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四队幼儿,人数相等,分别站在粉笔画的正方形的边上。每个队的幼儿都给编上号,如1、2、3……8号。游戏开始前,要试一试,看他们是否都记住了自己的编号。请一幼儿站在方块中间,他叫1至8号中的任何一号,如6号,那么,每队的6号都和对面队的6号交换位置。这时,方块中的幼儿就试图抓住他们(一个或几个),被抓住的就  相似文献   

2.
造时钟     
目的:练习快跑的动作;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准备:1~12数字卡片及时针、分针模型(图一)各两套;充当时钟面的板料两块(正方形或圆形均可),在每块“时钟面”的中心点及12个时钟数字的位置上,钉上小钉子(图二);场地布置见图三。玩法:幼儿分成两队,每队13人(人数多时可轮流玩),在起跑线后站立。裁判员发令后,第一个幼儿起跑到中间的桌子旁,在桌面上找到数字“1”,立刻跑到“时钟面”前挂上数字,再赶快往回跑到起跑线拍第二个幼儿的手后,自己排到队尾。第二个幼儿跑到桌子旁,找到数字“2”,立刻跑到“时钟面”  相似文献   

3.
小熊猫搬家目的:培养集体协作能力准备:场地布置(如图),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每队4——5人).每队设若干球(比人数略多) 方法:游戏开始,每队各人按分段站好,把球放在起点,由起点的小熊猫把球运到第二站,再由第二站的小熊猫运至下一站,看哪队先把球全部搬到新的家中大扫除(一) 目的:快速、灵敏的练习。准备:两个面积相同的场地:各场内堆置数相等的“垃圾”(布球、小  相似文献   

4.
玻璃球游戏     
幼儿游戏起点小桶玻璃球因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又带有亮丽的颜色,深受大多数孩子的喜爱。如果幼儿将玻璃球放入口中,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小小的玻璃球开展了各种游戏,既满足了孩子好玩的心理,同时又锻炼了幼儿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1.投掷玻璃球目的:发展幼儿目测能力、点数能力。准备:小桶2个,玻璃球若干(与幼儿数相等),1~10的数字卡,2套场地。(如图)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2队,每人握一粒玻璃球站到起点一侧。游戏开始后,每队幼儿依次站在起点上,向自队的小桶投掷玻璃球。一轮结束后,每队…  相似文献   

5.
我园是一所武警部队幼儿园,班里好多孩子来自军人家庭,因此孩子们对军人的生活有着很深的了解和兴趣。针对这一情况以及大班孩子竞赛意识浓、责任心较强的年龄特征,我在大班开展了“小小军训队”游戏。 我把幼儿分成四个小分队,每队由一名小队长管理(每队幼儿根据其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情况互相搭配),小队长由幼儿自己推举,我是军训队的大队长。每当做操或户外活动时就由各小队长带队进  相似文献   

6.
“探照灯”     
目的;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及动作的灵敏性。准备:大皮球一只。在地面画一个正方形,中央画一个圆圈,正方形四角画一小方形。玩法: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每人认定一个号数,分别站在四个角内。被选为“探照灯”的一名幼儿站在场地中央的圆圈内,脚边放一个球。当“探照灯”叫到某号数时,认定这一号数的四名幼儿必须互相交换位置。当他们进行交换时,“探照灯”设法在他们交换位置时,用球击中他们腰以下的部位。被击中的幼儿则成为新的“探照灯”。  相似文献   

7.
反观目前的科学教育活动,虽然教师能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但“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将自认为正确的答案或观点强加给幼儿,忽视客观事实和幼儿的主动建构。“一个正方形变成了几个长方形”在中班“铺路”活动中,教师让幼儿通过折、剪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变换图形,并贴在相应的“路洞”(用硬板纸做成)里。操作之后,教师问一幼儿是怎样变图形的,幼儿答:“把正方形变成长方形。”教师接着问:“用几个正方形变成几个长方形?”幼儿说:“用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教师觉得这一说法违背常理,…  相似文献   

8.
请你唱只歌     
游戏目标:训练幼儿的听力及注意力。游戏准备:“杜鹃乌”头饰4个,毛巾一条。游戏方法:游戏前,全体幼儿围成圆圈站好,请4名幼儿戴上“杜鹃乌”头饰,按一定距离站在幼儿当中,另请一幼儿扮“看林人”站在圆圈中间。(“看林人”被  相似文献   

