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课堂教学的变革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  相似文献   

3.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动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5.
陈小华 《中国教师》2009,(Z1):532-533
<正>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当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改变传统课程实施中以教师为中心,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立的课程改革目标中,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改变。《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一功能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课程的功能为什么要改变?…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行之有效地实施《纲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而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  相似文献   

10.
张燕 《沧州师专学报》2007,23(2):113-114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的实施,呼唤着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鉴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摸索,总结了以下几点打造高效课堂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对中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  相似文献   

15.
任雁 《山东教育》2008,(4):41-4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要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对中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革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试从如何在历史学习中让学生质疑以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一方面做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试行》的颁布,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