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叩/问/心/灵     
那一天,在学校的报告厅,聆听"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先生"回到基础看基础教育"的讲座.凝神听,也不断叩问自己的心灵…… 是否保卫了童年的美好?  相似文献   

2.
聆听了周弘的讲座,我联想到许多场景:父母投入全部心血关爱着自己的孩子,可孩子却不领情,为一点小事就要离家出走,更有甚者闹自杀。好像自己在为父母活着;教师兢兢业业教育自己的学生,学生却很反感,不是厌学,就是和老师顶撞……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们的爱为什么如此失败?  相似文献   

3.
五年前,在长沙聆听了南怀瑾先生的讲座,第一次听说“国学”这个词语。模糊地理解:国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学。最近我才比较确切地了解它的内涵。前段时间,网络上开展评选“中国十大国学大师”活动。王国维位列第一。到底什么是国学呢?我从网上搜索才明确:所谓国学就是指以释道儒三家伦理、道德、哲学等学说为主干、以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饮食民俗礼仪等为枝叶的传统的文化体系。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芳魂不散     
去北京讲座。当我说起自己是朱自清先生的“再传弟子”时,我发现会场中部有一些骚动。我笑着说:“朱自清先生带的最后一名研究生是萧望卿先生,而萧望卿先生是我的亲老师——我没有攀高附贵之嫌吧?还有,列位,  相似文献   

5.
聆听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讲座,当时为之一振:“还有不用老师讲的课堂?”当我拿到《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时,如沐春风,第一次阅读,竟然一口气读了50页,之后爱不释手。书中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成长在前,成绩在后。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有25年教龄的历史老师,能参加这次“国培”我非常高兴,聆听讲座,课堂观摩,讨论交流,展示课例,获益颇丰,这次“国培”真不愧我教学路上的加油站。25年的教学长路,免不了生出些许职业倦怠,对许多问题的思考不免流于浅表,对自己的职业责任也会生出些倦怠情绪,我也曾反复问过自己:我好好履行一位历史老师的职责了吗?我的教学是否贴近了学生的现实?我误人子弟了吗?  相似文献   

7.
我在国内上过中学,后来随母亲移民到加拿大的温哥华。我注意到国内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与加拿大有很大不同,前者偏重于学习、观光游玩享乐,后者偏重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劳逸之中渗透教育。聆听讲座加拿大的学校或者社区经常举办各种讲座,一般人可以随意参加。听讲座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而且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我和母亲听过美国著名作家王伯庆和他的女儿应邀与“环球华报”共同举办的讲座。王伯庆在讲座中详细讲解了在西方教育体制下培养孩子的成功经验,他的孩子王可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王伯庆先生很注重孩子的学习,孩子小时每次考试,他…  相似文献   

8.
每每公开课 ,以我来压轴 ;次次交流会 ,以我打头阵。多年来 ,在自己所工作的区域内 ,无论是教学成绩 ,还是教学方法 ,均得到称赞。因此 ,堂而皇之被推举为“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对象”。到北京培训 ,聆听了专家、学者的讲座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才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 ,要改革就必须要“充电” ,要用新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 ,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创设我们今后工作的新局面。墨守成规 ,停止不前 ,不求思变 ,已不适合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 ,已不适合21世纪的教育对象 ,已不符合教育发展的新节拍。反思我们…  相似文献   

9.
生长在一个教育世家.我听得最多的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我见得最多的是长辈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关爱学生。而今长大后,我也成了“他们”。带着饱满的热情与美好憧憬我接手了自己的第一个班级.成为一名年轻教师。但是.当真正的工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才知道仅有热情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0.
行知先生,巍巍丰碑。我一直认为,先生与我有缘。先生也是一个乡村教师。为此他放弃了触手可及的高位厚薪,宁可遭风雨、奔波劳碌;先生也有美好的梦想,让所有人接受真正的教育,完善心智,学做真人,创造奇迹,为此他付出了一生。大爱陶子,大德陶子。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初识先生,是在先生诞辰90周年的1981年。在一所农村初中破旧不堪的宣传栏里,我看到不少先生的照片。还是初一学生的我依稀记得,人们在追思堪称“万世师表”的“人民教育家”。了解先生,是在读高中的时候。读到先生的《创造宣言》等篇章,眉飞色舞,神清气爽。多年以后,聆听不少专家…  相似文献   

