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采用教师工作价值观问卷和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对64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教师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工作价值观能够透过第一典型因素解释其组织公民行为,人际关系和利他奉献取向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预测效果,组织管理取向对意见表达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和镶嵌图形测验等方法对通化市173名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工作压力、认知风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部分维度与组织公民行为呈较为显著负相关,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小显著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多少,认知风格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中的责任意识雏度和压力中的社会压力维度.  相似文献   

3.
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关键,也是维持学校平稳运行的保障。研究基于授权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实证探究赋能学校科层制与中小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揭示工作自主性和组织认同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对65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表明:赋能学校科层制对中小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工作自主性和组织认同在赋能学校科层制与中小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间均具有单独中介作用,也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因此,为促进中小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要建立健全赋能学校科层制,尊重和提高教师工作自主权,激发教师工作自主性,营造信任与合作的学校文化氛围,增强教师组织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以泰安地区356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校长服务型领导与教师组织自尊、敬业度、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校长服务型领导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积极影响,教师组织自尊和敬业度对校长服务型领导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教师组织自尊对敬业度有显著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曹科岩、龙君伟等人编制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对29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专科学历教师在组织公民行为上的得分高于本科学历教师。(2)高级教师在组织公民行为上得分最高,一级教师次之,二级教师最低。(3)30-39岁和10—19年教龄的教师表现出最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6.
采用教师工作价值观量表,对我国64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测量,运用LISERL8.3和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工作价值观是由物质报酬、声望地位、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利他奉献和安全稳定7个因子组成的多维结构,以此为基础编制的《教师工作价值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利他奉献是当代教师重要的工作价值取向;(3)教师工作价值观受性别、学校性质、学段、学校来源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教师工作价值观是一个多维的心理结构,利他奉献是当代教师重要的工作价值取向,但教师工作价值观也受相关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603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其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检验组织认同在组织支持感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教师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诸变量之间相关显著;2.教师组织认同在组织支持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教师组织支持感对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其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整群随机抽取我国1 171名普通中小学教师,采用自编教师职业幸福感和修编的教师工作投入问卷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投入及各因子与职业幸福感及各因子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工作投入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职业幸福感水平,具有正向预测力,其中行为卷入因子对教师职业幸福感预测力最大。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教学专业能力,增强教学效能感;客观、多元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充分肯定教师工作投入,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教研工作;健全完善法律制度,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风气,培养工作热情,激发教学激情。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初步揭示高职教师胜任特征、组织公民行为、任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指出高职教师创新能力可以预测教师的任务绩效,教师的成就取向可以预测其尽职、谦恭和公德三种组织公民行为,学习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能激发教师利他、尽职、公德和谦恭正面行为,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723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回归预测情况。结果表明:教师工作压力与其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呈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中的工作负荷、学校组织氛围、角色控制等维度对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学校组织氛围因素对职业倦怠中的非人性化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待遇和社会地位对个人成就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必须关注教师,帮助他们消除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中的工作资源分问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79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查,基于职业心理健康的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探讨教师工作资源的分类,并考察不同类别的工作资源对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同事支持和硬件条件等工作资源,能够正向预测工作投入,但对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称为"激励型资源";(2)自主控制和工作意义等工作资源,既能够负向预测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又能够正向预测工作投入,可称为"成长型资源";(3)工作回报等工作资源,能够负向预测情绪衰竭,但对工作投入和非人性化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称为"保健型资源"。据此,在教师激励过程中,应大力挖掘成长型资源,有效开发激励型资源,合理利用保健型资源。  相似文献   

12.
已有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未能明确工作不安全感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以组织支持感作为调节变量,并基于多维度的工作不安全感视角来对工作不安全感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进行权变性考察。运用调节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对所收集到的787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工作丧失不安全感、过度竞争不安全感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薪酬晋升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则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此外,在过度竞争不安全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消极联系间,组织支持感起到了正向调节的作用,但在薪酬晋升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不安全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积极联系间,组织支持感均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综合社会交换理论、理性选择理论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理论对以上结果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664名大学教师采用自编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探讨了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现状特点。结果表明:本研究自编的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量表达到心理测量学上所认可的信度和效度,它包括三个维度:热爱学校、帮助同事和自我发展。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在年龄和职称上有显著的差异,年龄越大,组织公民行为越多,但在50岁后开始下降;在职称上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初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大学教师的组织认同公民行为得分要高于中级职称的大学教师。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编教师课程价值取向调查问卷,考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课程价值取向在性别、学历、区位等纬度上的差异状况.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中小学英语教师对生态整合取向的认同度最高,但也不排斥其他五种取向,表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课程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性别、学历、区位等影响源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课程价值取向.为使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能够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中的各种课程价值问题,发展自己的课程观,应以课程设计为抓手涵养课程价值多元共生、以课培训为保障构筑教师个体课程价值观、以教师共同体为平台实现课程价值互动共享.  相似文献   

15.
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一般从“前因”和“后果”两个方面,“前因”是指这个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后果”是指这个行为可以给组织带来什么影响。本文关注的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产生.主要分析工作态度变量和组织特征变量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现状,采用《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问卷对安徽省202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在情绪劳动的表面行为、主动深度行为、被动深度行为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有差异;个体因素中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专业对情绪劳动策略有显著影响;工作因素中的所教学科、收入水平、从教原因、是否参加过培训对情绪劳动策略有显著影响。说明中小学教师使用被动深度行为策略最多,其次是主动深度行为策略,最少是表面行为策略;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受个体和工作中的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调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价值观、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探讨了工作价值观对工作投入的作用机制。通过研究发现:(1)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价值观、工作投入及社会支持在年龄、性别和月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2)教师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投入和社会支持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3)社会支持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价值观与工作投入的显著关系起完全中介解释作用。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工作投入理论,为深入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以了解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其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教师对薪资水平最不满意;(2)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呈现显著差异;(3)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其组织承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对其组织承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教师工作投入问卷》、《教师组织承诺问卷》、《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对481名初中教师进行调查,探讨初中教师心理资本、组织承诺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并考查初中教师的组织承诺在其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 关系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组织承诺与工作投入两两显著正相关;组织承诺在初中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之间回归效应显著,为二者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值为0.272.  相似文献   

20.
以573名幼儿园教师为被试,对《幼儿园组织气氛描述问卷》进行修订,并考察幼儿园组织气氛的特点、类型及其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结果显示,(1)修订后的《幼儿园组织气氛描述问卷》具有稳定的6维度结构及良好的信效度。(2)与民办园相比,公办园在园长支持行为、园长限制行为和教师敬业行为3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较高,在园长监督行为上的得分显著较低;组织气氛的6个维度在园所级类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幼儿园组织气氛以投入型和封闭型为主。(4)回归分析发现,控制办园类型和园所级类等变量后,园长支持行为、教师敬业行为显著正向预测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疏离行为显著负向预测教师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