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雾霾屡屡成为舆论风暴的焦点,雾霾报道在特定的时期占据着媒体的版面,媒体的叙述框架在一定意义上建构了受众的现实认知。通过对《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中关于西安雾霾天气报道研究发现,在竞争的媒介场域与话语平台中,就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类型、报道篇幅、消息来源、报道基调和报道主题等而言,传统纸媒的新闻生产对现实进行了合法性的话语修饰,扮演了现实化妆师的角色,缺少政策的反思,缺少忧患意识,进而反思媒体雾霾新闻生产中应有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腾讯专栏《今日话题》对雾霾议题的议程设置与内容框架分析为例,探讨网络媒体对环保类公众议题建构具有的特点及借鉴意义。研究发现,《今日话题》保持了对雾霾议题的持续关注,从"引导受众想什么"到关注"受众想知道什么"以及"受众在想知道什么的基础上,应该还知道什么",该栏目在报道框架上,以追求理性、客观为主,强调理性思维,践行深度挖掘与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2010年至2014年间《人民日报》对于雾霾天气的相关报道进行总结分析,探寻传统主流媒体对雾霾报道的框架建构,并试图讨论在新媒体日益兴盛的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如何适应形势,维护自身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出发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环境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期间有关雾霾报道的文本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有关雾霾报道的体裁以消息和评论为主,通讯较少,深度报道则最少;报道倾向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为辅,而客观中立的报道则非常少;报道主题以治理措施为主,应对策略和责任归因较少,社会影响和雾霾天气的发展状况则更少。最后,笔者对《中国环境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雾霾报道的框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一种重要报道文体,在我国政治宣传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数量和影响力比上世纪明显减弱。除却自身局限外,媒介环境、受众需求的变化均对典型人物报道效果产生影响。本文拟从"框架理论"出发,以《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及理论在实践中的表现,寻求新时期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运用二维测量框架理论,对2010年4月至11月《纽约时报》对上海世博会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分析其时空框架的构建及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论文基于《人民日报》2006年至2013年8年间雾霾报道的171个样本的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主流报纸对雾霾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而且呈现方式多元化,报道内容注重理性和建设性,巧妙地强化舆论引导,政治化倾向明显,人文关怀匮乏。本文进而认为,要完善雾霾的新闻框架,仍需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等方面具体改进。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刊登的有关北京雾霾的报道在报道频率、议题分布、报道版面和配图、报道倾向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别。两报对新闻客观性、平衡性的把握不尽相同,其议程设置的不同侧重体现出中西方不同的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以《纽约时报》在2013年对中国的雾霾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如何对我国雾霾天气进行报道、有何特点以及不足之处。希望通过研究西方媒体在环境报道方面的方法和特点,我国媒体可以从中取长补短,为今后的环境报道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框架理论作为媒介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在体育赛事报道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本文运用框架理论模型,以《中国日报》与《华盛顿邮报》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报道为分析样本,通过比较报道中的内容主题框架、结构框架以及话语框架,研究中美主流媒体在体育新闻报道上的不同,旨在为未来我国新闻媒体的国际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从框架理论入手.结合广州三家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实践,分析都市报福彩新闻现行的报道框架,从新闻报道的客观和平衡性等原则入手解析这种框架,进而分析这种框架对公众舆论引导上的影响,对在彩票报道中构建比较合理的报道框架提出粗浅的看法。本文的论述建立在对这三家都市报2007年11月15日至2008年2月15日“福彩”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爆发作为一场社会危机,具有危害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因此,对危机的报道也直接反应出媒体的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以及综合实力。从一个多月来各大媒体对这场流感疫情的报道,我们发现媒体在危机的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报道角度和报道重点,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新闻框架。 相似文献
16.
重大新闻事件报道首先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媒体报道定位的选择,或者称为目标选择。媒体据此确定新闻报道的角度、深度、广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框架理论的研究方法,以《人民日报》近10年来的食品安全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报道领域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报食品安全报道议题的形成和变化。食品安全报道的消息来源偏向以及食品报道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的变化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食品安全报道应坚持理性和建设性原则;应加强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并致力于提升公众的健康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京报》2016年整年涉女性的社会新闻报道为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媒体在社会新闻中涉女性报道为何多呈现出暴力实施者和暴力受害者形象?媒体采用怎样的报道策略以勾连起女性与"暴力"因素的联系?本文选取了139篇《新京报》2016年整年涉女性的社会新闻为研究样本,采用框架分析的研究方法发现:媒体在报道时倾向于选择"女性受害者"、"女性施暴者"的新闻事实,重点突出和"暴力"相关的新闻议题,影响受众认知;并且多选择形容词及描述性语句.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价值判断及归因评估.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基于社会建构理论,并运用框架建构的研究方法,对研究中关媒体关于十八大报道主题、报道基调和报道文本的差别进行了分析,从正面陈述与责难叙述、典型话语立场与冲突话语立场、描述话语与隐喻话语上搭建了中美媒体的新闻框架建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