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从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以来 ,阅读教学中的生字教学大多采用“分步走”的方法 ,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细读课文理解字义 ,学完课文识记字形。运用这种方法教学生字 ,其优点显而易见 :突出了汉字的显著特点 ,强化了“语言环境”的特殊功能 ,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那么 ,在新的世纪 ,如何让这“分步走”在阅读教学中“走”出新的步伐 ,达到新的水平呢 ?笔者认为 ,一条有效的途径 ,就是把它转化为一种学习方法 ,一种可供学生自我运用的操作模式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己去“走” ,自己自觉地去“走”。下面简要地介绍学生“分步走”的操…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它不仅记录了我国人民的汉语和各方面的知识 ,而且它本身的产生和发展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才智 ,表现了我国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发展历程。比如 ,造字法由象形、指事到会意和形声 ,由形象表意发展到由记号表音义 ;字形由独体到合体 ,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 ,由不规则到规则 ,由不规范到规范等。汉字的构造和发展规律决定了小学识字教学的科学性。遵循科学性原则是小学识字教学的灵魂 ,它要求识字教学必须重视以下三条规律。一、汉字组构规律汉字数量繁多 ,有5万多个 ,并且结…  相似文献   

3.
过去识字教学采用对每一个汉字读准字音.解析字形,解释字义,组词造句.抄写默写的模式进行,这样做保证了识字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模式未必适合于所有的汉字.而且对学龄初期的儿童来说,“四会同步完成”无疑使识字任务过于繁重。正是基于这点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提速,降低难度。”  相似文献   

4.
过去识字教学采用对每一个汉字读准字音,解析字形,解释字义,组词造句,抄写默写的模式进行,这样做保证了识字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模式未必适合于所有的汉字,而且对学龄初期的儿童来说,“四会同步完成”无疑使识字任务过于繁重。正是基于这点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提速,降低难度。”这一观念的转变是从识字实用,及早利用汉字阅读的角度提出的。它可以理解为,把识字分成两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是“要求认识”,第二阶段是“要求学会”。这样分步进行识字,并不能理解为识字时把汉字音形义三者分离:①“要…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的者东镇小学开展了以“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整合的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抽取了学堂小学、木厂小学、马邓小学的一、二年级作为实验班级,这三校是彝、苦聪、拉祜聚集地,对语文教学是一个难题。为了突破这个难题,经过课题小组对识字教学的探讨钻研,发现低年级识字教学需要把握识字原则,方能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6.
张桂琴 《考试周刊》2008,(8):214-215
利用识字课件辅助教学,能够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目标.制作识字课件时,要遵循识字教学原则,做到汉字的音、形、义相结合,与认识事物相结合,与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识字与写字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原理与规律的科学。目前,它已广泛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无疑,它对教学改革也具有有益的启示。这里,我就如何以系统论的整体原则来改进识字教学谈点意见。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说:“普通系统论是对整体和完整性的科学探讨。”整体观点是系统论中最基本的一个观点。它要求把一切对象都应看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它强调整体的功能大于它各部分的总和。所以,人们在行功中必须求得对象的系统整体中诸要素的协调,以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标准。如果  相似文献   

8.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一个教学重点,在低年级看图学文中同样应重视识字。低年级教材中的各组看图学文,大多是内容浅显易读、故事性强、生字不多的文章。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看图学文的特点,又要注意字音的准确、字形的分析、字词义的理解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看图学文中的识字可采用分步识字的方法。第一步,感知图文读准字音;第二步,理解图文弄清字词义;第三步,掌握字形运用字词。下面,以五年制语文第三册的《一只狼》为例谈谈分步识字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10.
识字教学强调多识少写。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遵循识字原则,拓宽识字渠道,采取科学的识字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相似文献   

