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视听界》2010,(5):1-1
这么重要的新闻都没有消息,这报纸还能不能看了?——南京“7·28”爆燃事故发生的第二天,本地媒体在头版主要报道“巴基斯坦客机坠毁”新闻,对发生在身边的关系到市民安危的重大灾情放在其他版面轻描淡写,对此,市民这样反诘。  相似文献   

2.
声音     
《视听界》2007,(2):1-1
我是一个不会撒谎的人,写博客不会撒谎就很可怕了。——陈鲁豫以此解释自己为何不开博客,引起了广大博友的反驳  相似文献   

3.
声音     
《视听界》2012,(2):1-1
多干实事,少说空话。不要吹嘘自己,尤其是报刊宣传要谨慎。——2012年是邓小平同志南巡20周年纪念。当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头脑清醒,语锋锐利。他南巡时说过的很多话,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蒋逸文 《新闻世界》2014,(10):157-158
《地心引力》在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囊括七项大奖,其中三项音乐音响方面的奖项: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以及最佳配乐奖全部被其收入囊中。《地心引力》尽管故事情节极其简单,人物也非常少,却能由电影技术带给人如此震撼的真实感受。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声音处理的手法,包括运用对比突出声音的力度强度、让声音参与叙事从而推动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5.
声音     
《中国新闻周刊》2010,(8):16-16
“如果我能克隆出自己,让这个世界上出现第二个和我一样的人,那我会很高兴。这将有利于国家。” 俄罗斯自由民主党领袖、俄国家杜马副主席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主张取消克隆人类的禁令,建议克隆天才.  相似文献   

6.
一百多年前的长江,湘军悍将胡林翼偶遇一英国火轮逆流而上,激起的波浪将一条神勇水军之船登时掀翻。胡旋即昏厥,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天——要变了.”  相似文献   

7.
声音     
报纸阅读一定会逐步萎缩,新媒体就是报社的未来。 可依据媒体特性按需发展,有选择发展。(俞国民 中国石油报) 网络时代将彻底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所以,报纸必须转。(周明顺 中国妇女报)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声音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播音主持工作对在校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并对如何形成主持人声音基本功提出科学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舆论认为,媒体过于偏好负面情绪表达,习惯于将一些负面情绪和畸形价值观层层放大,以此制造传播效果。我们不否认,部分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为了传播效果的需要,的确存在标题党横行等乱象;但是,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多数所谓的负面情绪表达关联的大都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真实声音,它们听上去可能不像正面报道那样欢乐祥和,但往往也是真实反映了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0.
吕文彬 《新闻世界》2012,(10):29-30
让声音成为惟一的主角,寻找动听的好声音。2012年7月13日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一播出就一炮走红。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好声音》走红的原因,分析它带给中国综艺节目的启示,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互联网已经和北京奥运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近,在互联网上形成了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的‘维护祖国统一、支持北京奥运’的舆论强音。互联网正成为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和世界各国正义人士关注奥运、支持奥运、参与奥运、分享奥运的广阔平台。在今天的互联网上,中国人民正敞开胸怀,热情期待世界各国朋友前来北京参加奥运、观看奥运、报道奥运。”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  相似文献   

12.
声音     
《视听界》2011,(1):1-1
咱们的电视剧经常有一个特点,很水,有些比如说两三集才讲一个矛盾。为什么知识分子比较喜欢美剧?就是节奏控制得比较好。我认为这个戏把美剧和中国传统的说书、章回小说和通俗剧的模式糅和得特别好。——影评人曾子航如此评说《铁梨花》在故事节奏方面的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新闻与写作》2009,(5):93-93
据新华社4月15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出席中宣部4月14日召开的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时,指出要把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作为整个国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声音     
《视听界》2010,(1):1-1
为什么中国的影视剧创作总是埋头于历史的故纸堆,而不愿抬起头来关注现实,关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一步说,为什么中国的影视剧创作不能满足观众需要,为什么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时代?从李京盛司长批评《蜗居》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网友认为,批《蜗居》低俗是把电视剧逼向故纸堆。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网络传播》2009,(7):15-15
“网络改变了一代人的阅读习惯,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读书的人不一定就高尚,读网者也不一定就堕落。其实,无论阅读哪种媒体,都要面临内容选择的问题。利弊关键在人,而不在工具。读书率的下降只是反映了信息受众的分流,我相信,新兴媒体并没有实力将传统纸质印刷媒体置于死地。对读书的引导应该提倡读什么,而不是通过什么读。”  相似文献   

16.
电视是声画的艺术,对声音的处理关系着节目质量的好坏,一段包含深情的配音会让观众的情感随着解说起伏,一句绘声绘色的同期声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自始至终留有现场声的节目会让观众身临其境,一段契合主题的配乐会打动观众心弦,一个恰当的音效会点燃观众的情绪。  相似文献   

17.
论声音表义     
郑丽娟 《大观周刊》2011,(21):111-111,92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从动物到形成中的人再到形成后的人,语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语言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在人类文字没有发明以前,人类主要靠口头语言即语言的声音进行交流,声音在人类的交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声音就是语音,它是语言成分的形式。语言在交际中表征为言语语言,声音即是言语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际的过程也是语言功能的体现,而语言的功能正是声音表义的实用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网络传播》2007,(5):15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网络上形成了一套专用语言。网民们可烈随心所欲地创造网络文化语言,个性充分得到彰显。” ——网络文化研究学者 李钢 网上离经叛道、怪异另类等文化现象比现实社会生活中表现得更多,网上求同和求异并行发展,个性更加鲜明,差异更加细化,群体更加丰富。现实生活中不能容忍的现象,在网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宽容,高雅与低俗同在,传统与另类共生,这就是网络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声音是广播的惟一媒介,广播是声音的广阔舞台。当声音通过电波发散开去,舞蹈着的声音精灵蹁跹起舞。在广播剧节目中合理运用声音元素,可使之更富自然、和谐、立体的美感。声音即涵盖了有声世界里的语言、音乐和音响,确切地讲,作为纯声音艺术的广播剧而言,则需按听觉艺术的规律——音响语汇来创作剧本、制作节目。简言之,它应该是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出版广角》2013,(9):94
现代出版,应是越来越专业化,有自己明确的发展目标,专心于拓展和深挖自己的分众市场,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品位品牌。——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读书》杂志前主编董秀玉出版单位必须积极借助网络社区、博客与微博、电子商务平台等来发布消息,推介新书,最大限度地告知和挖掘目标读者,用整体的、针对性强的策划贯穿出版各个阶段,以此延长图书商品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