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由毫米波本身所具备的优良特性,引出毫米波射频组件在隐身物品山的探测和应用,并就当前隐匿物品毫米波成像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毫米波成像技术的应用上,在总结和肯定当前成像技术的同时,对隐身技术和防身隐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攻克目标,毫米波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全面用于检测、监控、修复、校正和适应等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探测上。  相似文献   

2.
雷达成像质量是雷达图像应用的研究。现有成像质量评价手段均以点目标为对象,这对评价结果的广泛代表性带来了较大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目标的成像质量评价方法,使之与现有一般性成像系统的评价机制得到统一,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良好效果,为正确的评价雷达图像质量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ROF传输系统中,基于相位调制器PM提出了一种六倍频毫米波的产生方法。在中心基站将10 GHz的射频信号通过相位偏置器作用在两个并联的相位调制器中,使两个相位调制的初始相位差为,通过对两个相位调制器的调相指数M的调节,能够产生一阶边带和二阶边带均被抑制的毫米波信号。中心载波是通过高斯滤波器的带阻性质滤除,在接收端通过PIN的拍频作用就得到了六倍频60 GHz毫米波信号。基于此六倍频毫米波产生模块搭建2.5 Gbit/s的双向ROF传输系统,对该毫米波的在系统中的传输特性做出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从测得误码率曲线可以得到:上行和下行链路信号在光纤中传输30 km后功率损耗均小于1.5 d Bm,这证明了该六倍频毫米波信号能够很好地克服光纤色散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NiosⅡ软核的近红外温度的温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个有非常广阔前途的高科技技术,其大量的应用将会引起许多行业变革性的改变.利用探测仪测定目标的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温差并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热红外线形成的图像称为热图.目标的热图像和目标的可见光图像不同.本设计是以NIOS Ⅱ软核为核心设计一种近红外温度场测温系统,通过红外线摄像头拍摄红外图像,经过双口RAM送入NIOS Ⅱ处理器,提取目标图像的灰度值,计算出红外图像中任意点的温度值.该系统测量精度高,可精确到0.1℃,测量误差<1%,测量方便灵活.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红外辐射图像和偏振图像的质量,提高红外成像技术在复杂背景下的目标识别能力,凸显人造目标,本文提出了基于梯度极大值的红外偏振图像融合算法。首先,通过红外偏振测试系统获得一定偏振度(0°、45°、90°、135°)的红外偏振图像,利用斯托克斯(Stokes)方程得到线偏振度(DOLP)图像;然后基于该融合算法,将得到的线偏振度图像和红外辐射强度图像融合;最后定量分析了融合后的成像效果。结果表明:融合后的图像明显提高了线偏振度图像的图像亮度,增强了红外辐射强度图像细节和纹理特征,提高了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数字热成像的噪点信息矢量量化是实现图像去噪,提高图像识别能力的关键技术。传统方法中对数字热成像中噪点信息矢量量化算法采用LBG算法,当图像出现灰色关联度噪点时,量化算法的抗噪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强边缘保留和误差补偿编码的数字热成像中噪点信息矢量量化算法。用量化误差补偿法对量化的热成像进行补偿,消除当前图像块的瑕疵特征点,提高误差补偿编码处理精度。仿真表明,本算法对数字热成像噪点信息的矢量量化效果较好,去噪性能优越,进行矢量量化处理后,实现噪点去除,PSNR值较传统方法都有明显提高,提高对图像目标的识别性能,较传统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7.
在激光水下成像技术中,后向散射光是探测器接收到的主要成分,后向散射光降低了水下图像目标的对比度,制约了水下图像的应用。本文针对扩束线扫描照明的水下成像系统,结合激光在水下的传输特性,建立了后向散射光的计算模型,计算了后向散射光在成像系统中灰度分布,分析了照明系统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最后将分析结果与实际水下图像数据进行了比对。该方法对水下成像系统光源的优化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敏 《内江科技》2009,30(11):19-19
为了改善成像测井图像质量以确保后续解释评价的效果,需要对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目前,成像测井系统在图像增强方面采用的传统办法,在图像增强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本文提出基于二维离散小波的加权阁值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小波时图像进行频域分割,根据信号与噪声在频域的不同特点,利用加权闽值来对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增强。通过对实际电成像测井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在图像增强的同时也很好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增强方法。  相似文献   

9.
把通常用于图像处理的CLEAN算法引入到SAR成像处理中,提出一种基于CLEAN 的SAR图像旁瓣抑制方法.分析算法流程,比较点目标仿真结果和RADARSAT-1海洋稀疏目标场景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成像分辨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旁瓣.  相似文献   

