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物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阐释物质概念是对马克思物质观的本真还原。物质概念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实践性,即物质被遮蔽的社会实践活动;历史性,即物质要经历总体的历史发展过程;现实性,即深入物质背后的社会关系来观照物质本身;批判性,即体现在对物质本身和资本逻辑下的物质关系和社会性质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物质得电子的能力为氧化性,物质失电子的能力为还原性。要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就要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入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从多个途径进行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教材中物质的分类这节内容可以看出,有关物质分类的标准并不难掌握,从课后的习题可以看出,有关物质分类的试题并不难做对.所以只要掌握好物质分类的标准,就可以认清物质的归类,就能很好地去做相关的试题.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学习《哲学常识》 ,接触到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是物质 ,接受到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原理是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我们生存的世界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 ,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 ,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 ,展现出物质世界的丰富性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马克思、恩格斯时代 ,人们只认识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实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一段话 ,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那个年代 ,人们只认识物质的第一种存在形态———实物 ,因而把物质与实物相等同 ,…  相似文献   

5.
李院生 《考试周刊》2011,(5):183-184
"人教版"化学2的主题1是物质结构基础,涉及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本文分别从原子之间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角度综述了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利于学生从原子、分子水平上初步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一、鉴别 鉴别是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而将物质区分开来.我们既可以从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密度等物质的物理特性,也可以从物质的化学特性来鉴别有机物. 鉴别几种不同物质,可分为只用一种试剂、不用试剂、提供多种试剂等鉴别.  相似文献   

7.
物质的变化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又是考查的热点,解这类题应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从宏观上看,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改变的只是微粒间的间隔或排列方式,  相似文献   

8.
物质沸点高低是由构成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大小决定的。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包括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和各种化学键。以下拟从这两方面谈几点比较物质沸点高低的方法。 一、从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小比较物质沸点高低 1.氢键法。因为氢键作用力>范德华力,所以由氢键构成的物质沸点高于由范德华力构成的物质。如:乙醇>氯乙烷。 HF>HI>HBr>HCl。  相似文献   

9.
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对物质有依存性;意识不同于物质,又能反作用于物质,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动性;现代科学技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不断实证着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又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元素与粒子这部分知识,是学习、研究具体的物质性质与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立了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要求学生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化学是在原子、分子、超分子、离子等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从不同层面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  相似文献   

12.
“物质概念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大家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来思考,以便较准确地理解它。第一,要明确‘客观实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它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课本在这里提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的问题。而课本在第63页中又指出:“物质的运动表明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这个观点。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在这里又提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的问题。教师只有讲清“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的区别,学生才能正确把握物质的概念。笔者认为,应该帮助学生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3.
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物质结构有无限层次。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来看,层次都是无限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的统一。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人类的认识史上,贯穿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自然科学每发现物质构造的一个层次,总会有人说这个层次是最基本的,到此为止,不能再分。这种形而上学观点是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认识化学物质种类多样及其原因。 2.能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共同点对物质进行分类和辨别。 3.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多样的,多样性的物质存在共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本模块的学习,理解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物质观分为科学物质观和哲学物质观两种形态。近代科学物质观分为原子论和以太论两大派别 ,近代哲学物质观主要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物质与时空等方面进行论述。现代科学物质观在物质可分性、物质与时空、物质的自组织特性与真空的物质性等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哲学物质观可分为实践论物质观、有机论物质观与整体论物质观。近代物质观具有明显的预设主义特点 ,而现代物质观具有一定的相对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自然科学的物质形态结构理论不能作为物质概念以及物质的属性、物质的存在形式不等同于物质这两个问题出发,说明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从一切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而又寓于一切事物之中,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物质是不生不灭的,而物质形态结构和具体性质是多样的,可变的.  相似文献   

18.
赵文华 《教师》2010,(28):110-110
从初中物理新标准来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用规律的自然科学,必须从以下几点来考虑才能完成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化学知识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定律,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其概念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要在实际题目中能对质量守恒定律运用自如,必须对这一概念有深刻的理解。 从宏观角度理解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改变(即有新物质生成);而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始终不变。 从微观角度理解 在化学反应前后,分  相似文献   

20.
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入手,用“经典”计算法探讨物质的抗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