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期赏谜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学校用语谜底:教师退休谜作者:郭喜木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将韩信率兵攻赵,出井陉口,令万人背水列阵,大败赵军。背水列阵本兵家大忌,诸将问背水之故,信曰:『兵法不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原来沿河列阵,背靠大  相似文献   

2.
古时,汉赵两国交战,汉军大将韩信“置兵家大忌于不顾”,背对大河列阵,自己切断了自己的后路,将军队“陷之于死地”。结果,汉军将士人人奋勇,拼死向前,竟大破赵军。这就是“陷之于死地而后生”的著名战例。  相似文献   

3.
韩信与成语     
有些成语与韩信这个历史人物有关。了解这些成语的出处,对于理解这些成语很有帮助。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些。拔帜易帜:《史记·淮阳侯列传》记载,韩信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在作战之前,预先安排了两千人埋伏在赵军营垒附近的山林里,交战以后,汉军假装败退,引得赵军全部出来追击,这时埋伏在赵军营垒附近的那两千汉军就一下占据了赵军的营垒,拔去赵军的旗子,插上汉军的旗子,赵军回来一看,以为汉军已经把赵军的将领全部捉去了,顿时全军溃乱。后来就用“拔帜易帜”比喻取而代之。背水一战:《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将韩信带兵攻打赵军,出了井陉口,布置了一万人背水列阵,与赵军作战。汉军前临大敌,后无退路,都拚死作战,结果大败赵军。后来就用“背水一战”比喻决一死战。  相似文献   

4.
背水一战     
《家教世界》2008,(11):9-9
【发音】bèishuǐyízhàn【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近义词】破釜沉舟、背城借一、济河焚州。背水一战  相似文献   

5.
《史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学习兵法,兵法记得滚瓜烂熟,连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代替廉颇当将军,只按兵法条条指挥,结果在长平之战中惨遭失败,赵括也被杀死。可怜那四十多万赵军投降后绝大部分被活埋了,从此赵国由强盛走向了衰败。赵括的兵法知识真可谓是炉火纯青,可为何仍兵败于长平呢?关键在于他只会纸上谈兵,不能灵活运用兵法,全军覆没就顺理成章了。由赵括战败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他们是否也在死搬教条呢?这是发生在我周围的一个真事:老师告诫小学生过公路时,一定要等到汽车过了以后再过,这些小学生走到公路旁时,…  相似文献   

6.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  相似文献   

7.
立足楚汉战争的丰富实践,讨论和分析了优秀兵家人物运用兵法思想的不同特点和成就。韩信的天赋与兵法"悟"的妙境、项羽的勇武与兵法之"势"的发挥、张良的谋划与兵法之"道"的价值、陈平的奇计与兵法之"诈"的功效都是各具特色的兵法思想及其运用,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8.
韩信点兵     
1.韩信是汉王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有一次,韩信带领1500名将士去打仗,结果死伤了四五百人。  相似文献   

9.
鲁迅曾说过,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喜欢李贺。毛主席也多次说过:“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这里先让我们来看这首《雁门太守行》。燕门边关是历来征战之地。此诗专写战争,却与唐代其他所有写战争的诗人大不相同。其他人全都喜直抒胸臆,而李贺却以浓烈之彩笔别开了一番生面。“黑云压城城欲摧”,表面似乎写景,其实是在写战事。“黑云压城”也是敌军兵临城下。而我军呢?我军将士站立城头,日光照射在将士们的铠甲上正发出鱼鳞般耀眼的金光,“甲光向日金鳞开”一举写出了  相似文献   

10.
韩信死因析     
韩信以其赫赫战绩,为建立刘汉皇朝立下了殊勋,从而跻身于西汉皇朝开国元勋的行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韩信之功曾作过这样的概括:“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然而,韩信的结局是悲惨的,以“谋反”之罪而被诛。 韩信之死,扑朔迷离,真相难辨,杀“叛徒”乎?杀功臣乎?历史真啻安在?要想  相似文献   

11.
高中第六册     
娘子关前娘子关娘子关形势险要,有所谓“踞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之称。它处在太行山中,绵河之侧,两岸群峰壁立。关口附近有飞瀑悬空倾泻,人称“水帘洞”.娘子关古名韦泽关。公元前二○四年,汉将韩信曾在关东井陉隘口附近的微水镇背水一战,击溃二十万赵军。唐朝初年,高祖李渊之女阳平公主也  相似文献   

