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直接求解法 如果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求14和42的最小公倍数。因为42是14的倍数,所以14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42。  相似文献   

3.
谢玉华 《河北教育》2005,(17):23-23
师: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已经会求了,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试一试,看谁最聪明,最能干。  相似文献   

4.
案例A师:同学们,已经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了,下面我们就开始研究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吧。请大家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教师点一个学生板演:2|6812346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3×4×6=144。师:大家还有不同的结果吗?接着有学生说最小公倍数是72或48,但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继续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下去。师:既然大家求出的最小公倍数都不一样,那么老师通过找倍数的方法求出了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出示投影后。师:为什么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而不是48、72或144呢?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把这…  相似文献   

5.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传统方法是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是它的简略表示),其特点是“细分细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既要分解又要累积的矛盾。用如下约分法来求,似可避开这个矛盾,使求解得到简化。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约分法: 将两个数a,b写成分数b/a,把这个分数约成最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段] 师: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已经会求了,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试一试,看谁最聪明,最能干.  相似文献   

7.
周英 《四川教育》2003,(7):59-59
“这节课我们学习‘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先了解这部分内容。”我的要求一提出,同学们立刻翻开书看了起来。只见有的学生不时把学习内容与前面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在书上“勾画”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有的学生把书上某部分内容圈起来,画上问号,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这节课我们学习‘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先了解这部分内容。”我的要求一提出,同学们立刻翻开书看了起来。只见有的学生不时把学习内容与前面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在书上“勾画”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有的学生把书上某部分内容圈起来,画上问号,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的时间到了,每个同学都投入到激烈的讨论中去。我巡回在各小组间,认真倾听着学生的讨论,不时也插上一两句,参与学生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激动地将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说给同伴听,有的学生通过举例来消除同…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比较,教材第80页的例5及做一做,第81页练习十六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进一步分清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10.
学习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难点是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必须包含两个致所有的质因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包含两个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算理.我们可以采用“提早孕伏、重点突破”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1.
“这节课我们学习‘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先了解这部分内容.“我的要求一提出,同学们立刻翻开书看了起来.只见有的学生不时把学习内容与前面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在书上“勾画“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有的学生把书上某部分内容圈起来,画上问号,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较多,不知如何下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介绍了"列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等几种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掌握其内涵,学会选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因数与倍数的知识,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今年,我所带的学生升入五年级,我也就随着介入了五年级数学的教学中,进而在教学中涉及了因数与倍数的问题。教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遇到了困惑。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时,学生学习了利用乘法算式找因数,在第三单元教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求公因数时课本给出的方法是列举法。以找12和18的公因数为例,先用想乘法算式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九义数学教材第10册72页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时,我遵循教材的顺序和方法,诱导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并强调:“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此时,学生陈飞举手说出了自己观察后发现的规律:如果用甲数最后的商去乘乙  相似文献   

15.
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相比,情况比较复杂,难度较大。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方法又有区别。这部分内容是“数的整除”教学的难点之一。下面两点应引导学生切实掌握。第一,正确确定短除法的除数与判断最后的商。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先用短除法,每次除必须用三个数的公约数(1除外)作除数,除到三个数只有公约数1为止。而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若三个数有公约数(1除外),则用三个数的公约数作除数,若除到三个数只有公约数1,而其中两个数有公约数时(1除外),还要用两个数的公约数(1除外)继续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每两个数都是互质数(即“两两互  相似文献   

16.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上有两个难点。第一是计算过程复杂,要先用这三个数的公约数去除;再用其中两个数的公约数去除,把另一个数移下来,这一点学生很难理解。例如求12、16、18的最小公倍数,可从观察质因数入手,学生较易接受。①先用列举法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并把它分解质因数。144=2×2×3×2×2×3 ②把12、16、18分别分解质因数。12=2×2 ×3 16=2×2×2×2 18=2 ×3×3 ③通过观察,学生发现:144的全部质因数为2、2、3、2、2、3与三个数的质因数相比较,  相似文献   

17.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较为容易。都是先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就是把所有除数连乘;求最小公倍数要把所有的除数及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而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常混淆不清,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求最大公约数:①通常是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作除数。②必须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例如:求12、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 先用3个数公有的质因数2去除; 再用3个数公有的质因  相似文献   

18.
<正>因数与倍数的知识,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今年,我所带的学生升入五年级,我也就随着介入了五年级数学的教学中,进而在教学中涉及了因数与倍数的问题。我们金昌市金川公司小学部分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这一部分中,教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遇到了困惑。首先来说找最大公因数。按照教材的编排,是这样的。例: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学时 ,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做 ,而且要教会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 ,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特别是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求出来的往往不是最小的。我也听了一些教师上这个内容的课 ,改了不少有关这个内容的试卷 ,确实出现的问题不少。究其原因 ,就是没有给学生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 ,用“取”“舍”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则 ,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用“取”的思路理解法则首先要使学生懂得“一个数的倍数的质因数一定包含这个数的全部质…  相似文献   

20.
(Ⅰ)求最大公约数①三个数的公约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②较小数分别是其他两个数的约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这个较小数。③把较小数缩小至其他两个数的约数为止,那么缩小后的数就是原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④短除法: A.除数,只三不二(只能用三个数的公约数,不能用两个数的公约数)。 B.商除至三个数的公约数只有1为止。 C.所有除数相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