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琼 《湖北教育》2006,(8):43-47
片断一 师:老师曾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教师在草原拍的照片)看得出这是哪里吗? 生(看到老师的照片后兴致勃勃):草原。 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同进行一次草原上的“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2.
曲英霞 《成才之路》2010,(23):50-51
一、出现问题 一位老师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师:你们到过草原吗?生:没有。师:我也没有到过草原。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给人带来的乐趣. 以下是我校两位老师在这一自然段的不同教学过程. 案例一: 师:同学们,你见过草原吗?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一下草原的风光,去感受草原上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草原景色很美,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哇"的赞叹声) 师:这节课我们就去领略一下草原的风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划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交流:(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生:表现了老舍先生内心的愉快. 师: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明朗的天空使人心胸开阔,我要深呼吸一下,对这大草原说:——(指名一个学生读)  相似文献   

4.
师:今年暑假,老师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还带回了几张照片,你们看!(课件出示老师在草原照的照片)一起说,这是哪里呀?  相似文献   

5.
覃旦君 《湖北教育》2003,(11):32-33
片段一 师:同学们上学快一年了,到现在为止,教我们班课的老师你们都认识吗? 众生:认识! 师:那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师:下面我要出示一些照片,同学们看清楚了就告诉老师,照片上的人是谁?或者说,这是谁的照片?  相似文献   

6.
孙海珍  李洪军 《山东教育》2012,(Z1):49-51,58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本组课文特点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说说自己都到过哪里?生1:我到过青岛。生2:我到过济南、泰安。……师:同学们去过这么多好地方,一定拍了很多照片吧?(学生高兴地议论)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幅照片,同学们请看!(出示第三组课文的部分插图)师:有什么发现?生:那是台湾的日月潭。生:那是北京……生:这些照片都是我们书上的。师:对,这些照片就是第三组课文里的插图。这几篇课文的作者不仅喜  相似文献   

7.
走近老舍     
师 :我们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学过著名作家老舍的许多文章 ,你们记得有哪些吗?生1:我们学过老舍的《趵突泉》、《我们家的猫》、《劳动最有滋味》和《草原》。生2:我补充 ,我们还学过他的《林海》和《养花》。师 :老舍的文章像一块块磁铁 ,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为了进一步了解他的作品 ,感受他的为人 ,学习他的精神 ,课前大家提出了“研究老舍”的课题 ,并已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了研究。今天 ,我们就利用这堂课请大家来汇报研究实践的成果 ,让我们一起“走近老舍”(点击鼠标 ,屏幕显示课题 :《走近老舍》)。(评析 :从学生对课本中所选老舍文章…  相似文献   

8.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板书课题这一环节,就让听者感受到于老师训练扎实的教学风格。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大家一起跟着老师写课题(教师一笔一画板书,学生跟着写),注意:“鲁”字当中这一横要长,“迅”字要注意笔顺,捺要写出变化,一波三折(教师巡视,表扬写得好  相似文献   

9.
八只小鹅     
一、导入新课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猜猜看,这是哪儿?(多媒体出示村庄的图片)生:乡村,郊外,农村……师:猜对了。今天,我们就到乡下去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走,我们去看看这户人家在干什么?(多媒体出示一户老伯家的生活情景,并放音乐《快乐的农夫》)生:(略)师:原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品味草原意境美,感悟民族情意深,体会“情动而辞发”的写作奥妙。设计特色:抓住明线,紧扣暗线,围绕“情”字,加深体会。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读题释题,激趣导入。同学们大都喜欢旅游,你们之中有没有到过大草原的?(板书:草原)我就曾到过草原,不过这个“我”不是我本人,而是本文作者老舍先生。(板书:“我”)今天就让我们顺着作者的足迹去领略一下大草原那独特的风光吧。二、初读课文,牵起明线。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弄清楚围绕这件事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课文是围绕草原景色、欢迎盛况、主人热情三个方面来…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音乐声中,教师引入导语:“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那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今天,老师请同学们和作者老舍先生一起到内蒙古草原走一走,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缔丽景色,亲身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音乐渐停,播放课文录音,教师做简笔画:草原、蒙古包、溪流、野花…·’·)师:作者抓住哪些语句表现草原的美?谈谈感受。(生答,略)师:作者笔下的草原就更美了。这么美的文章为什么不好好读一读呢?看谁读得最好!(学生七嘴八舌大声读)师:此时此刻,大家有什么想法呢?生:我想唱…  相似文献   

