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义 《传媒》2002,(6):1
《羊城晚报》刊登了一篇《市委书记推动舆论监督》的通讯,《报刊文摘》分两次进行了转载。说的是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上任伊始,狠抓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事。 吕日周书记上任第三天,就向《长治日报》领导下达了“新闻监督令”。此后他又把报社总编辑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拿着报纸批评说:“这是一份由无能总编无能编辑无能记者办的一份无能报纸!”批评之严厉,措词之激烈,实属罕见。为何说“无能”,报纸上少有或没有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他要求《长治日报》:批评报道必须天天有,必须追根求源找到责任  相似文献   

2.
曾从事多年新闻报道工作的我,不外前有机会回到了“娘家”一《淮阴日报》社。在一位副总编的办公桌上,我偶见他的两张崭新名片:一张是“记者××”,另一张是“副总编辑××”。同是一个人,为何备两种名片?在与主人的交谈  相似文献   

3.
45岁黑人奥伯斯宾当了十多年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的记者。一天深夜,编辑突然叫他第二天不用再去采访,并要他把报道交给白人记者。这条消息的报道,一开始就是分由奥伯斯宾负责的,现在突然中间易人,原因是什么呢!奥伯斯宾后来说:“因为我是黑人,那位编辑怀疑我的能力,认为如果让我去采访,我一定会问不好问题。我真够倒霉的了。”其实,倒霉的何止奥伯斯宾一个人。今天,仅就美国的报业而言,种族歧视的现象还  相似文献   

4.
张宁义 《军事记者》2009,(10):68-68
我走向“爬格子”的路,完全是“铁哥”牵的线。 “铁哥”,我的亲大哥.名叫张铁国.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是《福州日报》记者、党报热线组组长。从军8年,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前线》报、《福建日报》、《军事记者》等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500多篇。  相似文献   

5.
保冬妮 《今传媒》2006,(11):50-52
关捷,1960年生于沈阳,满族。1979年入伍。1982年复员到工厂,1986年读完辽宁大学自学考试中文专业,进入沈阳造纸技校当教师。1992年调入《节能报》做记者,1993年调入《青年时报》做记者,1995年调入《沈阳日报》做记者。主要著作《寻找英雄》、《幕后新闻》、《剑胆琴心》、《神警传奇》。在沈阳,关捷拥有为数众多的“粉丝”。去年秋天,张玉周教授为《沈阳日报》编采人员职称晋级考试辅导英语,在讲完课后,他找到关捷的同事张颖,问道:“关捷写了那么多的好文章出书了吗?如果出了,请你跟他说一下,我想要一本。”沈阳市政府某局朱若蘅局长多次打…  相似文献   

6.
我有幸于1939年9月16日,作为重庆《新民报》的记者,同“中央通讯社”记者刘尊棋、《扫荡报》记者耿坚白一道,在延安访问毛泽东。这在我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是一件大事。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也是被记上了一笔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中,把毛泽东在延安接见我们重庆去的三记者,作为一件大事记录下来,并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是因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多次会见过中外记者。在我们之前,他会见过重庆商务日报赴延安采访的温田丰等,更不用说他还在延安自己的窑洞中,同著名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作“竟夜之谈,直到天已黎明”。在我们之后,1944年6月12日他在延  相似文献   

7.
“离开报社33年了,我现在仍然很关心报纸。”一见面,全国人大代表王茂向我流露出对新闻事业的眷恋。今年62岁的王茂代表,1949年到《江淮日报》 (今《安徽日报》的前身)工作,当过记者、编辑,一干就是10年。后来他改行从事哲学研究,现任安徽  相似文献   

8.
绍军 《传媒》2003,(1):49-50
《xx日报》记者站招聘站长 2002年11月27日,郑州日报记者前往南阳市卧龙区法院采访。采访之余,该法院的工作人员易先生欣喜地告诉记者:“以后我们可能就是同行了!《xx日报》正在招站长,我昨天去应聘了。” 接着,易先生讲起了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9.
我搞业余写作只有二年多时间。1989年,我去河南日报记者处刘传钦那里探友,他送给我一些《新闻爱好者》月刊,并说:“看看这刊物,业余想写点东西很有好处。”从比读《新闻爱好者》成为我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这有力地增强了我学写新闻报道的念头。1989年,北京发生政治风波,我在学习写作上  相似文献   

10.
《伊犁日报》的袁棣一同志,是位颇有成就的老记者,除《伊犁日报》外,还经常从《新疆日报》、《人民日报》、《民族团结》等全疆全国性的报刊上看到他的名字。他有关伊犁地区的报道,字里行间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草原的芳香。每每读到这些热情洋溢的文章,就想起他亲切而纯朴的面  相似文献   

11.
夏虹 《新闻界》2004,(1):26-26
2004年1月初的一天,天气出奇的冷。编辑部将本刊《事件·背景》版块中“记者行动”这一栏目的选题定了下来:采访2003年11·3大火中因采访受重伤的衡阳日报摄影记者杨帅,其目的在于捕捉这一事件中闪光的瞬间及事件后面鲜为人知的背景……当天,我作为该栏目的编辑,用一种惯常的约稿方式拨通了衡阳日报社总编室的电话。总编室的同志热情地将熟悉杨帅情况的一位记者的联系方式告诉了我。于是,我获得了杨帅的手机号码。“喂,你是杨帅吗?”“对,我是,请问你是哪一位?”手机很快拨通,电话那边传来杨帅微弱的声音。我告诉了他我的身份和意图:请他为…  相似文献   

