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师生交往阻隔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阻隔的生成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其次寻找出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阻隔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阻隔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情感目标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是对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体验、升华的全部内容的追求。情感目标缺失的原因有:教师言语的“本论”;师生交往的阻隔;情感的目的性价值的忽视;非日常交往形式的增加情感目标的重建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着手,在理论上要突出情感的目的性价值。转变传统的教师权威观念:在实践中教师要具有关怀意识,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情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经常出现交往不畅、关系紧张的现象,不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影响师生交往的阻隔因素有师生关系的本质、师生交往目的、教学方法的选用、沟通交流方式以及师生人格特征等方面。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要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来实现,分析这些阻隔因素,对于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交往具有极大裨益。  相似文献   

4.
操行评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操行评语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受到无形阻隔,使评语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其中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教育者本身的原因。教育者应顺应当代社会关系及师生关系的转变,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从控制、改造学生转变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上来。撰写操行评语应考虑其对话性、随机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一、课堂交际中的师生阻隔现象 师生阻隔就是师生间的隔膜或差距等师生间难以融合的现象。课堂交际中的师生阻隔现象可分为:(1)空间阻隔,即空间上的差距。在课堂中,这种阻隔最明显的界线是讲台,它将师生分离成两个截然有别且难以逾越的世界,各自被“封闭”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活动。教室前部分是教师的“版图”,后部分则是学生的“领地”。教师以“版图”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自己“领地”内听课、学习,讲台这一界线所散发出的无形约束力则要求学生必须服从教师,  相似文献   

6.
非言语交流与课堂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言语交流与课堂教学谭晓玉华东师大教育系一、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言语和非言语协调统一的交流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既重视言语交流,又重视非言语交流。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教学中的言语交流,忽视非言语交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课堂就是一...  相似文献   

7.
追求有效的课堂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交流是学生课堂学习、交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交流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但观察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和交流.学生常常是在没有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条件下,被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学生的情感和内在的思维没有真正地被激活,师生之间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导致课堂交流形式化和表面化.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通过都与学的活动进行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会产生情感的互动和思维的互动。应当注意并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上的这种互动性,以实现师生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学峰 《宁夏教育》2012,(11):50-50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在师生合作中,教师臆处于主导地位。作为教师,如何掌握师生之间交流的主动权?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四点做起。  相似文献   

10.
李英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21-122
本文通过对师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性、实现途径和方式进行了分析,阐明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课堂,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课堂教学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和倾注教师感情投入的主要途径,改善师生交往状态,实行多维多向交往,由专制型、放任型向民主型的转变是实现主体性教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教学手段上看,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对课堂教学特别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构学生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12.
The notion of context 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pragmatics because it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meaning ofan utterance.In a sense,contextual features determine orinfluence the interpretation of utterances.This makes itvery significant to study contextual features and how tocreate context.The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of languagein a special context can develop learners' competence injudging whether the linguistic forms are appropriate ornotand help learner master this forms and their meanin…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how ‘teaching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is connected to school culture. In the age of accountability, the outcome focus force to the forefront, a ‘blame game’ which either blames students’ achievements on the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ion, or the students and their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We argue that to succeed wi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dependent on the school culture more than the single teacher or the students’ backgrounds. School culture is understood as attitudes, communication, student focus and engagement. Teaching communication in this paper is studied a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alk about subject matter in whole-class teaching. We explore how different school cultures give students different opportunities to experience meaning from teaching communication. The perspective on meaning is derived from Bildung-centred didactics. By using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case method in Norwegian Lower Secondary schools, we find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ing communication’ typical for different school cultures: ‘Dialogic teaching communication’, ‘storytelling teaching communication’ and ‘reproducing teaching communication’. The school culture with the ‘dialogic’ variant is characterized by trust and reciprocity, making students’ experiencing meaning a possibility.  相似文献   

14.
教学暗示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功能,它普遍存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由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几大部分构成,各部分都能运用多种暗示方法有效实施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巧妙而灵活地运用教学暗示有助于: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增强学生表达的勇气。  相似文献   

15.
问题导学法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而出现并且得到教师广泛关注和应用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应用这种模式,不仅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化,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成长。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强调问题的设计,通过师生有效沟通以及课堂的回顾总结,使这一模式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应用,同时给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卢敏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5):63-64,68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事业。作为学校日常教育活动最基本构成的课堂教学,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试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梳理为两个层次,即语言交流层次和教育智慧体验开发层次,提出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育人价值实现的策略,并结合实践进行了实证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阶段,有效教学这一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逐步渗透,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必须加深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制定更加具备有效性、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改善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文章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希望能够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育思想及模式应作与时俱进的改革,应由注重语言形式教学转向掌握语言形式和培养交流能力并重。本课题旨在探讨运用到课堂是实现任务学习法教学的目的的唯一正确途径,切入此途径是教师角色的转换。“Quiz Game”的课堂组织形式是进入竞赛式活动型互动交际课堂的具体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李琳 《教育教学论坛》2020,(14):381-382
智慧教室是一种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建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空间,智慧教室作为智能化教学环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高中生学习兴趣,打造出高效课堂,提高了教学质量。文章主要介绍了智慧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相似文献   

20.
史积银 《天津教育》2021,(11):110-112
新的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够单纯地依赖记忆来完成学习任务,必须经过动手实践活动、自主探索活动、合作交流活动等方式,获取数学知识。那么在这个思想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科学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