9.
“占四角”是传统民间游戏,原来的玩法是四人分别站在四个角落,一人站在中间发令,然后五个人一起跑动抢占四个角落,占到者为赢,反之为输,输者就站在中间当发令员。游戏规则是:(1)每个人必须听到口令中的最后一个字时才能跑动。(2)四个角落上的人听到口令后必须移动位置,不可原地不动。我园的一位教师根据这个游戏设计和组织了一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当游戏人数多于或少于5人时,幼儿就放弃游戏。于是教师进行了引导:“你们为什么不玩呢?”“我们觉得人数不够。”“想想办法,三个人可以玩吗?五个以上的人可以玩吗?你们试试看。”在教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训练动作的敏捷性和躲闪能力。准备:在场地上画一边长3~4米长的正方形。玩法:游戏开始,教师指定一幼儿为追逐者,其他幼儿为躲避者。躲避者在正方形场地内四散跑动,躲避追逐者。即将被抓到时,躲避者马上站住,同时说“冰糕”(被抓住后再说则无效),这时,追逐者就不能抓这名已说过“冰糕”并站立不动的幼儿了。若这名幼儿想跑动,就应趁追逐者不注意时,与仍在场内跑动的幼儿拍一下手,同时说“化了”,即可继续在场内  相似文献   

11.
盲人敲鼓     
目的: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和愉快情绪。准备:正方形场地,四角分别画四个圈,中间放一只大鼓。玩法:请四名幼儿分别站在四个圈内,游戏前先要求他们看清鼓的距离,然后用手帕蒙住眼;每人手持一根鼓棒。发号员喊一、二、三、四名幼儿分别向鼓的方向走去,谁先击到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的: 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分类能力。活动准备: 1.在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下面的几何图形:(?)(?)(?) 图一图二图三2.幼儿每人一把剪刀、一张正方形纸,每人一份剪好的几何图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各若干个)。3.教师用的几何图形一套(七种)。活动过程: 一、几何形娃娃过生日教师先后出示正方形、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请幼儿个别回答)  相似文献   

13.
闯关     
目的:培养幼儿勇敢、开朗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玩法:全班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站在两条相距5~10米的平行线外侧。每队幼儿手拉着手,与另一队幼儿相对而立。游戏开始前,各队选一名幼儿,用“锤子、剪刀、布”的游戏来决定哪一队先闯关。如胜者为甲队,则先由甲队派一人闯关。乙队幼儿一齐念儿歌:“一二三,看一看,/谁勇敢,闯我的关,/×××(闯关幼儿的名字),敢不敢?”甲队中被喊到的闯关人应大声回答:“敢!”然后从队伍中走出向乙队冲去,可向任意两位小朋友的拉手处闯。如果“关”(拉手处)被他闯开,便可以从闯  相似文献   

14.
小魔屋     
目的:练习四散追逐、躲闪跑,提高幼儿的奔跑、躲闪能力。练习100以内的数数。准备:限定奔跑范围,并在场地中间画一小圆圈作为“小魔屋”。玩法:①选两名幼儿分别扮魔屋的主人老妖婆与数数人,4~6名幼儿扮小动物。②数数人站到魔屋旁,老妖婆与小动物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游戏开始,小动物在场地内四散跑,老妖婆捉小动物(拍到对方身体即算捉到),捉到的小动物披关进魔屋。数数人从第一个小动物进入魔屋后开始数数,从1数到100(不能数得太快)。老妖婆在这段时间内抓到的小动  相似文献   

15.
滚球击木     
准备:圆柱体积木若干根(长15厘米,直径4—6厘米),大皮球或小足球等均可。场地布置:在场地一端划一条投掷线,距离投掷线约4米处把积木等距离竖摆。各积木间相距10—15厘米。方法:全班幼儿分成四队,站在预备线后。发令后,每队一人将  相似文献   

16.
小老鼠     
玩法: 全班幼儿带着小板凳围成一个大圆圈。选二三个幼儿扮小猫站在圈中间,小板凳作灯台,其余幼儿扮小老鼠站在凳旁。游戏开始,“小老鼠”和“小猫”分别做不同的动作。  相似文献   

17.
追地滚球     
目的:发展快速奔跑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意识。玩法:在长约20~30米,宽约8~12米的场地上划出4条跑道。将全体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4路纵队,排列于起跑线后。在起跑线前方2~3米处划一标志线。跑道终点插一小红旗。在每队的起跑线上放一只皮球、一根木棍,每队第一名幼儿负责拨地滚球,事先站在起跑线外。教师发令后,第一名  相似文献   

18.
踩线走     
目的:提高幼儿双腿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准备:3~4面小旗(或竹竿),画好场地(画法及各部分尺寸如图),小旗插在跑道的端线上。玩法: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3~4组,分别站在跑道的起点线后。游戏开始时,每组的第一名幼儿两腿分开,两脚分别踩  相似文献   

19.
小熊运球     
头戴小熊头饰的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一只小足球,排成单行纵队站在起点线前。每队前方的跑道上有6~8个小圆柱(可用大积木代),圆柱间距3米左右。老师发出口令,排头的幼儿用脚带球绕柱前行,不许用手碰球,到达终点后抱球径直折回,传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以“小小杂技员”为主线进行平衡练习,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教学准备:砂袋40个,大积木20块,跳高架1付,平衡木(形似矮长凳加上一斜面)4付,钢丝(即橡皮筋,拉直在地面上)4根,录音机及磁带。教学过程: 1、幼儿围站在教师的面前。经教师的启发,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