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民族是崇尚英模的民族,我们的时代是英模辈出的时代。宣传讴歌英模人物,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高扬时代主旋律的需要。然而,过去媒体在宣传英模人物时.有时不免失之偏颇,即人为地、有意识地将英模其人其事加以拔高,仿佛不如此,不足以展现英模人物的高大形象。作家映泉先生在长篇报告文学《于无声处响惊雷——王涛事迹纵模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对劳模王涛的宣传,却没有这种偏颇。  相似文献   

2.
为英模立传扬时代精神———采写先进典型人物的启示张克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采写和宣传英模人物,是对记者功力素质和敬业精神的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最好的学习。近几年,在举世瞩目的京九和南昆铁路会战中,我采写并在全国新闻媒介推出了一批铁路系统的英模人物,不仅给...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烈士的亲属,向家乡山东省诸城市捐赠了王尽美烈士在"全国双百英模人物"和"山东百名英模人物"评选活动中荣获的纪念证书、奖章,以及王尽美烈士长子王乃征在世时搜集  相似文献   

4.
蔡艳 《东南传播》2021,(10):67-69
英模人物传记片作为主流电影的重要分支,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着特定表达内涵与形式特征.本文主要从英模历史片梳理、叙事策略、视听呈现等维度对《革命者》进行深入剖析,试图探索出一条将个人风格与主流题材故事融合英模人物传记片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闻报道十分重视报道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以其比重大、兴盛时期长、社会作用显著和发展变化快而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中的突出现象。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里,全国宣传系统和新闻界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发掘出一个个感人的英模典型人物,为人们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榜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许振超、任长霞、周国知、马祖光、梁万俊、李素芝、牛玉儒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综观这一年来的英模人物通讯报道,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英模人物报道对象的选取上呈多元化特色,而且与近年相比,报道的人数…  相似文献   

6.
王韪义 《视听》2023,(9):17-20
英模题材电视剧以英模人物为原型,体现主流价值观,是中国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中的新发展。《大山的女儿》是典型的英模电视剧,它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角色塑造、叙事结构和内涵发掘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挖掘了新时代中国式的青年英雄角色、新时代叙事策略以及新时代青年初心与使命的内涵。正是这种艺术创新,让该剧有了不同于普通英模类电视剧的时代内涵,体现出新时代英模电视剧的新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7.
李斐 《新闻世界》2022,(6):63-66
在今天这个呼唤英雄的时代,如何让公安英模人物报道出彩,作为平面媒体更需“出圈、出新”,才能使报道直抵人心,从而感染人、鼓舞人、启迪人。本文以安徽公安英模报道为例,阐释了典型人物报道应从细节出发,从挖情感、找故事、看精神三方面,探寻平面文字背后的“立体”人物。  相似文献   

8.
通过图书出版进行英模宣传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改革开放初期,党领导出版工作在推动英模图书繁荣发展中契合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工作需要,适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坚持繁荣与管理同抓共进,推动英模图书繁荣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宣传英模在主流价值观和中央精神中的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在宣传工作转向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指导原则下,英模图书内容上不断革新,推动英模宣传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出版工作应深入推进英模宣传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要求,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9.
新闻人物摄影镜头,是主要对准大腕、大款,对准歌星影星,还是主要对准人民心中的英模,这确是需要很好斟酌的。 前一个时期,不管是谁摄的吧,有些杂志,包括某些报纸,不断登载歌坛尤物和影视红星的“玉照”。有的竟做封面,有的连篇累牍。摄了正面摄侧面,登了冬装登泳装,有的强调“性感”,有的注重“魅力”。炒星追星,一时甚嚣尘上。这样做究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似乎较少有人考虑,然而大多数读者是并不赞成的。 最近不少报刊开始把登载摄影作品的篇幅让给英模,如辽宁日报,如中国记者杂志。使人精神为之一振,眼目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闻报道十分重视报道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以其比重大、兴盛时期长、社会作用显著和发展变化快而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中的突出现象。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里,全国宣传系统和新闻界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发掘出一个个感人的英模典型人物,为人们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榜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许振超、任长霞、周国知、马祖光、梁万俊、李素芝、牛玉儒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综观这一年来的英模人物通讯报道,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8月10日,新华社播发了抗洪英雄赵家富系列报道中的一篇重点稿件<对一位英模人物的"污点调查">.稿件发出后,引起读者和网友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05,(4):47-47
●由十堰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市档案局等单位协办的《丰碑与旗帜》图片展于3月21日在市图书馆开展。该展览精选了十堰地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涌现出来的一部分英烈、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市档案馆为该展览提供了部分珍贵的照片档案及史料,  相似文献   