11.
本册的归类识字教材有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一组和第六组,共10课。每课后面编有习题。这部分教材安排有下面几种识字形式:(1)看图归类识字,共有4课。这种识字形式通过图画表示字词的意思,每课所选事物类别相同,并注意字词形和义的联系。如归类识字(一)2.把杨树、柏树、松树、桦树编排在一起,不仅事物类别相同,而且词中的生字“杨、柏、松、桦”具有形旁表义的特点。(2)同音字(音近字)归类识字。编排方法分两种。一种是以笔画简单的熟字作部件,再加上偏旁组成跟熟字字音相同或相近的生字,生字后面有用生字组成的词语。如  相似文献   

12.
字理识字教学法是1992年提出的,1994年被中央教科所列为全国较有影响的识字教学流派之一。不少专家对这项实验给予了较高评价,田本娜教授认为,字理识字教学法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集各种识字方法之优,又有独自的创新,可说是汉字教学改革园地的一枝鲜花。两年多来,岳阳市城乡70所小学开展了这项实验。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一册,把旧教材的“看图拼音识字”改为“看图读拼音识字”,增加了纯拼音句群.这部分承上启下.承上,利用纯拼音句群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继续训练直呼或拼读音节;启下,则是利用纯拼音句群提供的语言环境,在识字开始的阶段,学习66个笔画简单的字,教给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遵循识字教学的原则,打好识字基础,同时利用纯拼音句群进行最初步的阅读训练.教学的重点是识字.现以《看图读拼音识字6》一课为例,谈我教这一类教材的一些做法.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继续训练直呼音节.学生熟练直呼音节.可以做到拼音开路,提前阅读,有利于发展语言和思维,帮助识字.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以后,已经学会了拼读音节或直呼音节的方法,能拼读或直呼拼音音节、词语和句子,但还不熟练.所以,我在“看图读音识字”这部分教学中,把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继续训练直呼音节做为一个重要内容.在学习纯拼音句群前,我组织学生复习纯拼音句群中的拼三音节及难读音节.在学句群时,把纯拼音句群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练习直呼.对于直呼音节比较差的学生,我引导他们复习口诀:“眼看声、韵、调,心想拼读法,一口呼出它.”再让他们直呼出来.个别学生还不会直呼,我采取先拼读再直呼的方法,训练他们直呼.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与写字的描述:"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相似文献   

15.
乘法原理是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两个基本原理之一,它的核心是“分步”,但要做到恰当、合理地按某种顺序分步,必须对乘法原理的含义有深刻的理解。为此,先把高中课本中叙述的乘法原理照写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河西学院学报》2017,(4):112-117
近年来有人倡导并实践字理识字教学,但在字理分析中存在着主观臆测、牵强附会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依据现代汉语常用义、现代汉字形体分析汉字造字理据,或把形声字强行分析为会意字,把层次结构分析为平面结构。针对这些易犯错误,我们强调字理识字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几个理论原则,即依据本义、追溯形源、区别会意形声、辨析组合结构,目的是帮助实践字理识字教学的教师建立科学的字理分析原则,杜绝字理分析中随意杜撰构意、胡乱解说构形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儿童的读写能力是关系到民族素质的一件大事,教育工作者无不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很多同志为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新路子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提出了各种方案。这里我向大家介绍“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体系,旨在引起同行们的注意,并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8.
总的原则是:进行婴幼儿科学识字教育的过程,始终不要使孩子有任何压力、负担和烦恼。针对当前不科学的婴幼儿识字教育情况,我们提出了“十个不要”和“两个坚持”的具体要求。 “十个不要”:1.不要规定识字量。2.不要讲解字形、字音、字义及三者间的关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他们会提出种种问题。对此,应当鼓励,予以适当的解释,保护和培养孩子善于思考和发问的积极性。这对保护和培养孩子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有重要意义的。3.不要深入挖掘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孩子像学说话那样,自己感知领悟。4.不要把一篇课…  相似文献   

19.
识字教学     
一、小学识字教学有哪些具体要求?小学识字教学是要教会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使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具体要求是:1.识字数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要学会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这个识字量在教材中的安排是:一年级700字,二年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但识字教学却是一项枯燥而又单调的工作,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还不够完善,识字又需要较长的过程,再加上汉字难认难写的特点,更增加了识字的难度。识字不过关,不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