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析 原煤燃烧时有SO2生成.鼓入足量的空气能使煤充分燃烧,减少CO的产生,但并不能减少SO2的产生.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及用氢气作燃料等都是清洁能源,它们均不产生SO2.应选(C).  相似文献   

2.
有些资料认为:NO2不能与Na2O2反应,但可支持余烬木条燃烧。对此,我们反复做了探究实验,事实证明以上两种观点均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因汽油不能充分燃烧,排放出大量有毒的一氧化碳(CO)和使空气中的氮气(N2)转化为腐蚀性强的氮氧化物(NO,NO2),另外还有未燃烧的汽油——碳氢化合物(CxHy)一起散发出来污染大气。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一起,在日光下,有氧气(O2)存在时,两者又结合生成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即苍白色或黄褐色的化学烟雾(二次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镁条在CO2中燃烧实验是一个教师演示实验,它不仅说明了镁能跟某些氧化物起反应,同时还说明了镁燃烧时不能用CO2灭火的原因。实验过程中,如果按照现行高中化学第二册22面所述做实验,实验不容易成功。其主要原因是镁条的表面附着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镁条与CO2反应。如果实验中改用除去氧化物薄膜的镁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速率又太快,要用比较长的镁条才能使实验成功。我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方法,克服了以上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博览》2010,(12):F0003-F0003
方糖本身并不能燃烧,但放上少许香烟灰,它就可以燃烧起来啦。  相似文献   

6.
(1)不能用木炭、硫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的产物是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水不能(或只能少量)进入钟罩;不能用铁丝、镁带代替红磷,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而镁带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外,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如下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根据煤炭燃烧过程中SO2的排放工艺论述了煤炭在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的三类脱硫技术及其实理方法,并提出应因地制宜科学的选择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8.
题1 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氧气不充足时还能生成CO.现用下图装置实验,以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  相似文献   

9.
例1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molA水解后可得1molB和lmol醋酸.A、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200.A、B完全燃烧后都只生成CO2和H2.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65.2%.A的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氯化铁溶液显色.  相似文献   

10.
袁丽霞 《化学教学》2005,(1):115-116
例1:CO和H2的混合气体3g,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相似文献   

11.
Ti、Al和C粉的燃烧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在Ti:Al:C=2:2:l体系中,添加TiC≤10wt.%时,燃烧产物中Ti3AlC2的含量与未添加TiC的相比,有大幅度增加;添加TiC≥20wt.%时,燃烧产物中Ti3AlC2的含量略有减少,而TiC的含量增多。从燃烧温度的角度探讨了TiC对燃烧合成产物相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 变“演示实验”的表演式为探究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传统的“演示实验”是以教师演示和讲解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即表演式。它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开拓向上的创新精神。因此,笔者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将表演式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提出能激发创新兴趣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分组进行探究性实验,再把各组不同实验归类比较,筛选出科学结论,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创新兴趣。   在做铁丝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把全班分成8个实验组,并提出两个问题:“①纸在空气、氧气中均能燃烧,铁丝能吗?②燃烧一定能产生火焰吗?”这一问,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各组纷纷探究:有的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铺了砂和水,有的始终没有放砂和水;有的把铁丝绕成螺旋状,有的把铁丝弄成直线;有的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见铁丝发红,不见铁丝燃烧)有的在氧气中用火柴引燃铁丝……。场面十分火爆,操作不尽相同,答案也多种多样:有的认为铁丝在空气、氧气中不能燃烧;有的认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有的认为铁丝燃烧能产生红色的火焰;有的认为铁丝燃烧不能产生火焰。然后,笔者把各组的实验情况与答案分类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分析各组实验操作方法的优劣,答案的正误,终于得出最佳操作过程和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3.
直击CO_2误区     
《考试》2007,(1)
误区一:CO_2不能支持燃烧,所以CO_2能用于灭火。在通常状况下,CO_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CO_2可用于一般可燃物燃烧的灭火,但CO_2却能支持钠、镁、铝等活泼金属燃烧,所以,由活泼金属燃烧而引起的火灾就不能用CO_2灭火。误区二:CO_2不能供给呼吸,所以CO_2有毒。  相似文献   

14.
镁带燃烧实验改进河南平顶山师专(467000)赵元芳乐山师专舒元梯现行初中课本中镁带燃烧的实验,对镁带燃烧时生成的新物质突出不够,学生往往被燃烧时耀眼的强光所迷惑,新生成的氧化镁体积小、分散、常常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对这一实验进行了改进,故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 Aspen Plus 软件对基于化学链高温空分制氧技术(CLAS)的 O2/CO2燃烧电厂全过程进行建模,对化学链高温空分单元进行运行参数及功耗分析,并对化学链高温空分单元、锅炉热力发电系统和烟气冷却压缩单元(CCU)进行耦合并优化,确定高温烟气抽取温度及抽取流量.结果表明,O2/CO2燃烧系统的净效率为39.2%,仅比不能进行碳捕集的常规电厂低3.54%.然而,基于深冷空分技术的 O2/CO2燃烧系统会使得全厂净效率下降8%~10%.当采取优化措施后,O2/CO2燃烧系统效率能够提高1.65%.烟气冷却压缩单元能耗占总能耗的59.7%,泵能耗占27.1%.化学链制氧单元的供氧浓度为12.2%.  相似文献   

1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新法江苏省灌云县中学(222200)李元氢气燃烧通常都是在玻璃尖嘴导管口或者在金属尖嘴导管口点燃的,都有焰色干扰现象,不能体现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真正颜色.若用下述方法实验,则可避免干扰反映出氢气燃烧的“庐山真面目”.扎一小团棉花在玻...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钠在空气中燃烧的最佳观看效果进行实验改进,对其燃烧过程生成物呈现的颜色变化进行系统的实验探究,得出钠在空气中燃烧过程存在Na2O2与NaO2的转化且Na2O2颜色为白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火焰”和“发光”是不同的.可以说电灯“发光”,但不能说电灯“产生火焰”,这说明“光”是微粒在高温下产生的振动波.火焰则是气体燃烧时产生的向上的火苗.固体直接燃烧时产生的是光或火星,如铁丝燃烧时火星四溅.固体变成液体后又变成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如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是蓝紫色火焰.  相似文献   

19.
直击CO2误区     
误区一:CO2不能支持燃烧,所以CO2能用于灭火。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社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本中,用图1、图2的装置来试验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及CO2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用图3的方法试验碳酸的不稳定性。所用器材繁杂,药品消耗量大,教学中很不方便。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设计用图4和图5的装置来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