13.
孙阳 《军事记者》2010,(9):I0002-I0002
纪实,传情是新闻摄影追求的境界。《玉树不哭》--这篇荣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动人心魄的大场面,没有抓取众所周知的英模人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2009,(42):34-38,40,41
中国航空博物馆中,设立了一面空军英雄纪念墙,镌刻着中国空军成立以来在作战和训练中牺牲的1551名飞行人员烈士,被授予荣誉称号的259名英模人物姓名。一代代英雄舍生忘死。60年前,新中国的礼炮声正隆,中国空军诞生伊始,便奔赴了血与火的战场;60年间,中国空军完成了在落后的农业社会基础上建设蓝天长城的重任;60年后,中国空军开始向建设信息化空军的目标行进,一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强大的中国空军正在崛起之中。一切为了明天,一切为了安宁。  相似文献   

15.
今天这次研讨会,是新华日报培养名编辑、名记者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计划每半年举办一次这样的个人研讨会,在报社内部营造浓厚的业务研讨氛围,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办报质量。这次沈峥嵘作品研讨会,我们事先选取她从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的20篇优秀人物通讯提前发给了大家,以便于今天的研讨和总结。这些作品有的是沈峥嵘个人所写,有的则是与人合写。我们今天研讨的重点是探索如何创新新时期党报的人物通讯报道。  相似文献   

16.
王瑛 《声屏世界》2013,(9):29-30
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加辽宁省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强调,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衢州广播电视台的《最美衢州人》专栏从2012年7月开播至2013年6月,先后播出500多篇报道,其中部  相似文献   

17.
侯雅俊 《青年记者》2016,(22):43-44
两大误区 纪实人物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真”字.受众之所以青睐纪实,就是冲着“真”而来.失真,是纪实作品之大忌,是从根本上的离经叛道.其他作品的创作,或许可以闭门造车,可是纪实性人物作品的产生,采访是必经之路.但是,采访谁,如何展开采访工作,有两大误区,必须慎之又慎. 1.家眷参与 拍摄纪实人物作品,特别是英模人物,主人公的家眷备受关注.因为通常情况下,英模人物在受众的眼中,往往都是“高大全”的工作形象.出于好奇,受众更希望了解生活中的英雄,一睹他们生活的细节,挖掘英雄的人生轨迹,探究更多新鲜的、过去不知道的事情.于是,家眷就成为人们探究细节的关键人物了.  相似文献   

18.
一些“纪实性”,“报道性”的电视剧,由“本人出演”的方式最不可取。这里有艺术技能问题,更主要是戏中人和看戏人的心理作用问题。凡是戏剧冲突中的人,不管是主角配角,英模人物,普通人物,还是被批判的人物,都会处在十分难堪的境地。尤其是英雄人物和反面人  相似文献   

19.
在记录历史发展的文库中,新闻文体处于特殊的位置,其中人物通讯运用更是经常。在人物通讯中,写作难度最大的是人物传记。人物传记的新闻性就是时代性。 运城日报最近开辟了“百名企业家列传”专栏,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传记,在它的多性中,史料价值为第一。报载的传记文章一旦汇集成书,一个新的企业家星座将在河东上空升起。 近观诸文,能够激励人心,启人智慧的成功传记作品不少,然而其中也不乏败笔之作。如,有的文章通篇没有人物的籍址;有的文章多用第二人称,而最后才道出姓名;有的用事繁杂,主旨不明,人物形象模糊;有的文词铺张,多叙述而少细节;有的干脆不记生平。严格来讲,这些都不是传记,或者至少可以说不是按照传记的章法来写的。  相似文献   

20.
武林要出一本很特别、很有意思的书,内容全是儿童文学作家人物的随笔。这些随笔,有的我很早就读过,有的我没有读过,读与不读,都有一份温暖和敬意存在心里的。我了解这个人,所以我信任他的文字。这些随笔曾经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