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意识也可称作质疑精神,它要求记者围绕新闻事实不断发问。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长于疑,善于问,是记者提升新闻采写水平不可或缺的素质要求。那么在新闻报道中问题意识究竟该怎么运用呢?用于挖掘新闻价值,丰富报道的信息量。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而不同记者有可能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有不同程度的展现。运用问题意识有助于充分挖掘新闻价值,可提问如下:这一新闻事实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引人关注之处?为什么会这样?其意义是什么?请看下面这则报道:我国将出现…  相似文献   

2.
我们人类是信息动物吗?我们对信息的需求有没有极限?我们为什么需要信息?信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信息发展到现在,它本身发生了哪些变化?信息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是什么?信息和新闻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3.
新闻选材ABC     
究竟什么才是新闻好素材,如何选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新闻的指导性?什么是新闻的可读性?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怎样寻求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统一?以上这些论点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在新闻实践中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注意。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后,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做一点探讨或许不无裨益。什么是新闻的指导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建明在《宏观新闻学》一书中这样论述:凡重要新闻都有指导性,这是指有关人们日常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新闻,对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社会需求,广播新闻应该怎样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一、明确广播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快,更快 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新闻策划越来越受到新闻界以至社会各界的关注。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闻策划?当前它为什么这样受到人们的青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使用它?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社会需求,广播新闻应该怎样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一、明确广播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快,更快   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究竟是什么?   ……  相似文献   

8.
新闻定义虽然“五花八门”,但在表述新闻的本质和特性时,几乎每个定义都着意强调一个“新”字。然而,新闻之新究竟有哪些内涵?新闻之新的本质规定究竟是什么?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有进一步细加推敲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记者何为     
李鹏 《青年记者》2004,(10):1-1
不知不觉.做新闻工作已经十个春秋了.从初始的好奇,懵懂到今天的责任,惶恐.从早先的实习生到现在的编导.一直思考这样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新闻的本原?新闻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记?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究竟是什么?怎么给它定义?我理解,新闻摄影是“现在进行时”的新闻事实的现场形象截取。这里的重点在“现在进行时”上。这个概念是从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南振中对新闻摄影的定义演  相似文献   

11.
在初学写作的业余通讯员队伍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通讯员尽管写了不少稿子,但利用率低,上头版头条文章尤少,大部分文章是“小报、小事、小块”。原因在哪里呢?想来想去,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沒有自觉的宏观意识,是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尤其是提高稿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什么是宏观意识? 什么是宏观意识呢?我理解,就是指捕捉宏观信息的自觉性,即把握大局的能力。社会现象是五彩缤纷的,每天为人们传递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横的方面看,  相似文献   

12.
在外采访,在家编稿,向通讯员约稿,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从什么角度采写新闻?用什么标准选择稿件?这就是我们经常思考的新闻选择问题。那么,报纸究竟用什么标准来选择新闻稿件呢?在实践中我们把它归纳为:量价值、选角度、提问题、找由头。概括地说就是新闻选择的四把尺子。  相似文献   

13.
黄振声 《传媒》2000,(2):32-34
新闻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许多人没有真正弄明白。因为没解决这一基本问题,从事新闻工作就难免抓瞎——选题、采访、写作、编辑中的偏误时有发生。这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新闻准确定义,即“新闻究竟是什么?”这是新闻之宗、新闻之纲,是一把“总尺”,是一杆“大秤”。  相似文献   

14.
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根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关键,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是基础,三者有机统一,密不可分. 那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究竟包含哪些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论点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还要不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队伍、指导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主持人节目的理论研究中,主持人的主持意识愈来愈引起广泛的重视。在广播电视系统各级各类主持人节目评选活动中,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意识如何,是否鲜明准确,是评委们进行评判、选优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主持意识?主持意识的作用是什么?主持意识如何作用于受众?有些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意识薄弱原因在哪里?如何增强主持意识?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发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的界定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当下的新闻传播领域,民生新闻正变得炙手可热。但民生新闻的许多问题迄今为止并未达成共识。其中,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分类学上的社会新闻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笔者以为,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民生新闻究竟能否构成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这类核心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生新闻实践的走向与发展。民生新闻究竟如何界定要弄清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究竟什么是民生新闻。众所周知,在我国,“民生”这个词的产生与使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如《左传》里就有“民生在勤,勤则…  相似文献   

17.
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新闻策划”?进而解决究竟该如何“策划”新闻活动的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就从新闻采编策划的缘起谈起,讲讲它的定义、主体及原则。  相似文献   

18.
要谈及新闻文化之哲学意义,首先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新闻文化?这是我们要讨论的前提.我想我们可以分别定义"新闻"与"文化",然后从两者的共通之处为新闻文化拟以定义.  相似文献   

19.
做好新闻工作,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这是每一位新闻记者的共同心愿。要把美好的主观愿望变成现实,记者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意识。什么是记者的前瞻意识?记者的前瞻意识,特别是经济节目记者的前瞻意识对做好节目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经济节目记者的前瞻意识又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与信息     
一位通讯员来信询问:怎样写好“信息新闻”?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我想,“信息新闻”如果是新闻家族的一员,它的兄弟之中必有“非信息新闻”。那么,没有信息的“新闻”是否也能叫做新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新闻,新闻和信息究竟是什么关系。书本上关于什么是信息的说法,不下数十种。从许多说法中可以看出,信息的含义是极为广泛的。不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信息。你听见雷鸣知道天要下雨;你看见亮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