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建设的蓬勃发展,网络信息环境成为当前开展德育的新的时代境遇。因此,系统梳理和评析以往关于德育主客体关系的各类观点,深入把握和分析主客体关系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变化,对于网络时代条件下德育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网络信息环境的深入分析,得出建构性、流变性和情境性是德育主客体关系在网络环境下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尊重的德育理论主张在尊重人的基本前提下,进行大学德育工作.德育是人教育人如何做人的工作,它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教育主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尊重的德育"双主体"理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呼唤;又是社会形态与人发展的关联;也是哲学思维范式演变的使然;还是文化传递模式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出现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环境─网络环境。所谓高校德育的网络环境是指人们用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往、互动的一种场景或经验而形成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德育开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环境。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交互性、丰富性、高效性、全球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征。网络环境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新环境,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愈来愈大,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是高校德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德育现代化的需要,是高校德育科学化的需要,是高校德育载体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车广吉  车放 《辅导员》2009,(14):87-87
德育隶属于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那么,德育自然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即社会德育和学校德育。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德育,都包含着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透视德育的主客体关系,认为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人之间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而互联网的出现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环境——网络环境。网络环境的形成带来了网络道德问题,对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探讨网络环境本身的涵义和特点出发,分析其现状、问题及其与网络德育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网络德育环境的利弊,以及当前网络德育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发的思考,提出了优化网络德育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齐世强 《甘肃教育》2008,(19):11-11
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互联网以其高效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的优势备受人们青睐,并且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学生对网络更是趋之若鹜,这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 ,使现代社会越来越进入到信息网络的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已经给高校德育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与新课题 ,近年来清华大学在这些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本文立足于清华大学的工作实践 ,对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对策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信息革命与学生网络化生活环境的形成从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起初在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中展开建设 ,如今发展至全球范围 ,网络已经进入了各个行业。自 1 994年 3月中国获准成为国际互联网络成员以来 ,信息网络普及速…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一方面为人类展现了一种美好的“数字化生存”前景,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各种非秩序化的网络行动和网络社会现象的出现。对德育来说.计算机网络既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与困惑。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是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在网络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一种全新生活世界与生存境遇中的全新的价值教育形态。网络生存方式对人的主体性的拓展,预制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性与趋势,表现为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教育客体的“主体化”和主客体关系的平等性、相对性。建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推进,必须真正契合网络化生存方式的特点与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原则与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微观上,改革德育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中观上,坚持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相结合,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宏观上,坚持校内德育与校外德育相结合,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三个层次构成学校主体性德育的有机结构,环环相扣,层层扩散,真正把学生从德育客体推向德育主体.  相似文献   

11.
主客体关系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基础上,力图克服现行哲学教科书“两个主义四大块”的弊病,以主客体关系新视角阐明:宇宙存在的基本形态是质与能的统一与演化;宇宙分化的基本结构是以环境为前提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的存在方式是“生存单位”,客体的存在方式是“一元四系”;主客体矛盾运动的中介是信息;主客体矛盾运动的内容和规律具有多重性和层次性。主客体关系哲学从新的视角(人类主体角度)观察宇宙,力图以新的理论体系确立起当代科学宇宙观,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当前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时代变革由网络因素所起,正是因为具备网络,才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发生巨大的改变,令资源得到共享,让信息及时交互,使各个企业通过网络得到巨大的发展契机,正是因为网络的存在,才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网络环境下,小学生教育也得到巨大的改变,在网络环境下应该创新小学生德育途径,让小学生在良好的德育状况下获得更好的培养,进而提交令家长和老师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与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世界无疑充满了诱惑,又布满了陷阱,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网络世界在为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与烦恼。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是放飞学生心灵的有效手段,是育人工作和信息技术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师和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尽管对各种观点的解释从某个角度看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仔细分析便可以看出这些理论的研究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思辩层次上,而没有把德育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因此要真正揭示德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关系,我们应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期刊信息服务对象、内容和方式的一系列变化以及期刊信息服务观念和模式的转变。高校图书馆在这种青况下,应制定期刊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服务层次,以满足广大期刊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与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世界无疑充满了诱惑,又布满了陷阱,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网络世界在为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与烦恼。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是放飞学生心灵的有效手段,是育人工作和信息技术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认为,教育是面向生命、创造人类精神生命的伟大事业,教育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主动发展的生命意识。完整的生命不只包括知识、智力、智慧等认知因素,而且包括情感、意志等因素,所以,教育不仅应该促进学生认知的自由发展,而且应该促进学生的情感、意志等的自由发展[1]。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信息内容分析和理解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更要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8.
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并且对其思想品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环境下的海量信息、文化间的交叉传播,也使学校德育面对着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多元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并存的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如何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主动权,是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面对青少年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上的量变,以及由网络延伸所导致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质变,学校德育不能只以传播知识的身份立足,而必须以培养学生自身的道德判断、分析评价、选择和创造力为目标,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审慎思考和理性选择的道德能力,把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选择和自主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给高校的德育工作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只有将网络与高校德育有机结合,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促进高校德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了多元化,网络不仅已成为德育的必要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已成为一种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德育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完全打破了传统德育强行灌输的模式,学生成为道德自主构建的主体性存在;改变了传统德育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封闭状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道德实践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更能使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融为一体成为可能,有助于实现德育的人本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