12.
一、整体感知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趵突泉》。《趵突泉》的作者是老舍。我们学过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猫》。(幻灯片出示《猫》的内容结构图,教师示范大声读《猫》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走近舞台,体验神奇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我的舞台》(学生齐读课题)。这是篇略读课文,老师指导大家用学过的方法自己学习课文。师:读了课题,同学们想了解些什么?生:这舞台在哪里?生:这是个什么样的舞台?生:这个舞台上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4.
<正>一、导入师:同学们,熟悉老舍吧?老舍先生勤于创作,一生创作了800多万字的作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老舍先生的经典小说《骆驼祥子》。二、给祥子写小传1.重逢祥子师:祥子是作品的灵魂人物。我从原著中抽取了三个片段,同学们能分别看出怎样的祥子?PPT:1.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1章)  相似文献   

15.
(屏显紫藤萝图片.) 师: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能猜出它是哪个地方的什么花吗? 生(齐):前面幼儿园的紫藤萝. 师:是,看来同学们对紫藤萝很熟悉.这是前两天胡老师看到前面幼儿园的紫藤萝不由停住脚步拍摄的一组照片.宗璞说过:“花的美在于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悟的.”今天,我们就追随作家宗璞的脚步,一起去遇见另一树紫藤萝.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紫藤萝瀑布》一课.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 师:我们学过了《我的老师》,感受了蔡芸芝先生与作者浓浓的师生情,但“文章不厌百回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浓浓的“师生情”的. 二、感悟作者如何表现“难忘”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读文章的第一句话,感受作者希望强调的是哪一个词. (生读.) 生(齐):“难忘”. 师:围绕“难忘”,作者写了与蔡老师有关的七件事,写一件事或两件事可以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地点:枣庄舜耕中学时间:2012年12月1日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我们今天学习一首散文诗,鲍尔吉·原野的《静默草原》。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能够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草原,大家说一下可用课文里面的哪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草原呢?观察一下课文。(指向生1)好,请你来。生1:辽远而苍茫。师:辽远而苍茫,这是一个短语。一个关键词,你已经说得比较准确了,谢谢你。  相似文献   

18.
课堂回放时间:2006年4月1日(星期六)地点:梦想剧场执教:王华(重庆市渝中区实验二小)教学内容:《画风》(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过程:师:读课题,这课讲了哪几个孩子画风呢?巧了,咱们今天要学的生字就是这几个孩子的名字。借助拼音自己读生字。生读师:小老师教读。生教读师:小老师记拼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比"的意义1.直接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生活中的比"。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21世纪最杰出的帅哥,有图为证。(先出示老师自己一张标准尺寸的照片,学生大笑,然后逐张出示按照不同比例变化后的照片)师:观察这些照片,你有什么发现?(生答略)2.研究照片长与宽之间的关系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这些照片都放到方格纸中。(点击课件,隐去照片,出示长方形长与宽的数据,如下图)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教材第八册有一篇课文《沙漠中的绿洲》,叙写了阿联酋人民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辛勤种植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我在区组织的阅读研讨活动中借班执教了第一课时,以课题为资源生发出了如下教学片段: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哪篇课文吗?生:(齐)《沙漠中的绿洲》(声音拖拉)师:我喜欢和干脆而自信的声音交流,来,干脆自信地告诉我,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生:(齐)《沙漠中的绿洲》(声音干脆轻快)师:请看老师板书(师板书:沙漠。手指“漠”)请关注,这是个生字,读——生:漠师:读词——生:沙漠师:轻轻地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