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喜欢书法,爸爸为我练字买纸买墨花了不少钱。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我寻思,能不能制作一支不用墨水的“毛笔”,既达到练字的目的,又少花钱呢?你还别说,这不用墨水的“毛笔”还硬是给我做成了。这支“毛笔”在纸上写不了字,却能在水泥地上写,因为这笔用的墨水是自来水。  相似文献   

2.
家里缝衣服的白线用完了,妈妈叫我下午放学回家时买一个白线筒。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帮妈妈买东西呢!我兴奋得跳起来。“妈妈,买东西时怎么说呢?”妈妈笑着说:“来,我们先在家里表演表演。”我抢着说:“妈妈,我先当‘老板’,您当‘顾客’。”妈妈爽快地答应了。我马上跑到“柜台”前站好。妈妈走过来,问:“老板,白线筒多少钱一个?”我装腔作势地说:“6角钱一个。”“便宜一点,3角钱一个,行吗?”我忙抢着说:“这太便宜了,最多也要5角。”妈妈说:“最多5角,那最少4角卖给我。”我急忙说:“不行的。”妈…  相似文献   

3.
6月1日,我那11岁的宝贝儿子刚起床就理直气壮地提出:“今天是儿童节,你们要给我买个变形金刚作为礼物。”妻子好言劝道:“你已经有许多玩具了,不能总是惦记着买这买那,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儿子不依不饶:“那不行。不买玩具,带我去吃肯德基也行。”  相似文献   

4.
“唉,好可怜的小家伙呀!”爸爸很惋惜地说。“不就是个破杯子吗,重新买一个不就是了。”我毫不在意地说。“可是它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呀。这是我在上警校时用过的,一直保留到现在。”“唉,还是挖个洞把它给埋了吧!”爸爸用土话风趣地说。  相似文献   

5.
明天,学校就要开学了。今天,爸爸带我到文化用品大市场去买一些学习用品,爸爸说是给新学期学习补充一些“弹药”。来到文化用品大市场一看,人可多了,都是大人带小孩来买学习用品的。我和爸爸顺着一字儿摆开的各种摊位,在市场上转了一大圈,来到了一个摊位前,摊主是一位年轻漂亮的阿姨。爸爸说:“就到这儿买吧。”我不同意,用手指了指后面那个摊位。爸爸又说:“哪个摊位都一样。”我直摇头,坚决不同意到这儿买。爸爸无奈,只有依着我。他顺手从口袋中掏出20元钱交给我,“那你自己去买吧。”并且再三叮嘱:只能花10元钱。我点点头,转身跑了。一会…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都买过作业本,那么,在你的日记或作文中,你写过这件事吗?今天是开学后的第一次作文课,李老师让他的学生把买作业本的过程写下来。下面让我们去看看他们是怎样“买”作业本的吧!中午放学后,组长把英语作业本发了下来,我发现作业本已经用完了。回到家里吃过午饭,我便对妈妈说:“您给五毛钱,我要买英语作业本。”妈妈问了声:“是真的吗?”便把钱给了我。我拿着五毛钱,来到学校附近的小商店,把钱递进去买了一本英语作业本。我拿着英语作业本,回到教室里开始写作业。(李小康《买英语作业本》)数学作业本写完了,我飞快地跑到商店,递上五毛钱…  相似文献   

7.
“你忘了买车票了。”女儿指指我手中的12元钱说道。“噢。”我猛然记起,望了望已离我们200多米的车站,“算了,下次记得买就行了。”“妈。”女儿有些不高兴,小嘴噘了起来。“妈又不是故意的。你也知道妈可是事先预备了钱的。”我哄起女儿,“走,售票员不收这钱,妈给你买冰棒吃。”“不要。”“鲜果冻?”“不要。”“蛋糕?”“不要。”女儿平时爱吃的东西都数遍了,她全不领情,我突然记起她前些天看中的那个大眼睛布娃娃,我不愿给她买,为此,她还不高兴了好几天呢。今天,这外来之财,何不趁势用掉呢?“走,买布娃娃去。”…  相似文献   

8.
“老爷车”     
柯海晶 《新读写》2014,(9):60-61
家中的“老爷车”是父亲年轻时买的,长我两岁;现在我14岁,“老爷车”已16岁了。清晨,迎着破晓晨曦,父亲用“老爷车”载着我和弟弟驶向学校,自从妈妈出差后.他就成了全职奶爸。我与弟弟坐在车上天南地北地聊,  相似文献   

9.
星期天晚饭后,爸爸看看妈妈,又瞧瞧我,神秘兮兮地说:“之月,咱祖上留下一笔‘遗产’,大约有五万元存款,一千来本书。我和你叔叔兄弟二人该怎样分,你帮我出个主意好吗?”“这还不简单,二一添作五,一家一半,公平合理。”我不假思索地说。“可钱和书只能选一样,咱选啥?”爸爸又问。“那就更简单了,我们要钱!可以用这钱给我买钢琴、小提琴……”我毫不扰豫地回答。“据我所知,你叔叔现在急需要钱买楼房。”爸爸说完,脸上表现出一种异样的神态。  相似文献   