12.
1981年元月的一天,我赶往铜川矿务局王家河煤矿。一进信访者何俊杰的家门,就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墙上贴满了各报平反冤假错案的新闻报道。我为《人民日报》写的“也谈记者的苦恼”和“再谈记者的苦恼”专稿,以及在《陕西日报》发表的“鸭口煤矿党委不理民事群众强烈不满”等报道,也剪贴在《呼唤青天》的墙报栏里。一下子臆测到何俊杰同志可能冤情深重。何俊杰同志确实冤情深重,但案情简单。原来,  相似文献   

13.
《商山红莲——优秀女共产党员徐升莲的无私奉献》一稿,在《陕西日报》1990年7月14日一版头条发表后,有的打电话,有的来信,有的面谈,言说:“徐升莲的事迹感人”、“通讯写活了”、“主人公立起来了”;一些老同行还说“此稿写法上有突破”。我清楚地知道,这些赞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对记者的劳动的尊重和爱护而说的,不能在赞扬声中失去自知之明。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采写此稿  相似文献   

14.
新闻在线     
《中国地市报人》2007,(1):64-64
《潍坊晚报》记者“重走范长江之路”;东营日报社开展“环渤海采访行”活动;《中卫日报》为沙坡头机场建设营造舆论氛围;《绥化日报》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受省检查组好评;国内首部《大众传媒消费学》出版;杭报集团推出“多媒体数字报纸”;吕梁市百天查出八十名假记者;湖北省新闻界举行书画大赛;一本专门写新闻界的小说出世。  相似文献   

15.
有道是:“四十七八,干了白搭。”他今年已经四十有九,虽说还是个普通记者,但仍在埋头苦干。报社规定,每人每月编发、采写稿件15篇,可他近3年来平均每月见报稿件都在40篇左右。在这背后留下了多少双脚印,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他,就是被人们赞誉为“二十四小时记者”的《开封日报》记者汤传钧。 1981年初冬,《开封日报》为了加强卫生战线的报道,把从事多年医师工作的汤传钧调到报社,让他负责这方面的采访。他干新闻工作虽然是初来乍到,但是他怀着认真宣传好党  相似文献   

16.
《新闻实践》的编辑同志约我给“忘年交”专栏写点东西。 我想了又想,决定向青年朋友交心:谈谈我终身难忘的一段思想改造的经历。 战火的洗礼 我今年75岁了。从15岁(1937年)加入党的战斗行列算起,在革命征途上,我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雨。 我1938年到延安。1945年1月,我调到《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前身)当随军记者,开始了我漫长的记者生涯。战争年代,我作为一个随军记者,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  相似文献   

17.
40年前的《察哈尔日报》总编辑——何辛,在他的《长城内外十春秋》回忆文章中,满怀着深切的眷恋之情叙述他当年办报的境况和心情。他说,他从1942年起至1952年底那段时间,先后在长城内外的《黎明报》、《冀察群众报》、《察哈尔日报》等报社工作过10年,“那确是我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经受考验、锻炼和学习成长的十年,我的世界观、革命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就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那10年是我全部革命生涯和新闻生涯中最值得眷恋的岁月。”不约而同,原《察哈尔日报》另一位副总编辑——屈飞,也写了一篇回忆录——《满怀眷恋话当年》。他说:“我老来,有一种眷恋往事的癖好。对《察哈尔日报》  相似文献   

18.
“业余记者“,故名思义非媒体人矣。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大众日报》、《济宁日报》等媒体上先后发表稿件300多件,其中有部分稿件获不同层次的奖励。这些稿件浸透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在写作过程中更引发了我的思考:但在当今几乎没有通讯员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9.
曹罡 《视听界》2001,(5):58-58
从高校退休的邻居张教授是个特别认真仔细的人。一次他突然问我:“你们记者的‘身后’是什么?”我一时被问得糊里糊涂。他见我搞不明白又笑着说道:“你们在搞新闻报道,常常有个记者对着镜头作一段开场白。”“那叫现场报道,”我插嘴解释。他说:“对!就在这个现场报道中,十有八九的记者都说,‘我的身后’怎么怎么着。”张老怕我不信,边说边拿出他的记录给我看:某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淡》播出的《悉尼——另一个赛场》,报道北京在悉尼申奥情况。记者张洁面对镜头介绍说:“观众朋友,我‘身后’就是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05,(5):13-13
一等奖 《产业化发展:市地党报社的历史性抉择》 《传媒“反馈麻痹”与传播互动》 《坚持正确新闻观有效实施舆论监督》 《媒体的先进性与“穷人经济学”》 《电视直播‘‘一泛政治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靠差异化定格竞争优势‘,未津日报新闻实践的几点思都 《开门办报,与读者俱进》 《角色互换:记者在居委会上班-鲁中晨报社区新闻的一些探索》 《现场观察:新闻采访的“火眼金睛”》 二等奖 ) 吴三敏 冯增田(临沂日报) 高金国(鲁中晨报) 陈舒民(泰安日报) 潘宗信(彻北日报《新闻前哨》) 边春海(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庞晓敏张颖(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