11.
爱是诗     
几年前我在一次讲座里说,自己是“把工作和业余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当时听众们都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讲座后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把工作和爱好统一起来?我已经做到了吗?  相似文献   

12.
我有幸参加了2008年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这次以“演绎激情。本色语文”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在实施新课标的大环境下.标榜“本色语文”是不是不合时宜呢?一时让我困惑。通过聆听名家专家的讲座。目睹名师的风采。让我心头的疑云顿释。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中旬,《江苏教育》编辑部在张家港举办“苏派名师课堂展示暨苏派名师论坛”活动,特邀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主持。我上了一堂课.开了一个讲座,并作为论坛嘉宾参加了现场访谈。自我介绍之后.成先生问我:“回顾你的成长之路.你最想说的体会是什么?”我脱口而出:“糊里糊涂。”  相似文献   

14.
我有幸聆听了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组织的“国际幼儿美术教育研习班”的讲座。其中,日本富山大学副教授、儿童美术教育家竹井史先生的“造型艺术”讲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竹井先生用生活中常见的报纸、彩色纸和喝汽水用的吸管,带着大家一起制作出了妙趣横生的玩具。他使我们感悟到,只要有心,就可以利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玩具。成人在和孩子一起制作的过程中,既可以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又可以增进亲子感情,使亲子共同体验制作的快乐。正如竹井先生所说,我们总在抱怨可以给孩子制作玩具的…  相似文献   

15.
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长者,我非常有幸多次聆听他精彩的学术讲座.他在讲座中所表现出的渊博的学识、睿智的语言和高深的教育理论水平常常使我惊叹和折服!对于他的大作,凡我能够看到的,我都仔细拜读,他的这些文章给了我无穷的教盆.  相似文献   

16.
秦悦  蓝文婷 《世界教育信息》2014,(20):F0002-F0002
本刊讯2014年8月14日,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教育发展前沿系列讲座”在教育部2号办公楼512会议室开讲。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欧盟(英国)教育技术发展:政策、战略和实践”。特邀英国国家教育技术与标准中心高级研究员兼教育技术顾问、博尔顿大学袁莉博士主讲。中心主任助理刘学民、各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对教育技术感兴趣的部内外同行聆听了讲座。并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讲座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世界教育信息》杂志执行主编熊建辉博士主持。整场报告内容精彩。现场互动气氛热烈,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年前.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特级教师大讲台”暨“西湖之春”名师名课展示活动.聆听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吴斌先生的精彩讲座。在这次讲座中,吴先生举了一个教学案例,让我深有感触:几年前,吴先生参加了一次音乐教研会.分别有两位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生学唱一首约半分钟的少儿歌曲。  相似文献   

18.
郭明娟 《西藏教育》2012,(10):10-11
今年暑假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江苏省优秀教师送教进藏”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溧阳市外国语学校芮火才校长的精彩讲座,细细品味,对芮校长提出的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共鸣。作为一名多年在一线工作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下面就如何创建服务型学校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课堂(小学)》2014,(9):F0003-F0003
“我是一个男孩子,能不能帮我克隆一个妹妹呢?”“为什么我的眼皮一双一单7”“世界上真的有美人鱼吗?”“双胞胎究竟有哪些不一样々”……6月1日,第二澡堂杂志社的75名小记者走进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采访了著名科学家、生殖医学与医学遗传学家、“试管婴儿之母”卢光绣教授,聆听了卢教授等专家生动有趣的讲座和讲解,参观了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干细胞库、世界最大的人类冷冻精子库、国内第一个人类冷冻卵子库一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显微镜观察细胞等科学实验,开心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  相似文献   

20.
一“听课”一词不知出自何处,始于何时?我猜,可能是远古时代人们坐于下席聆听先生传道授业解惑之意。时至今日,“听课”多指学校内观摩他人课堂教学。随着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培养目标及受众对象的迥异。“听课”已非唯是耳朵之劳。而是眼耳鼻口心等各个感觉器官的“集结号”。宛若中医诊治时的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