10.
运动信号目标检测是针对序列图像,分析运动信号目标特征、提取运动信号目标区域,估计有关运动参数的一种分析技术。它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视频监控、图像检索、图像压缩、人机交互等研究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本文针对运动信号目标检测各过程技术研究情况进行了描述,同时给出了深度学习在信号目标检测里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介质加载梯形慢波结构V波段的热腔特性。在耦合槽和间隙处进行介质加载,降低主模的相速和改善色散特性。利用CST仿真该慢波结构,获得色散曲线以及耦合阻抗。在此基础上,利用CST粒子工作室对其注波互作用特性进行模拟研究。研究表明:V波段介质加载梯形线毫米波行波管对微波信号能够有效放大,频谱纯净。  相似文献   

12.
在皮肤组织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差分数值法计算了Pennes生物传热方程,分析了皮肤深度、血流灌注对毫米波辐照温度的影响。讨论了35GHz毫米波辐照的温度产生疼痛刺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设计了一种车载图像记录仪。采用三星S3C2410微处理器作为车载图像记录仪的硬件。本系统提出防撞预警系统纵向与侧向安全距离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了其中一些参数的取值。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采用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测距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全方位的动态扫描,实时监测目标车辆与周围车辆的距离。当进入测量领域的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达到设定的安全门限时,立即打开视频并进行语言报警,提醒驾驶员及时调整车辆的行进路线,进行相应的避让和其它处理。该仪器在汽车交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金珂 《中国科技信息》2012,(12):179+204
本文从分析了毫米波LTCC基板焊接过程中,由于热膨胀系数失配引起的热应力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失效类型,并提出了毫米波LTCC基板焊接技术工艺设计的改进方法,实现了LTCC基板与腔体的可靠焊接。  相似文献   

15.
段冀冀  江智军 《科技广场》2006,(11):105-106
本文分析了实时以太网系统的优点,介绍了一种基于实时以太网多功能电量变送器的设计方法。该装置采用MSP430F149和AT89S58并行处理技术,通过以太网发送电流、电压、有功、无功等实时测量值,并且可根据设定限值实时监测被测系统的故障变化,从而提供部分的保护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导航车节能、环保、可移植性高,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其导航系统由ZCC212N-TTL-TY1电子罗盘和AT89C51单片机构成,电子罗盘适时发送角度数据并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电子罗盘发送的角度数据来调整小车行走路线,并根据行走距离计算小车坐标,最终实现定位导航。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太赫兹波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刚 《科技广场》2007,(11):238-240
太赫兹(THz)波是指频率在0.1T—10THz(波长为3000—30μm)范围内的电磁波。本文简单介绍了太赫兹波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成像、军事安全、生物医学、天文物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江均  钱牛牛  汪池 《科技通报》2012,28(4):107-110
电力线阻波器、结合滤波器是电力线载波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特性参数的准确测量是保证电力载波通信正常工作、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测试装置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实用的特性参数的计算公式。详细介绍了电力线阻波器、结合滤波器主要参数的测量原理。在硬件上,采用AD公司的AD8302为主测量芯片。由于利用了阻抗测量专用芯片,使得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性能好、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  相似文献   

19.
基于CC2530模块、Zigbee协议栈和LabVIEW编程设计了一种新型城市照明监控系统。该系统由自组织网络支撑,根据能量均衡的原则设计系统的基本架构;基于Zigbee协议栈进行功能定制,从而采集光照强度和链路质量强度,并为各节点设置自定义标签和睡眠周期;利用LabVIEW编程开发监控中心客户端。该系统首先由各监控节点采集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路由器或基站,最后上传给监控中心客户端,从而实现了城市照明系统精准、快速地监控与维护,此外,客户端还能在节点出现异常时报警。  相似文献   

20.
Precise patterning of metals is required for diverse microfluidic an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the separation of proteins to the manipulation of single cells and drops of water-in-oil emulsions. Here we present a very simple, inexpensive method for fabricating micropatterned electrodes. We deposit a thin metal layer of controlled thickness using wet chemistry, thus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expensive equipment typically required for metal deposition.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resulting deposited metal can be used to fabricate functional electrodes: The wet-deposited metal film can sustain patterning by photolithography down to micron-sized features required for MEMS and microfluidic applications, and its properties are suitable for operative electrodes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microfluidic applications for biolog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