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板块一词语归类学习,语境解读词义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2课——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为什么而读书?生:中华之崛起。师:这里的“之”相当于“的”,就是“中华的崛起”。看这个“崛”字,山字旁,本来的意思是“山从平地上高出来、凸起来”。这里是说“中华之崛起”,中国怎么样才叫“崛起”?  相似文献   

2.
(以下撷取的是进行词语教学的一些片段)师:你知道“拮据”是什么意思吗?生:经济情况不好。师:这是字典里的解释,光看字典的解释还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拮据这个词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投影句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很拮据。”教师范读句子。)师:你觉得他们家怎么样?生:很困难,很穷。师:困难到什么程度呀?读读这句话再说一说。生: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他们的生活。师:维持几个人的生活?生:六个人。师:这就叫做—(生:生活困难。)我们从字典中查到词语的意思后,应该把——语的意思放到课文中去…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深明此道,教学中他总是让学生掌握学法。以字词教学为例,他绝不满足于使学生懂得一字一词的意思,而是让学生从读中“悟”出理解词义的方法。现撷取于老师《惊弓之鸟》教学片断,略作评析。师:读书还要边读边想,要想想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内容。怎样理解词语呢?主要的办法是联系上下文。(板书:联系上下文)评:说之不足,补之以写,向学生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下面学习的重点,需要务必注意。师:有些词语的意思课文中就有,只要认真去读,…  相似文献   

4.
有位老师讲到小语第四册“归类识字(二)5”中“简单——详细”一组反义词时,先从“详细”一词中分出生字“详”进行教学,再讲“详细”的意思,一切都按备课笔记上的内容顺利进行着。刚要转入另一组反义词教学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发言说:“老师,简单的反义词是复杂,这是上学期我们学的,这一课怎么又说简单的反义词是详细呢?”  相似文献   

5.
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基础,不少课文后面安排了“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的练习题。如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2课《“你们想错了”》课后第二题: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带点的词语。 “‘哼!不要做出这种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方志敏淡淡地说。” 类似这样的句子,其意思本身就较明白,怎么还要求理解它的意思呢?究竟怎样理解?怎样表达? 一、让学生明确句义和含义的异同。句子的意思,就是指句子表面的意思,如同词语的本义;句子的含义,就是指蕴含在句子里面,没有说出来的思想,没有说出来的感情,如同词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如“方志敏淡淡地说”的表面意思是:方志敏很自然、很平淡地和敌人讲道理。  相似文献   

6.
小朋友快来看哟,小猪要为大家展示一些有趣的词语喽!请你瞪(dèn$)大双眼,开动脑筋想一想,下面这几个词语有什么共同特(tè)点?图画寒冷奔(bēn)跑思想冲撞(zhuàn#)土地怎么样,你发现以上这些词语的小秘密了吗?原来它们是“双胞胎”小猪点拨台:我们先来瞧瞧吧:“图画”中“图”和“画”的意思是一样的;“寒冷”中“寒”就是“冷”;“奔跑”中“奔”也就是“跑”……哦,原来组成这些词语的每两个字,竟然都是意思一样的“双胞(bāo)胎(tāi)”呀,而且词语本身的意(yì)义(yì)并没有改变。真好玩!下面,请你查查字典,看看“思想”、“冲撞”、…  相似文献   

7.
“说道”和“说到”是两个读音虽然相同,意义却大不相同的词语。“说道”中的“说”和“道”都是“说”的意思,是个同义复词,意思就是“说”;而“说到”,严格地说则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是“说”和“到”的组合,意思是指把话讲到了什么地步或当话讲到什么内容的时候,说话内容后面往往要跟上“的时候”之类表示时间的词语。但是,正因为它...  相似文献   

8.
一、是“关联词”,还是“关联词语”?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中,在讲复句里分句间的关系时,有的地方用“关联词”,有的地方用“关联词语”,提法不一致。例如:《相关·相承·相反》中说:这样的复句,分句间用逗号或分号:可以不用什么关联词语,也可以用“…,但(是)…”、“虽然…,但是…”联结起来。(第五册27页)  相似文献   

9.
笑逐颜开     
语文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做词语填空练习,有些同学将“笑逐颜开”的“颜”字写成“眼”,变成了“笑逐眼开”。李老师在讲评时风趣地说:“笑得使眼睛睁开了,难道悲伤会使眼睛闭上吗?”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位同学说:“应该写成‘颜’,意思是脸面。”李老师便问大家:“刚才你们笑时,脸面的样子是不是展开的?”这么一来,同学们都无言以对了。李老师接着说:“仔细想想也难怪大家,写错的原因除了将‘颜’(y1n)和‘眼’(y2n)的读音混淆外,主要是这些同学对这个词语的意义一知半解,不知道什么是‘颜’?为什么说‘开’?有本成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  相似文献   

