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制度建设、类型创新、思想理论的总结、经世致用精神以及私家档案文献编纂的兴起等方面对唐代档案文献编纂的历史成就及其时代特征做了概要性的论述。本文认为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在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宋代乃至元明清各朝档案文献编纂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宋代关于图书文献档案的编纂来论述宋代完备的图书文献档案编纂机构,以及其对政策法令性文献的重视,分析其编纂文献的方法、原则以及文献的价值成就等等。  相似文献   

3.
赵琰 《山西档案》2007,(3):53-55
宋代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积两宋三百年历史,形成了大量的档案文献史料,流传下来的档案文献汇编也比前代为多。从《四库全书》著录的史部书籍来说,宋代学者编撰的史书占其总数的四分之一,有史著保存至今的宋代史家有一百三十余人,史书门类齐全,《宋史·艺文志》中所载的宋代史籍共有十三大类,后世所有的门类宋代已经齐备。[1]陈傅良在《建隆编·自序》中也说:“本朝国书,有日历,有实录,有正史,有会要,有敕令,有御集,又有司专行指挥典故之类;三朝以上又有宝训;而百家小说私史与士大夫行状志铭之类,不可胜纪。”[2]由此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4.
试论当代档案文献考据方法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当代档案文献考据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的,这一考据方法是对此前各种考据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代表当代档案文献考据方法的主流,郭沫若和罗尔纲是中国当代这一考据方法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法国年鉴学派的史学理念与考据方法大规模传入中国,对档案文献考据方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飞 《档案学研究》2008,22(1):11-13
<庄子>是先秦时期较早有意对档案文献加以利用的著作,但因其较多的寓言运用,人们往往忽略了其史学意义.实际上,<庄子>中以历史人物为角色的寓言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既有他书证实的,也有只见于<庄子>的,庄子寓言具有一定的档案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代官修史学文献在我国古代史学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官修史学文献的编撰机构、文献类型、突出特点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7.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本姓解>诸书载:孔子曾对相关档案资料作过整理工作.对此事之具体情况,今之学者已进行过考察,主要成果有刘红<整理古籍文献的先驱--孔子>、李淑芳<管窥孔子档案文献编纂及其成果>等,这些论述虽彰显出孔子档案整理工作的成就,然其多是从史学角度切入的,缺乏以档案整理工作为中心的本体观照与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物档案因其收藏场所各异,具备档案、文献、文物的多重属性。同时,它具有多级的内部结构。文章在梳理档案多级著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人物档案著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人物档案多级著录的必要性。重点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特藏“629袋”为例,分析其多级结构特征,试图运用档案多级著录的思想与规则对其进行分级整理,实现多级著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闫静 《档案学研究》2022,36(3):141-148
从本体意涵来看,历史与档案具有诸多共通之处,二者兼为“往事本身”与“往事记录”,共同服务于人类社会对过去的记载、追忆与缅怀。从发展历程来看,史学思潮对档案景观的变迁多有影响,二者亦有诸多契合之处,传统史学对档案文献的奉为圭臬,新史学对史料范围的延展及对档案关注点的转移,后现代史学对档案真实性的质疑及对档案范式的影响,使得历史与档案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从本体意涵和发展历程两个层面来看,档案之于历史不应犹如异乡,历史之于档案亦非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0.
架阁库是宋代贮存档案的场所,相当于今天的机关档案室,主要用于保存现行档案史料。它的设立,奠定了宋代档案工作在档案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标志着我国在档案分类和管理方法方面的巨大进步。按照规定,宋代中枢二府、三省,都分别建立制敕架阁库,收藏本身政务、军事活动等方面的诏令档案;北宋真宗年间,还在尚书省别置“金耀门文书库”,收藏三司的财政档案,南宋时发展为中央“架阁总库”,收藏全国重要档案史料,类似今天的中央档案馆。架阁库和总库分别搜集、保存各种各样的档案史料。宋代规定,中央六部百司现行公文保存两年后,交本官署架阁库,经…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对三十多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宋代架阁库及其相应的法规设置的研究趋势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此问题在我国档案学界研究情况,在分析研究内容结构的同时,指出今后我国在宋代架阁库问题以及档案史学研究领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宋代统治者对档案法规不断地加以完善,极大地促进了档案法规的发展,本文旨在对宋代档案法规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特征和历史意义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为当代的档案法规建设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宋代学术以理学为特色,与之相应,在史书的修纂中形成了义理史学一类,以孙甫《唐史论断》、范祖禹《唐鉴》、朱熹《资治通鉴纲目》等书为代表,主张在史学中以微言大义为旨,不太重视历史事实的考据。但是此类史书在宋代史学史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占主要地位的当属以求真求信为目的的考据史学,这类史著包括在修史过程中附录考史成果的《资治通鉴考异》、《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的考异等,这些著作在宋  相似文献   

14.
出土于山东省安丘市石埠子镇雷家清河村的“九女坟”宋代石棺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它既是国内首次发现有题记及纪年碑刻的宋代石棺,又是国内首次发现的仿庑殿式宋代石棺,但是以此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较少。为了挖掘“九女坟”宋代石棺承载的档案价值,从墓志档案、民俗考古角度研究其档案价值,从而以纪年碑刻为文字档案来考证“九女坟”石棺的建造经历、主人生平以及宋代密州的地方建制和地名沿革,以石棺形制和浮雕作为文物实物档案来考证北宋的建筑文化、雕刻艺术、丧葬文化以及宋代服饰和侍卫制度。同时,为了挖掘“九女坟”宋代石棺承载的文化价值,以儒家的“八德”融合新时代的“新六德”为价值导向,进一步研究“九女坟”宋代石棺体现的以仁爱和孝道为特征的家庭道德修养,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阐发其新时代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宋代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认为:宋代档案原件意识是明确的,在多数场合下都是受到重视和强调的。首先,这一意识表现为宋代档案工作中存在与“原件”相关的名词,这些名词分别是:“元本”“正本”“底本”及“真本”。其次,这一意识表现为在宋代档案工作中皇命文书和官文书都需按要求保管原件。最后,这一意识表现为档案原件在信息的核验、诉讼和国土争端得以广泛利用并发挥着证据价值。以宋代相关史实为基础,进而我们相信传统档案管理中“档案原件”意识的确立时间应大大早于已有研究者所提出的“近代以后”。  相似文献   

16.
在各类档案编研成果中,《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汇编》是较为特殊的一种.一般来说,档案编研是以馆(室)藏档案文献为主要依据,以满足社会(或本单位)利用档案的需要为目的,在研究、综合档案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  相似文献   

17.
家谱族谱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主要记载宗族人物世系和记载宗族事迹的档案资料,它以特殊的文体形式记载着宗族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人口迁徙和繁殖史等重要内容。一、家谱族谱档案的重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史学大师梁启超说:“我国乡乡家家有谱,实可谓史学瑰宝。将来有...  相似文献   

18.
国史修撰是中国古代正史修撰的一个重要前提,宋代国史修撰在古代发展最为完备,为后代修撰前朝正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就宋代国史的修撰状况作一考述,以明国史修撰在宋代史学发展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一种重要的文献参考资料,在人们日常的办公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认识与了解宋代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宋代专门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围绕着"当"字与"档案"的关系,首先说明了《周礼注疏》中的"写副当以授六官"中的"当"字非"档案"之义;第二说明了"守当官"并非宋代主要为典守档案的吏员;第三说明了"勾当官"亦并非宋代主要为典守档案的官员;第四介绍了宋代的主要档案管理机构及官员;第五论证了"当"字并非在"档案"意义上与"中"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