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笔者珍藏几幅徐州汉图像砖和图像石拓片,还有一些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珂罗版《历代名画》和北京故宫出版的《故宫周刊》,内中刊载有历朝历代珍存下来的古代美术作品,最近得暇进行整理,发现这些美术作品中居然有一些可以弥补文字档案之不足,甚至可以说具有较高的档案研究价值。从档案角度欣赏、评判,可以发现内中有很多图像砖和纸绢美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记录史实的价值,具有一般档案难以体现的功能。兹各择要欣赏数件。  相似文献   

2.
三、台区的清代墓碑 1.三路居一带的清代墓碑 广安门、右安门以外地区现分属宣武区、丰台区管辖,该地区历史上曾有多处墓冢坟地。据《北京图书馆藏北京石刻拓片目录》,这一带仅清代墓葬碑文拓片就有以下数十张:湾子村康熙十年鼐格墓碑、诰封碑;太平桥顺治十二年法哈王公墓碑、诰封碑;康熙十二年西纳海诰封碑;柳巷村顺治十八年觉罗图尔玛墓碑;菜户营康熙十八年白尔黑墓碑;西局村康熙二十二年法都墓碑、诰封碑;康熙四十年吏部尚书介山墓碑;东局村康熙十八年沙克素墓碑;水口子村顺治十四年布哈墓碑;白石桥穆哈达墓碑;曹家坟康熙二十四年都统议政大臣跨渣墓碑;大井村阿兰泰家族墓碑(共十余通);雍正六年富宁安谕祭碑;  相似文献   

3.
2004年第一期《档案管理》在理论探讨栏目中刊登的刘东斌同志《档案利用与档案价值的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档案凭证价值"专一性"和"一次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一、现状 1993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将基本建设管理和基建工程项目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不同载体形式的记录,统称为基本建设类档案(简称基建档案).  相似文献   

5.
2004年第1期《档案管理》在理论探讨栏目中刊登了刘东斌同志的《档案利用和档案价值的反思》一(以下简称刘)。认真拜读之后,深受启发,其主要观点笔是完全赞同的,惟一不敢苟同的是对档案凭证价值的认识。这里把有异议之处叙述如下,兼与刘东斌同志商榷,也望广大档档案界同仁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6.
董澄 《贵州档案》2000,(1):35-36
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鉴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和鉴定档案的真伪两方面的内容。就档案馆而言 ,档案鉴定工作主要是鉴定档案的保存价值 ,即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来判定档案的价值 ,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并据此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它是促使馆藏档案质量优化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我国早在 1 96 0年颁布的《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机关档案室工作通则》中就已列入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八十年代颁布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档案法》等重要法规…  相似文献   

7.
文物档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从事或涉及文物本体保护、研究、管理和事业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拓片、基本,声像和电子文件等形式的历史记录.文物档案的特殊性在于它真实记载了文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记录了文物的基本价值,同时又从各个侧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文物独有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规律及价值表...  相似文献   

8.
2004年第4期《档案管理》在理论探讨栏目中刊登了王秋平同志的《也谈对档案凭证价值的认识》一文(以下简称王文)。该文通过两个实例对2004年第1期《档案管理》刊登的刘东斌同志所撰《档案利用和档案价值的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刘文)中有关“档案凭证价值的认识”,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有着蒙古民族不平凡的历史和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千余年的蒙古族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蒙古文古籍文献。这些古籍文献具有文字独特、内容丰富、历史价值高等特点。《中国蒙古文占籍总目》收录了1949年以前我国用蒙古文刻写印刷的图书、经卷、档案、金石拓片、期刊等近一万三千余种文献资料目录,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蒙古文古籍目录,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蒙古文古籍的全貌。  相似文献   

10.
赵岚 《贵州档案》2003,(6):13-14
《档案法》中定义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其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是定义的根本,因此,在界定档案的价值问题上,应侧重档案的客观价值,即把档案放在时空大系统中去认识,既认识档案在社会实践系统中的作用,又认识其潜在的因素。目前,在档案  相似文献   

11.
《上海档案工作》2009,(7):32-32
张天佩在《山西档案》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根据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所发挥作用性质的不同,档案价值有正价值和负价值之分,即当档案的凭证和参考等功能对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求以及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时,档案的价值表现为正价值:反之,则表现为负价值。  相似文献   

12.
董芊芊 《大观周刊》2012,(2):215-215
卫生部在2007年12月出台了《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导意见》规定,各医疗机构要为每位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考评结果要记入医务人员医德档案。医德档案是记录、反映医院行风建设状况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证书、报表、实物、音像等材料,它涵盖整个医疗活动的方方面面,载体形式多种多样。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医德档案评估体系,对医务人员的从业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监督和评价医疗活动有着现实意义。从哲学的视角审视,在医德档案价值实现过程中,应凸显三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档案价值理论问题一直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档案工作的实践和档案学研究就是围绕着档案价值问题进行的。一、档案客体的潜在价值所谓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它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所谓档案客体的潜在价值,是指未被主体认识或虽被主体认识而未实现的档案价值。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档案的内在价值属性未被人们发现,其作用没有被主体所认识。档案的内在价值属性是多方面的,有的表现得比较明显,有的…  相似文献   

14.
凭证价值是电子档案的基本价值,而我国现行《刑法》中的档案犯罪主要保护的是国家的档案管理秩序而非档案的凭证价值.这种单一的立法价值选择已经不能满足保护电子档案凭证价值的现实需要.刑法是电子档案凭证价值法益的最后保障,应当紧密与新《档案法》衔接,通过电子档案凭证价值保护法益的专门化、罪名设置的类型化和凭证价值法益的可测量化等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电子档案凭证价值的刑法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云南永胜他留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留人留下了许多墓碑、建设碑、记事碑、摩崖等汉文历史石刻档案,对研究他留人这一特殊族群的社会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于档案,现行的《档案法》(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是这样界定和表述的:“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7.
戴庞海 《档案》2012,(1):31-33
简牍档案内容丰富,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文字记录形式。文章在分析秦汉简牍出土概况及简牍档案内容的基础上,从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探究简牍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规定:"全民所有制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具备确保文物安全的设施和必要的技术手段,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文物档案,对文物进行分类分级保管.[1]博物馆作为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它围绕文物的收藏、保护管理、陈列展览等业务活动,形成了大量的文字、照片、拓片、图表、音像等文物档案,其具体内容有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藏品档案、征集档案、保管档案、修复档案、陈列档案等.  相似文献   

19.
《上海档案》2007,(8):32-32
吴绪成在《中国档案》2007年第6期撰文说,那些经鉴定拟剔除的档案,在失去所谓的档案保存价值以后,往往还可能有文物价值、教学价值、展览价值、收藏价值等。作者为这些档案提出了五条出路:1、退回原档案形成单位。经鉴定拟剔除的档案多产生于五十年前,站在综合档案馆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晏琼 《中国档案》2003,(10):12-14
2000年开始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课题研究,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发端,同时也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开展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课题主要成果之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入选标准细则》,从主题内容、时间、地区、民族与人物、形式与风格、系统性、稀有性等七个方面明确了判定档案文献价值的相对标准。之所以称之为相对标准是因为任何一件或一组档案文献价值的确定,没有绝对的评价尺度。其重要程度、影响大小,均取决于与其他档案文献的比较。下面结合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试从七个方面介绍《“中国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