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建华先生的新著《语性理论与文学翻译----高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详实的资料多角度、全方位地建构了我国资深翻译家高健的翻译理论。语性理论正是高健长期从事翻译实践的理论升华,成为他指导翻译实践的一般原则和策略。只有尽可能地摸准、吃透和发挥源语和译语的语言个性,才能寻求双方语性的最佳融合点和结合形式,达到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翻译究竟要不要"忠实"?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然而,翻译除了忠实于原文之外,还得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关注目的语文化环境等后现代翻译理论所涉及的热点话题。通过以翻译目的为调节器,对忠实原文、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及目的语文化环境进行协调,可使忠实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3.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研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但是由于标准的规定会因为不同的思想体系而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翻译理论和体系必将具有其各自不同的标准。语性理论既然是一个以“译语”为中心的理论,它关注的重点势必在译语的落实上,即在兼顾源语语性的基础上,考虑如何通过有效的协调,充分利用、调动、挖掘与发挥译语语性之特点与优势,继而使译文足堪与其原作相媲美。因此,语性理论致思下的翻译标准可名之日:“圆融说”。“圆融”既为文学翻译的标准,又是文学翻译的艺术追求,这是一个多维度、多关系、多层面、多功能,既带统一性、笼统性而又带分散性、具体性的复合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4.
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文化转换"与"交际互动",是一种以目的语功能为导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应用翻译实践中,该理论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译者可根据文本功能和交际目的选取信息、选择翻译策略,并根据的语文化情景重构译文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人们都有意或无意地在使用委婉语,使交际顺利、愉快地进行。本文以英语委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语用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提出了英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珊珊 《现代语文》2013,(6):141-143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一直受传统的经典范畴观影响,翻译理论中盛行着无数的二元对立观。认知语言学中原型理论则与之相反,它反对范畴认知的二元对立模式,强调范畴的原型性和范畴边界的模糊性。本文从原型理论出发,探讨原型理论与翻译的关系,并以商务英语隐喻语块为基础,提出范畴性翻译、模糊性翻译两种翻译策略,以期构建源语和译语读者都认同的翻译原型。  相似文献   

7.
公示语对社会行为的规范、人际关系的调节与生产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分为指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和强制性公示语。立足于汉语公示语的英译现状,遵循交际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  相似文献   

8.
覃世菊 《考试周刊》2011,(31):23-25
公示语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现在在我国部分城市的公示语中,由于没有正确把握公示语的翻译原则,出现了信息偏差、信息错误和信息交际障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通过对翻译标准及问题公示语翻译实例,分析在我国部分公示语的翻译问题,提出公示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符号学来探讨翻译对等这一问题。由符号的三种存在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之间的关系;并在符号学的大前提下提出了几种具体的翻译对等模式以及达到对等的步骤。强调符号的生命在于发展,因而对等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10.
汉英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交际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及其翻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英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包括广泛使用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词,严禁使用生僻词汇,文字与标志组合,应用祈使句,注重规范性和标准性。根据公示语的语言特点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公示语翻译可采用四种交际翻译策略即文化习惯策略、语境分析策略、通俗易懂策略和简洁明了策略,以期得到准确无误的公示语,提高公示语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社会性。社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网络英语是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它具有时代特色。本文利用语域理论,从语场、语旨、语式角度分析了网络英语的特点,指出了语域分析对网络英语理解及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吴文梅 《考试周刊》2008,(17):77-78
委婉语作为一种协调人际关系的表达手段,在语言中的使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一次交际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委婉语的使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委婉语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3.
胡丽艳 《考试周刊》2013,(20):24-26
相对于传统的等值理论来说,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冲破了原文的束缚,提高了译者与读者的地位。根据这一翻译理论,可从语内因素、语外因素与文本类型三方面例证与得出评估企业外宣的翻译质量的三大标准:准确通顺、顺应译入语文化、宣传语气充分。还可从四种翻译问题:语用类翻译、文化类翻译、语言类翻译、文本特有翻译着眼,评价企业外宣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4.
深度翻译是源于文化人类学的一种注重细节阐释、保留他族文化特征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与史料翻译在构建源语文化语境、传递异质文化特征方面有着相同之处.本文结合桂林抗战文化城国际友人援华史料的英译实践,探讨在史料翻译中如何应用深度翻译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弗密尔的目的性理论认为目的决定翻译手段,翻译的最高法则是目的法则,源文只是一种信息源,不再对翻译起决定作用。目的性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广告语言是所处的特定文化的产物。国际广告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广告由于其明确的商业目的,这也决定了受众、目的语文化的根本地位和作用,也决定了翻译的过程。源语篇只为广告翻译提供信息和内容,它不再是翻译决策的首要根本依据和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任何企业都希望其品牌译文在目的语市场中能够被消费者接受,从翻译的角度上说,就是译文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实现交际功能。传统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及对等翻译理论强调原文信息及形式的传递而非翻译目标语文化语境中的功能。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文本的功能,它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有目的性,翻译的目的就是在目标语语境中实现文本的交际功能。从这一点上看,功能翻译理论适用于品牌翻译。  相似文献   

17.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转换,一种交际互动,一种以目的语功能为导向的跨文化活动.本文从探讨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出发,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与外经贸信函的翻译结合起来,通过实例分析了德国功能派理论指导下的外经贸信函翻译策略,探讨了该理论在外经贸信函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西方具有较大影响的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在形式、意义及风格上的最切近的对等。翻译也是一种转换。转换是实现翻译对等目的的主要手段。没有对等,就不是翻译。没有转换,就很难实现对等。对等理论是转换翻译法的理论依据,而转换翻译法是动态对等理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用乙语言来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是翻译。翻译研究关注的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对原文意义的重构。而对于译者来说,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得源语和目标语在表达意义、思想方向、情感功能、写作风格等各方面尽可能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博士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着重强调源语与目标语的吻合度和相似性,对翻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可以来评析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汉译本《话语与译者》第五章的失误之处,从而得出结论: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可以用于指导理论专著翻译实践,并且可以用于检验译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20.
公示语翻译研究:理论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翻译理论研究日渐深入。但由于对公示语本质属性认识不足,加之未能对当前运用的理论模式加以调整,致使对公示语翻译的理论阐释力不足。公示语是一种高度依赖语境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译者、研究者均应充分把握语境、文化、角色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