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改革给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带来了崭新的观念和全新的做法。我们脑海里闪烁着“建构、互动、多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体验”等诸多新课程理念,为了体现这些理念,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幕场景:课堂中教师为了体现角色转变,该指导讲解的地方也不敢讲;为了体现尊重学生而惧怕指出学生的错误;为了体现合作交流,学生就简单几人一组,给一点时间,学生乱哄哄一阵说;为了体现多元,学生的答案一律都有道理,都对;为了体现问题意识,不管什么情况下都提,造成问题泛滥;为了追求课堂热烈的气氛,甚至有的老师提醒学生课堂上就像在自由  相似文献   

2.
一、过于看重某种学习方式的价值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人们议论最多的是合作学习。在许多人看来,“自主、合作和探究”是新课程的标志,并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好像没有这些,那就不是好课,以至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于是,在许多学校我们只看到学生的分组交流和讨论,却看不到合作的必要和合作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优势。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而且往往由于时间的关系,合作学习经常是草草收场,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实,并不是什么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方向与位置》时,共组织了3次合作交流。先是讨…  相似文献   

3.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超越传统的诸多新课程理念,如目标多元、尊重差异、重视过程、讲求合作、联系生活、关注体验、体现综合等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如果将这些理念的核心都归结到一点的话,那就是"儿童立场"。正如钟启  相似文献   

4.
高兆华 《教书育人》2007,(12):40-40
其一,"合作互动",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在平时的研课活动中,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听课者有时喜欢坐在学生身边.但是这些"不速之客"使他们很不自在,交流时唯唯诺诺,就连平时活泼好动的孩子也变得畏手畏脚.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制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本来就差,我们再突然插到他们中间,还不时地看看他们的作业,不时地和他们"互动交流",他们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吗?这种情景下,我们又如何看到师生们真实的课堂状态呢?  相似文献   

5.
纵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比较普遍,虽然教师们都已开始注意开展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但仅仅流于形式,没有以合作意识的培养为根本。因此,把合作学习的观念真正引入教学系统,不仅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和人才培养社会化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教材中新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6.
许卫兵 《江西教育》2012,(26):13-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超越传统的诸多新课程理念,如目标多元、尊重差异、重视过程、讲求合作、联系生活、关注体验、体现综合等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如果将这些理念的核心都归结到一点的话,那就是"儿童立场"。正如钟启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我们在课堂上采用了"引导--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富有创造力才能而形成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我们基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引导--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设计了"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画龙点睛;巩固提高,形成检测;反馈矫正,激励评价"五步教学.  相似文献   

8.
"智趣"课堂是我校在彰显新课程理念,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大力打造的一种高效课堂模式.这种课堂模式以激发"智趣"为主线,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和教师引领指导相结合,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快乐中得到必要的发展.但在构建"智趣"课堂的过程之中,我们部分教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些误区之中.下面就这些误区的主要表现及对策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小组合作互动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走进我们的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做到人人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从而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我们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没有人指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散乱的,低效的。因此,如何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目标的核心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呢?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以来,为了体现"学生主体"理念,我们提倡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发挥思维的主动性、活跃性和创造性,结果却造成有些课堂气氛显得特别"活跃":学生之间或争夺发言机会,或为了某个问题无休止地辩论,或闹哄哄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有的时候要声嘶力竭地呼叫,才能够使课堂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12.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学形态而言的,是建立在以师生之间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交流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给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师生关系平等、密切,生生之间互帮互助,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在这种课堂环境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让学生有合作交流、操作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体探究地位,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几年来,我们构建了主体探究"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参与、课上研讨、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活动,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课堂生成"是指师生在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课堂教学中,现实生成的超越教师预设的教案之外的新信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处理好这个已生成的"动态",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课堂精彩纷呈.科学课的教学是有计划的活动,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特点和个性差异等都会给教学带来不确定性,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意识,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但是有的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把握动态生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改革给课堂教育确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也亲眼目睹了课程改革在当今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小学英语课堂里,我们也看到了:生机勃勃的课堂,丰富的教学方法,活跃的课堂气氛。体会到很多学生的英语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极其严重。这种现在到底怎么产生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课堂生成"是指师生在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课堂教学中,现实生成的超越教师预设的教案之外的新信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处理好这个已生成的"动态",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课堂精彩纷呈.科学课的教学是有计划的活动,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特点和个性差异等都会给教学带来不确定性,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意识,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但是有的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把握动态生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中指出教师不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要通过新的教学理念传输给学生,帮助学生建设一个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数学教师要放下自己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思维,将小组合作学习带入课堂,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达到课堂知识理解的目的。本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希望可以提出有效见解。  相似文献   

18.
困惑一形式化的教学行为。如“合作学习”,只看到学生的分组交流和讨论“、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等形式,而看不到合作的必要,看不到合作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实效;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合作学习”经常是草草收场;教师动不动就“你真棒”、“你非常优秀”,表扬千篇一律,肤浅而毫无针对性的表扬,使学生渐渐变得默然和无动于衷,使表扬丧失了本身的意义。困惑二追求结论的教学效果。教师为了追求高效的教学和外在评价,提前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结论,甚至是每一句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尽各种方法将学生拉到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上来…  相似文献   

19.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今的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去学习,这种理念主要体现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这都是与传统教学区别的主要特征。然而,现在教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不足的地方。例如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教师为了教学赶  相似文献   

20.
石丽 《考试周刊》2014,(96):40-40
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悄然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可见,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盎然生机。但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教师活动丰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却把教材"丢"在一边,一堂课下来,文本的内涵没有得到有效发掘。作者认为这些课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没有让学生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理念,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