12.
《预示》是“《孙武兵法》82篇”(以下简称“82篇”)中的最后一篇。该篇以孙武的口气自述其著述兵法、晋见吴王、起兵伐楚、功成身退的事迹。有人断言:“82篇”就是《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预示》篇在“82篇”中成节最晚,但其“成书年代也与银雀山汉简不相上下,甚至不能排除由韩信或其门客拟作的可能性,其价值相当珍贵”。但我们发现,这篇“相当珍贵”的东西淆混史实,错乱年代,伪迹昭著,决不可能在《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吴孙子兵法》之中,而是一篇道地的伪作。辨析此篇之伪,对认识“82篇”全书之伪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3.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在亡秦败楚建汉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封王赐爵列土之赏。然未能善终,被吕后斩于长乐钟室。二千年来对韩信毁誉不一,褒贬难定。关键问题只有一个:韩信有否谋反叛乱。有人认为他是个“闹分裂的叛乱分子”。前不久《文史知识》刊出《韩信之死》一文,称:“韩信谋正是他因功封王和居功自恃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反迹也是确凿的。”(1982年第11期)真的如此吗?现辩证如次:  相似文献   

14.
在西汉王朝建立的过程中,韩信的功勋最为卓著。司马迁说他“于汉家勋可比周、召、太公之徒。”①刘邦对韩信的才干和功绩曾作过很高的评价。他称韩信为“人杰”,并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②。在楚汉相争中,韩信所以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与刘邦的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东汉王充说:“韩信去楚入汉,项羽不能奇,高祖能持之也。能用其善,能  相似文献   

15.
韩信,一个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一代名将,他在被刘邦拜为大将之后,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率军东进,一举攻占了关中,为激烈雄壮的楚汉战争拉开了序幕。接着又出妙计,用奇兵,虏魏王,擒夏说,背水一战,大破赵军…··年中优势兵力,十面埋伏,该下一战,彻底打败了楚霸王项羽,赢得了楚汉战争的全面胜利。韩信功高如此,却终究没有逃脱“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思索。清人包彬在《淮阴候庙》一诗中说:鸟尽良弓势必藏,千秋青史费评章。区区一饭犹图报,怎育为臣负汉王。韩信为人有恩必报…  相似文献   

16.
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韩信崛起于贫民之间,却精通政事,熟谙戎马,尤其深知人心向背的重要。他安邑擒魏王豹,井径口背水为阵,奇计斩陈余,擒赵王歇,不战而胜燕国。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大凡读过《淮阴侯列传》的人,不禁要慨叹这个巍巍乎七尺大汉却死于妇人之手。这样一个有大智大谋的人,为什么落得如此悲剧结局呢?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不揣浅陋,试析这个问题,以就教于读者。 第一,由于封建制度的弊害。 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将士立了功,国家就给予  相似文献   

17.
项羽由一个宰割天下的“操刀手”沦为乌江岸边的自刎人,究其原因,乃是由于他的悲剧性格: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自矜功伐”是指夸耀自己的功劳;那什么是“妇人之仁”呢?《史记·淮阴侯列传》里的一段文字,可以看作是对此所作的诠释。汉王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准备东进与项羽争夺天下,却担心自己不是项羽的对手。这时,韩信颇为中肯地给刘邦分析了项羽的为人:“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  相似文献   

18.
宁愿做碳     
记得一次上化学课,老师走上讲台, 看见黑板上写着“韩信”等字,问: “今天没人值日?”同学们不敢出声。老师笑了: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代替值日生擦一回黑板?”说着,拿起板擦将黑板抹干净。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9.
《滨州学院学报》2020,(3):15-19
我国是一个兵学思想发源较早而又著述宏富的国度,齐国具有悠久的兵学传统,汉代军事家韩信深受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兵学的影响和熏陶。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兵学的卓越军事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谱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楚汉战争胜利后,韩信主持序次兵法,对先秦兵法遗著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校定,使《孙子兵法》等一大批先秦兵学典籍得以较完整的面貌存之于世,对后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小读者》2003,(10)
1.小明在班里给大家讲了一个“韩信分油”的故事: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大将韩信,小时候就十分聪明。有一天,他在街上看见围了一群人,里面有两个卖油的吵得不可开交。原来,他俩要把缸里十斤油平分,又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3斤油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油的瓦罐,两人把油倒来倒去,总分不均匀。韩信见此情景,上前说道:“这有何难,让我来帮你们分。”卖油的半信半疑:“你这小孩敢口出狂言?没有秤,我看你怎么分?”韩信倒来倒去,竟然均匀地分开了。你们知道是怎么分的吗?2.自然课上讲了火的作用。一下课,小明就问小刚:“纸最容易被火烧着,可是有一种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