时内容是以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为主线的,涉及的概念较多,学生学习较困难.如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师设计本节课时需要突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电阻定律是高二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的第三节内容(必修本).本章教材分为两大部分:前八节内容大部分在初中已经初步学过,只有少部分是已有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属于复习和提高的范畴;后四节教材是与闭合电路有关的内容,属于新知识的范畴,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对于电阻定律学生只知道定性结论,在前八节中,它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较难学的,本章的教学要求是:(1)理解电阻率的概念,能认识并区分电阻与电阻率的物理意义.(2)掌握电阻定律,并能用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删节)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是设计本节课的基本出发点。教学目标(略)教学重点、难点(略)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昆明市第三中学@杨娟  相似文献   

16.
陈燕 《物理教师》2023,(2):61-6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教材中多采用定性实验.本文创新设计了教材“做一做”栏目的实验,能够定量探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电阻”一节中指出: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中物理“电阻定律”一节中又提出: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教学中直观地将上述结论用实验演示出来。能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物理现象与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说明“玻意耳定律”是高中热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学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从实验入手 ,通过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进行科学猜想 ,探求物理规律 ,得出科学结论 .在形成知识、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这三个教学环节中 ,应以形成知识为重 .目前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轻视知识形成 ,偏重知识应用 (重在解题 )的倾向 ,这种倾向影响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中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 ,在老师引导下积极思维 ,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探究物理规律 ,重视知识形成过程 .另外 ,精心安排教师引导内容 ,精选例题 ,精讲内容 ,通过个别例题概括出一般思路 ,训练学生推理、判断能力 .因此 ,本课教学过程主线设计为 :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规律→练习巩固→概括对规律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实验 ,分析数据 ,得出实验定律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通过实例剖析掌握实验定律的应用 ,由此概括出分析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苏科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的说课设计.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教材通过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本节内容综合性强,教学时应十分重视科学方法教育,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育人目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受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大多数老师对于“过程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么弃之不顾,要么就是走走过场。因此,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这一环节亟待加强。对于在教学中如何设计“过程与方法”,笔者以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为例来阐述:一个是《电阻定律》的教学设计(课本行文中有详细的探究过程);另一个是《功》的教学设计(课本行文中没有明确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