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勇 《记者摇篮》2004,(11):62-62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报道的对象都是一定时期内具有实践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如何在电视报道中把握和处理好典型人物报道.真正体现时代精神和人物风貌?结合自己的采访实际,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与报纸相比,电视人物报道不能像文字报道那样留给受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很难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更重要的是,所有叙述必须要有画面来支撑,这对电视记者无疑是一个挑战。与电视新闻报道的其他题材相比,电视典型人物报道有着明显的滞后性。一般情况下,当记者拿到  相似文献   

3.
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有着其他新闻报道不可比拟的作用影响力。改革开放初期,"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对人们起着榜样和示范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典型人物报道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面对这种现实,新闻同仁经过不断探索意识到:人的故事、情感及精神才是典型人物报道的核心。于是,还原典型人物的本来面貌、挖掘人物个性特点逐渐成为新闻同仁的共识。同时,创新电视典型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4.
李婧  韩云 《新闻世界》2011,(2):79-81
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之下,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走上媒体前台。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以人物遴选多元化、报道回归新闻本位、书写细节化等特点被受众认可。《冰点·人物》是非传统典型人物的代表之一,其所报道的人物是时代的写照,而且记者通过报道向受众展现人物的人性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典型人物报道的转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非典型人物是相对典型人物而言的。所谓典型人物,指的是那些表现非常突出的人物。而非典型人物,往往不怎么起眼。但不管是典型人物还是非典型人物,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就非典型人物而言,只要抓住了其身上的闪光点,同样可以写出具有影响力的报道来。这些年,笔者有意在非典型人物报道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屡有收获。  相似文献   

6.
朱清河  李靖 《当代传播》2008,(6):106-107
《南方人物周刊》的成功,不但给人物类期刊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且也给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它的“典型”人物报道不同于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因此称之为非典型性典型人物报道。本文从该刊“典型”人物报道的人物选取多元化、文本表述多样性、专题报道整合性等的角度来阐释这种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方式的新景观,力图为传统典型报道改进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国内媒体的特殊“新闻品种”——典型人物报道当前所遭遇的发展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在典型人物的生成土壤发生巨大变化的传播环境中,典型人物报道已难以再现往日震撼全社会的效果,受众开始辨证地看待典型人物报道,甚至对当前的典型人物提出质疑,典型的负面效应和传播失效较为明显。随着受众信息需求的日益挑剔,及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热点报道、调查性报道和近两年人物类媒体主导的人物新闻的勃兴,典型人物报道究竟还有多大的存活空间,以及怎样拓展这种发展空间,值得充分的重视。本文试就“淡化典型报道观念”后其现实出路进行探析。一.调查与分…  相似文献   

8.
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是中国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一个成功的先进典型给受众的感觉直观而真实,释放的效应强烈而持久。一般来说,电视人物报道很难像文字报道那样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很难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主要是由于典型人物的发现和树立需要有一个  相似文献   

9.
典型人物的报道,可遇不可求。如何让普通人物报道出彩,产生不逊色典型人物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做到读者爱看,舆论热捧,业内肯定。  相似文献   

10.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题材,而典型人物大都被描写成“高大全”式人物的写法。在讲究个性化的今天,典型人物如何不被写成千人一面已成为新闻记者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1.
林彦 《视听纵横》2007,(5):76-77
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者;典型人物报道是对具有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人所作的重点报道,属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主题性报道”范畴,可以说是我国宣传工作和新闻报道的“常规武器”。尤其是近几年,各家新闻媒体.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打破典型人物的常规报道模式,创新思路.注重以情为线,用故事和细肯刻画人物个性,成功推出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典型人物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区其事或思想观念能够代表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人物或人物集体。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独特而传统的形式。这种体裁发韧于延安时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成熟繁盛,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典型人物的报道渐趋减少。  相似文献   

13.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典型人物报道让读者难以忘怀,充分发挥了催人奋进的作用。可是,也有些媒体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人物报道,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原因在于这些报道出现了对人物任意拔高、千人一面的倾向,让受众不相信,不感兴趣。因此,如何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人物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邓微 《新闻世界》2012,(3):19-21
典型报道是我国媒体正面报道的重要形式。从2003年开始,《感动中国》在央视开播,作为典型人物报道电视栏目,它开创了一种新的典型人物电视报道模式。本文以2003年——2011年度《感动中国》为例,分析九年间其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的创新,通过分析节目内容风格定位以及报道模式,进一步探讨典型人物报道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对典型人物报道的细节把握,于细微处见精神,可说是一个作品得以生动感人,得以升华主题的一把金钥匙。 “细节决定成败”这个话用在典型人物的拍摄报道上,一点也不为过。一个典型人物是通过一连串典型的细节来组成它的形象生命的。荣获全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抢救村支书》,就是我们以电视传媒手段进行典型人物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负面人物报道不宜"妖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当前各大媒体,负面人物几乎已成为仅次于娱乐、体育明星的第二大报道对象。然而面对当前负面人物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种种怪异、妖魔化的形象,我们不禁要问:“负面人物是否因其身上的缺陷,就要成为各大媒体随意揉捏和打扮的泥人?”“负面人物新闻报道到底有没有章法可循?”“他与典型人物报道的差异和不同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赵兵 《视听纵横》2010,(3):37-38
记者报道先进典型人物的目的,就是要让群众认同先进典型人物的思想,尊敬先进典型人物,并向先进典型人物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记者必须在典型人物报道的真实可信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高校弘扬正气、引领舆论、倡导校风的重要载体之一。校报典型人物报道的作用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在高校校园树先进、立典型,深入研究分析典型人物报道,有利于更好地从正面角度以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感染师生员工,  相似文献   

19.
蔡金利 《新闻传播》2023,(23):48-50+54
典型人物报道的媒介呈现是社会发展成就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在媒介传播平台上的窗口。面对新时期媒介生态和受众心理的转变,近年来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呈现多元化趋势,报道内容的建构也更加灵活生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从1996年起挖掘报道了千余名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运用整版面、大篇幅对人物进行持续跟踪报道。独有的典型人物系列呈现,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本文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为例,总结典型人物报道呈现特点的变迁和多维建构策略,冀望为典型人物的塑造及传播的路径带来新启示。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家县市区域报,东阳日报曾经推出不少典型人物,这些人物报道都有个特点:由上级部门指令推出。尽管这些人物不乏崇高的品格,也确实有宣传的价值,但有的人物事迹远离多数受众的生活与工作,对受众而言是"事不关己","强行植入"。近两年,我们通过改版而更新典型报道理念,于一年中推出了包青春、孙炎明、林南珍三位典型人物,重新夺回了人物报道的"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