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媒体是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下诞生的,以微博、微信、论坛等为代表。因其具有交互性、自主性、成本低等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编辑、传播等方式,使得新闻报道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提高了新闻的自由度,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冲击。但是也是这种快捷、自由的报道方式,使得自媒体的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下降,大量的虚假信息被快速传播,不良信息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本文在自媒体时代的背景下,结合自媒体时代新闻的特点,探讨自媒体对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发布信息以及接收信息的方式。因此,需要从自媒体新闻传播的新特征出发,改变编辑策略,使新闻传播竞争力提高。本文对自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新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了自媒体新闻传播新特征下的大众心态,对自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与编辑策略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融媒体时代来临前,电视新闻编辑拥有绝对的信息控制权,掌控新闻的传播形式、内容以及表达方式。然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网民逐渐成为信息的主人,自媒体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使得电视新闻编辑的信息控制权被分散,主导地位逐渐丧失。当下,随着融媒体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变得更快,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渠道更加多元化,电视新闻编辑迎来了严峻的挑战,提升媒介素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传媒化生存时代,尤其是自媒体发展壮大之后,因为其信息传播的病毒式扩散,自媒体拥有者很可能成为新的舆论领袖。自由化的传播模式,无需经过专业编辑的过滤,加上自媒体本身具有的多重传播模式立体交叉的属性、强大的互动交流功能和即时有效的传播,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垄断的局面,并且"反议程"的作用也愈发明显。网络专业编辑如何在此环境下对信息进行即时把关和有效的舆论引导将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卢鑫 《东南传播》2013,(5):95-98
编辑在传统报刊里是一项专门的职业,并由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来担任。随着网络的普及,科技的进步,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的流行,传媒技术的便利化刺激了媒体从精英媒体时代、大众媒体时代过渡到了个人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和编辑的可能性成了现实,原先的读者现在都可以参与到编辑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全民编辑的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编辑职能是消解了还是重构了?这成为报纸编辑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用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和传播形式的要求传播信息成为值得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众多自媒体平台纷纷发展起来。自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便捷化、平民化等特征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自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增加了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与方便性,然而,自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也存在虚假新闻信息、低俗信息泛滥、媒介审判现象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探究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找出新闻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提出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建设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新媒体技术发展应用不断成熟,自媒体、新媒体深受大众关注,直接改变了当前信息传播形态和媒体舆论格局。因此,优化信息内容,积极推进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丰富传播形态,适应全新传播生态,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全媒体平台,就发展成为当前传统媒体适应媒体融合环境的应对举措。研究以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为基础,分析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新变化,结合融媒体时代传播规律,提出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数字媒体拓展了图书馆的信息容纳空间,已成为当代图书馆信息传播的强势媒体。文章阐述了数字媒体的概念和传播特点,探讨了数字媒体对图书馆信息传播活动的影响,对于提升图书馆信息传播活动的质量、推动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信息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网络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致使自媒体成为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重要媒介。在新闻传播中,和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自由性和自主性更强,所以也可以高效、迅速地获取、传播和整合信息,并严重影响了社会舆论。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发展极大地影响和冲击了传统新闻传播,所以,怎样在新媒体语境下,有效融合自媒体新闻传播和传统新闻传播,便成为每一位传媒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媒体编辑工作是随着各种媒体的产生而逐渐出现的编辑职业群体,既跟传统的广播和报刊、电视等媒体编辑有较大的共性,同时自身还具备了媒体的特性。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调查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同时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媒体编辑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既保留了原始媒介的传播功能,也发挥新媒体以及自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融媒体时代下记者编辑应顺应社会主流发展趋势,加强采、写、编、评各项基础能力,构建复合能力,以适应融媒体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本文探讨融媒体时代下记者和编辑工作的现状,分析融媒体时代对记者编辑提出的新要求,探讨采编人员复合能力的构建方法,旨在为各大企业、事业单位提供最优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媒体借由记录社会要事、传播社会信息,反映时代状况的重要传播文本,它具有极强的时效性、高度的准确性以及非常鲜明的政治性,因而作为一个新闻编辑,应具备比其他类型的媒体工作者更为完备的新闻素养。本文从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入手,进而分析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如何提高科学素养,成为一名全方位的优秀新闻编辑。旨在与同行进行交流,以不断提高新闻编辑科学素质,从而对我国新闻事业以及社会发展产生极强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快速传播,商家加快了对自媒体营销的积极探索和尝试。在自媒体时代,意见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口碑传播不可阻挡的成为消费者选择消费商品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自媒体发展对口碑营销的重要性以及助力自媒体口碑营销成功的关键要素两个方向探讨了自媒体平台上口碑营销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黄礼福 《新闻世界》2014,(8):403-404
自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曝光以来,包括各国政府、媒体、公众各方都对该事件给予高度关注,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各个新媒体平台都成为媒体和公众参与事件讨论的交流平台,其中又以微博最盛。然而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却出现诸多问题,如谣言的肆意传播、以煽情代替信息传播、信息趋同等。相对而言,传统媒体因为有成熟的编辑理念,并未成为谣言的传声筒,并且多角度、深入地为公众呈现信息。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传统媒体的编辑理念对新媒体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自诞生以来,伴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一支重要的传媒力量,对当下的新闻传播现实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分析在自媒体时代下,个性新闻产生的动因后,分析了个性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冗杂多变、信息真假辨别困难,把关缺失等不足,进而提出促进个性化新闻良性发展和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和经营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当前,每个人都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和软件实现信息的传播,这样的方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对传统电台编辑角色定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为电台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思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电台编辑应该明确其在行业中的角色,并对自媒体时代进行深度的研究。本文就自媒体时代电台编辑角色的定位及其转变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编辑与媒体     
在信息传播与消费中,媒体、编辑和受众是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媒体传播信息,编辑加工信息,受众消费信息.网络媒体兴起,媒体、编辑和受众之间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传播主体多元化和编辑流程多样化,以及受众接受信息的交互性和主动性增强等,但是信息传播与消费的三要素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此前讨论了媒体与信息、受众与信息和编辑与信息的关系,现在再讨论编辑与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新闻编辑呈现相应的变化与新的特点,这对新闻工作者的编辑素质及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新媒体对新闻信息的传播特点与新闻编辑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二者看出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变化,从而看出媒体形态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具有平民性、自主性、交互性强、传播快等特点,近几年,飞速发展的信息传播平台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角色,逐渐打破了传统媒体"一言堂"的局面,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但我国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对自媒体作品的著作权予以保护,以现有的著作权保护体系难以妥善解决自媒体时代出现的许多著作权侵权问题.鉴于此,立法者需完善著作权法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自媒体提供商的监督,采用实名制等措施以改进保护现状,提高自媒体服务商的技术保护等措施,最终构建我国自媒体著作权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姚玉英 《新闻战线》2015,(7):224-225
媒体与政治的关系非常独特,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联系。自媒体作为媒体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分支,以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了政治权力互动的对象,政治权力实现了对自媒体传播的控制与依赖,自媒体传播则通过自身多元化的表达特点,坚持最基本的新闻观念,实现了自媒体传播的自主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