10.
日上三竿。王老师汗涔涔地从家里赶来学校,上课铃就响了。他只好苍促应战。解释词语时,学生阿宝指着书本问:“这个‘但是’怎么解释?”王老师听了一楞,连忙翻教案,教案没拿来;匆匆找字典,一时找不到;只好支吾其词:“但是,就是这么一转。对,转弯的意思。”还把“转弯”两字说得重  相似文献   

11.
“变文”就是“文不同,互相通”(孔颖达《书·尧典》注),“变词以成文”(王筠《说文句读》),也即是将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分置在语位相同的句子中来表达。古诗文中“变文”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是同义选用如: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捅蛇者说》)“殚”、“竭”变文,都是竭尽、用完之意思。  相似文献   

12.
【案例】理解“浩浩荡荡”。师:“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一句中,除了说水势浩大,还点出了水流的什么特点?生:流向东海。师:也就是说,水有明确的……生:目标。师:对。再看看,“流向东海”(重读“流”)还告诉了我们什么?生:是流动着的。师:对,是运动着的。现在谁来说说“浩浩荡荡”什么意思?生:“浩浩荡荡”的意思是形容气势浩大地奔向一个目标。生:“浩浩荡荡”的意思是形容气势磅礴地向一个目标前进。【感悟】形象性、具体化是小学生思维的一大特点,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或意思比较抽象的词语时,常常会出现浅表…  相似文献   

13.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第一教时。(指导学生朗读词语)师: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理解了哪些新词呢?生:我理解了“敬重”一词,意思是恭敬尊重。师:那读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后羿。生:我理解了“奸诈”一词,意思是虚伪、狡诈。师:你读这个词想到了谁呢?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贪婪“一词,意思是不知满足。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接济“一词,意思是从物质上支援。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嫦娥。师: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这些词语适当归一下类吗?生:“敬重”是与后羿有关的,“接济”…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断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9课《推敲》。师:同学们,有一个词语老师一直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被它搞得吃不好、睡不宁的,能不能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一下?生:(急不可待地)快点说,哪个词?师:这个词就是——“郊寒岛瘦”。(板书:郊寒岛瘦)生:老师,我知道:“郊”是孟郊,他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师:你读过他的诗吗?生:我学过他的《游子吟》。师:能背给老师听一下吗?生:(不约而同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师:还读过他别的诗吗?(无人应答)老师记得他还写过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生:(接)“春风得意马蹄疾,…  相似文献   

15.
一次,Tom和小张闲聊,忽然Tom一本正经地问小张:“What'stheappleofyoureyes?”小张感觉摸不着头脑——难道是问“我眼里的苹果”?什么意思啊?启示:很多同学都熟悉apple的一个中文意思——“苹果”,但是却不知道它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眼睛里的瞳孔”,既然是重要的灵魂之窗,当然应该被好好  相似文献   

16.
词语作为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词语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词语教学与传统词语教学相比,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呢?新课程背景下的词语教学应强调“三重”,即重感悟、重经验、重积累。下面结合《黄鹤楼送别》(苏教版语文第九册)中的几个词语教学片断来谈。重感悟教学片断:饯行师“:饯行”是什么意思?生“:饯行”和“送行”的意思差不多。师:差不多说明还是有差别的。差别就在于这个“饯”字上,看看它的偏旁,猜一猜,怎样送行是“饯行”。生:应该是和吃有关…  相似文献   

17.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怎样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呢?一、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概括性。一些词语的意义往往在课文中已表达出来了。因此,理解这些词语,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文字去理解。如《说勤奋》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生物学家童第周刻苦学习的文字:“第…  相似文献   

18.
当代流行三个词语,即“下乡”“下海”和“下岗”。它们是什么意思呢?“下乡”:到农村去。(《现代汉语词典》)“乡”是“下”的目的地。“下海”:①到海中去;②(渔民)到海上(捕鱼);③指业余戏曲演员成为职业演员;④旧指从事某些行业(如娼妓、舞女等);  相似文献   

19.
师:8个词语构成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能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生踊跃举手)生1:我来说“春回大地”。春回大地就是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师:很好。你……生2:我有不同的意见。(正当教师要表扬生1时,另一名学生举手。)师:噢?那你来说说。(满脸欣喜,语气鼓励)生2:“春回大地”就是小燕子回来了,柳树发芽了,桃花也开了。师:两种不同的说法。小朋友,你们更喜欢哪一种?生3:我喜欢生2说的,因为他说的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差不多。生4:我也是。生2说的让大家一听就感觉春天回来了。师:那小朋友们还想再来说说“春回大地”吗?(…  相似文献   

20.
《祖国多么广大》(第二册)一课共有四句话,其中最后一句“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既是本课的重点句子,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以下教学片断可供借鉴。 师:谁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 生:祖国就是“国家”的意思。 师:那美国、英国是不是我们的祖国?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国家。 师:不是。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国家。(因势利导提示)所以说“祖国”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