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意境欣赏教学是在教师主持下的双边活动。教师具备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掌握文学意境欣赏技巧,是顺利开展文学欣赏教学的前提。文章结合语文课本中的范文,分析意境创作和欣赏的一般规律,从品情景交融、品虚实相生和品无穷韵味三个角度,探索意境欣赏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学意境欣赏教学是在教师主持下的双边活动。教师具备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掌握文学意境欣赏技巧,是顺利开展文学欣赏教学的前提。文章结合语文课本中的范文,分析意境创作和欣赏的一般规律,从品情景交融、品虚实相生和品无穷韵味三个角度,探索意境欣赏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注重提起学生欣赏的情绪,这与知识教学的纯粹凭理智,是不同的。在欣赏之前,自然必须先要能了解,但了解并非文学教学的最后目的。至若熟读与背诵,是文学教学的一种手段,亦非目的。文学教学的真正目的必须使学生对每篇读过的文章,得到深切的涵咏与体味,对于这作品能发生兴趣,愿意作进一点的研习。简言之,欣赏情绪的激发,才是文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主要目标,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通过分析目前文学欣赏教学教学,提出文学欣赏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估体系等模式化教学思路。建构以学生为本、以融入企业文化为为实训的开放式的文学欣赏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文学欣赏课是一门调动学生经验去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审美价值的课程,如何最大化的优化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如何充分发挥文学欣赏课的真正价值,让学生从中受益,是摆在文学欣赏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文学欣赏课的本质目标入手,试图分析文学欣赏课程对大专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6.
丁小梅 《考试周刊》2014,(51):36-36
文学欣赏主要是借助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思考,进而得到美的享受与愉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修养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资料初识、作品感受、理性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学欣赏,逐渐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学欣赏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中发现部分理工科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比较低,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感悟不到作品的思想美和艺术美。本文从引导学生以文学的眼光欣赏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感悟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鉴赏文学作品四个方面讨论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祝锋 《教师》2013,(9):47-48
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修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从资料的初识、作品的体验、理性的思索、迁移的再创四个方面,谈谈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文学的欣赏教育,让学生在文学的欣赏中享受文学艺术的美轮美奂。  相似文献   

9.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使得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更大的重视,因此,开设高中英语文学欣赏校本课程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校本课程开设的角度,就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程的开设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大开放教育课程设置中的《文学文学阅读与欣赏》一书旨在培养英语专业学员用源语欣赏文学的能力,但很多英语专业学员学完课程之后,竟然不知所学。到底是注重史的部分,还是着重于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没有明确的目标,实际上这是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误区,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在本文中讨论一些来自于教学实践的心得,文学的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本课程的关键,本文针对如何达到培养目标提供些许见解。  相似文献   

11.
文学欣赏课主要是面向各类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必要的选修课程之一,是我国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课程.加强对于职业院校文学欣赏课堂教学的研究,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的职业院校文学欣赏教学过程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的实际效果,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2.
我们经常能听到社会各个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批评、建议。其中,涉及文学欣赏的占了很大的比重。例如,有人认为"现在的文学欣赏没有什么文学味儿,学生当然不爱学"。更有人建议"文学欣赏应当成为语文课的主体"。这些批评和建议都涉及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文学欣赏》课教学方法应该如何改革。  相似文献   

13.
李建立 《现代语文》2010,(3):135-136
如何上好文学欣赏课是摆在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丈学欣赏教学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学欣赏活动,获得文学体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接受理论无疑是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行之有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文学欣赏能力是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既能完成知识的传授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诗歌是培养文学欣赏能力的很好样式,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从作品的手法、形象、主题和诵读的角度出发,谈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希望能为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带来些益处。  相似文献   

15.
6 .文学欣赏课文学欣赏课 ,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高雅的常用课型。在中学语文诸多课型中 ,文学欣赏课尤有新意 ,尤有美意。运用这种课型 ,是因为中学语文教材里选编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言文诗词等文学欣赏教学单元 ,这些单元往往明确规定“本单元重点培养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本单元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本单元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等。一般来说 ,一个学段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 2 0篇以上的课文需要运用文学欣赏课的课型来进行教学。运用这种课型 ,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关于阅读能力方面就文学欣赏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欣赏是文学作品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桥梁.文学欣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文学欣赏的规律指导学生欣赏作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产生感受、进行思考,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进行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从而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欣赏实现对学生德、智、美等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是军校文学欣赏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如何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强化对学员的审美教育,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学欣赏教学对学员的审美教育作用;在教学方法上,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并论述了教员在实现审美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反映。欣赏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认识生活,体会运用语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初中文学欣赏教学,培养学生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有如下好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写作水平、口语表达和文学欣赏,这三个方面最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长期以来,我们重视写作教学,也强调了口语表达,但对文学欣赏却显得很无奈,欣赏在人们的眼中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欣赏的结果又因人而异,难以有一个标准答案。这就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但我恰恰认为欣赏的多样性结果是提高欣赏能力的最佳途经。  相似文献   

20.
处理好文学教学与文学欣赏的关系,可以使教师组织好自己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品,进而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三个方面做起:一、尊重艺术规律,拓宽审美视野。二、要有意识地成为学生寻幽觅胜、提高鉴赏能力的向导。三、提倡实事求是的审美原则,甄别优劣,避免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