10.
Kōu,抠门的抠。说起“抠”这个字,来自浙江金华的菲儿同学颇有感触—— 传说有一个人装修房子,装好门以后木匠让他去买个把手,他却说:“花这钱干吗?用手抠一下门缝,不就打开了!”我曾经以为,这个“抠门”的人就是我老爸。  相似文献   

11.
优美的下课音乐响起了。“小朋友再见!”“老师再见!”我整理好教具,走出一(3)班教室。“老师,这张送给你!”小宇追上来,递给我一张贴纸。只见贴纸上各色五星颗颗夺目,这便是我常用来奖励给小朋友的“智慧星”。“老师的‘智慧星’都奖光了,这是我买的。"小宇说完,便转身往回跑,快乐如小鸟。细细想来,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奖给小朋友“智慧星”了,正如小宇所说,我准备的“智慧星”已一颗不剩。我深知,用各种形式对一年级小朋友进行鼓励,他们便会如沐春风,从而表现得更棒。“智慧星”奖完了,我便用小印章在小朋友的课本、练习本上刻红五星或小红…  相似文献   

12.
王建军 《上海教育》2007,(6A):24-25
“山里学生有电视看吗?”“他们用什么教材?”“他们有钱买邮票和我们联系吗?”……这些都是我赴滇支教前,上海学生要我解答的问题。带着一腔热血和同样的疑惑,我来到了祖国西南边陲——孟连县红塔中学。  相似文献   

13.
朱熹(xī)是宋朝有名的学者。一次,这位大学者去见一位朋友盛温如。到盛温如家时,盛温如正提着一只小篮子要出去。盛温如一见老朋友来了,连忙放下篮子,招待朱熹。朱熹看他忙碌(lù)的样子,问道:“你刚才提着篮子,要去干什么呀?”盛温如回答说:“我正要去买东西哩!”朱熹一听,不觉笑了起来,问道:“买东西?难道就不买南北?”不料,盛温如点了点头,很认真地说:“只能买东西,确实不能买南北!”接着,他解释了一番:“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火不相容。再说凡水类、火类的物品,我这篮子也不能装呀,所以确实不能买南北。”经盛温如这…  相似文献   

14.
放月假回家,我发现村里兴起了一股买“马”热。虽然我不知道这“马”彩如何具体操作,但是我却看到,它无意中毒害着村民:每天,村里的大树下,小店里,农田间,村民处处谈论着买  相似文献   

15.
土政策一在买睡衣时,妈妈讲究的是棉布,不管好不好看,只要是棉布面料,一律全买,而我喜欢的漂亮睡衣却从不买,她说那些布料是尼龙的,穿了对皮肤不好。说来也怪,从小到大我的皮肤都没有出现过任何毛病,痒都没痒过。土政策二我从小就特别容易上火,妈妈特地从外婆那要来一些野菊花,晒干,塞到棉布内做成枕头。我对妈妈说:“还是给我买一个新枕头吧。”可妈妈说:“不行,买的棉花枕头容易上火,菊花枕头绝对不上火!”自从用了妈妈的枕头后,我就真的没有上过火或头痛过。土政策三听妈妈说,我小时候脚特别容易出汗,有时鞋子都被浸湿了。为了解决这件事…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家长会与以往相比有点不同。他们带来了一件件经过精心设计、巧妙改装的孩子的“新衣裳”,互相交流评价着。林媛妈妈说:“姚老师真有办法,媛媛不再吵着要我买新衣服了。”望着家长一张张笑脸和这一件件“新衣”,几天前发生的一件小事又浮现在我眼前。那天,穿了件浅绿色连衣裙,漂亮得像只花蝴蝶的林媛刚到幼儿园,身边一下便围满了小朋友。戴萍说:“这件连衣裙真漂亮,我也让妈妈去买。”朱丽娜说:“我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我和妈妈一起上街去玩,忽然听到一个人在叫卖:“快来买——快来买——叫它跑就跑,叫它坐就坐……”我可是个“好奇主义者”,马上拉着妈妈就去凑热闹了。好不容易挤进人群,我看见地上有一个小玩具,形状像一只小狗,似乎是用几根圆木棍拼凑成骨架、外面用布包起来做成的。一会儿,叫卖的人看有不少人在围观了,就对我们吆喝说:“小朋友快来买吧,很好玩的!它会听你的命令,你叫它怎样它就怎样。”说着,他对地上的“小狗”叫了一声:“坐下!”“小狗”立刻就坐下了。“跑步!”“小狗”马上开始原地跑圈……我边看边想:看上去这么简陋的东西居…  相似文献   

18.
我的好朋友尹璨家里有DVD机,可以看动画片、唱歌, 我很羡慕,嚷着要爸爸买。爸爸起先不肯,最后被我缠得没办法了,说:“除非你这次期末考试语文、数学两科都得90 分以上才能买!”“好,您讲话可要算数!”“一定算数!”我和爸爸拉了钩。以后,每天上学,我认真听老师讲课;晚上,我做梦都在想:“快期末考试吧!”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期末考试。那天,我仔细地做题,做完后检查了一遍又一遍。不久, 分数出来了,语文97分,数学得了99分。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回家,把这个喜讯告诉了爸爸:“这回你得给我买  相似文献   

19.
每次去菜市场买菜,最爱看的就是西红柿,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大娘用篮子装着的自家小园的西红柿。我最爱买的就是半熟的西红柿,这种西红柿是红色和绿色相间,别看外边还没有全红,但是柿子瓤是熟了的。每每就有卖西红柿的大娘说“这闺女,买西红柿不挑全红的,专挑半红的,真怪。”其实这也是有缘由的。  相似文献   

20.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吵着要我给他买书。儿子喜欢读书,这是好事,我很高兴。于是,利用星期天,我骑车带着儿子去了县新华书店。书店里书海茫茫,买什么书呢?我想,一些大作家、成功人士从小大多是从文学读物启蒙的。于是我凭着经验,专拣文学一类的书籍买,可他眨巴着眼,摇摇头:“不要!”我又把科普类的书籍向他介绍,他似听非听,也不想买。我又给他买儿童数学英语什么的,他还是两个字:不要。这下我可有点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