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雁阵效应”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即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们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  相似文献   

2.
殷源的《雁阵》颇受启示。《雁阵》追求着一种“团队的默契与和谐”:头雁鸣叫,用高昂的号令指挥雁群每一次的振翅和滑翔,实现步调一致,协调统一;雁阵齐飞,“V”字或“一”字排开,用阵型的变换去搏击气流,削减阻力。这种科学的飞行方式,创造了高出单飞71%的飞行速度,使它们花最少的力气走出最长的路程,虽经岁月更迭,但风雨同舟,雁群长在。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看到过群雁飞翔。头雁呜叫,用高昂的号令指挥雁群每一次的振翅和滑翔,实现步调一致,协调统一。雁阵齐飞,以“V”字或“一”字排开,用阵型的变换去搏击气流,削减阻力。这种团队飞行方式创造了高出单飞71%的飞行速度记录,使它们花最少的力气飞行最长的路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雁阵效应”。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即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  相似文献   

5.
谢雨 《小学生时空》2011,(7):116-117
秋天又来到了洛阳城。街道两边的树木被秋风一吹,树叶就像无数翩翩起舞的黄蝴蝶,纷纷飞落地面,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一群大雁变换着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在这萧瑟的秋风中,张籍愁思万缕。离家数十载的他此时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感日益加重。这浓浓的思乡情岂是一个愁字能了却的。  相似文献   

6.
启示     
春天来了.许多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成群结队.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翱翔在蔚蓝的天空。  相似文献   

7.
章立早 《山东教育》2004,(35):14-14
一、“雁阵效应”。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们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  相似文献   

8.
点评:大雁飞的时候,头雁扇动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后面的雁也跟着扇动翅膀,靠着这股上升气流托着自己,飞行时可以节省力气,这样,队伍就自然地排成了“一”字或“人”字。而队形是随着风向的变化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9.
雁阵的奥秘     
秋天来了,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浩浩荡荡地飞向江南;到了春天,大雁又以同样的队形,向遥远的北方“返航”。在这一年两度的“迁居”飞行中,大雁总是群飞而不乱,如同受过严格训练的军队布阵一样,所以古人称之为“雁阵”。可你是否知道,大雁在群飞的时候,为什么要排成整齐的“雁阵”呢?  相似文献   

10.
"雁阵效应"。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即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们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  相似文献   

11.
章太炎等学者的“一字重音”说不符合古代汉语实际,有商榷的必要,理由有四:1、比较原始的表意图象、甲骨文中的“合文”不能说明“一字重音”;2、“一字重音”说忽视了汉字记音是一字一音节的基本原则;3、“一字重音”说忽视了有些词是单音与双音异名同实的情况;4、记录合音词的字不读复音。  相似文献   

12.
一、“雁阵效应” 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即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们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  相似文献   

13.
“字”与Word的对应性(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本位”说不仅具有语言研究方法论的意义,而且具有语言研究本体论的意义;不仅是个汉语研究课题,而且是个普通语言学研究课题。与“字本位’,相对的,只能是“词本位”而不能是其他别的“本性”,因为其他种种本位说到底只是个语法研究的出发点而已,与“字本位”不在一个层面上。本文比较了印欧语的“Word”与汉语的“字”,认为只有这二者在各自语言中的地位才有对应性,具体来说,它们都具有4个特点:1)是语言的天然单位;2)是本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单位,3)是语言各平面的交汇点;4)在语言组织(语法)研究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文章最后特别提出“词”和“语素”不能成为汉语研究的本位。  相似文献   

14.
“万”字     
《小学语文教学》2006,(7):57-57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日“二”字,书三画训日“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日:“儿得埃,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相似文献   

15.
程度副词“很”可与“有”字短语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偏正式动词性短语。它是一种常见的含有模糊数量义(或隐或显)的句式,分为若干小类。它们在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16.
飞鸟     
蔚蓝的天空中,掠过一群飞鸟。把天空当纸。用身子做笔,它们挥毫泼墨,在蓝蓝的天空中练习书法:一会儿把“一”字书写,一会儿把“人”字涂鸦……  相似文献   

17.
“dui”是“師”字的初,是借“堆”字象形字的“dui”表师义的假借字。“币”字倒的“币”表师义的。后来“dui”和“币”两个同义字合成“師”字。dui、币、師同义,都是军队的师旅的“师”。  相似文献   

18.
“米”字加“一”成了( ),提( )河水浇树上。“夕”字加“一”成了( ),火灭好( )没遭殃。“人”字加“一”成了( ),( )家都把猴夸奖。“土”字加“一”成了( ),推举猴子做大( )。“白”字加“一”成了( ),森林( )兽心欢畅。  相似文献   

19.
杜鹃 《语文知识》2003,(6):18-19
“兄弟姊妹”是汉语里常用的亲属称谓,产生较早,其中“兄、妹”在甲骨文时期就产生了。这四个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构成复合词“兄弟”“姊妹”。作为汉语的基本词语,它们虽然具有很大的稳固性,但历经三千多年发展,其词义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学到“心”这个字的时候,老师说“心”是一把铁勺子,正在炒几颗豆。豆子会蹦啊,最后两颗豆子掉在了“心”外,只有一颗幸运豆留在了勺里。我至今感谢这位老师,把个“心”字说得这般诱人,不单使当初蒙昧的我,一下子就学会了写这个字,终身不曾忘记和写错,而且常常忆起铁勺这个有趣的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