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本节课使用的是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这节课虽然是小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但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因素,学生对数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粗浅的、零星的认识。由于学生是刚刚入学的,对学校的环境感到比较陌生而又十分好奇,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感到有些紧张而又非常向往。教材结合儿童的  相似文献   

2.
侯德彬 《学子》2014,(10):23
正一、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前提。学生刚入学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课前准备,教师应给出明确要求,学生就知道该如何进行课前准备了。如要求学生下课后先把下一节所需的教材、学具摆放在课桌的左右上角,再到户  相似文献   

3.
【教学背景】 “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这是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节综合练习课。  相似文献   

4.
初中一年级教学“时区和日界线”一节,学生感到困难很多,是个难点,容易造成夹生饭,而这一节教材在地理课中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年高考多次涉及这一问题,所以应该注意解决好这个问题。而一般平铺直叙的教学,学生会感到平淡无味。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主动地追求知识,这样作效果良好。下面就以“时区和日界线”一节教材为例,谈谈我的做法。一、应该详细讲讲地方时  相似文献   

5.
<正>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节充满活力的课;是一节让学生感到轻松快乐的课;是一节既能丰富学生知识又能启迪学生智慧的课;是一节能让学生获得广阔思维空间的课。这样一节课,单靠老师的语言讲解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而丰富的多媒体的利用,让这样的课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常客,给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闷沉沉的语文课堂顿时充满阳光。一、多媒体的使用创设了教学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思维,升华了个人情感。  相似文献   

6.
对机制专业的学生来讲,《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以下简称《公差》)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可是由于《公差》教材资料性较强,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讲好第一节课就显得十分重要。第一节课的内容主要是“互换性”概述。“互换性”原则是整个《公差》教材的灵魂,教材的全部内容就是围绕着如何贯彻“互换性”原则而铺开的。但是初学者不明白这一点。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整个教材的兴趣,我抓住“互换性”这个纲,别开生面地从学生最为熟悉的“服装”谈起。  相似文献   

7.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课内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选择了学生容易接受又感兴趣的故事性教学方式,使  相似文献   

8.
起始课的有效教学是整章内容得以有效掌握的重要因素.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复数概念等知识点之外而又对学生影响深远的内容,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鼓舞创造热情,是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本节课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专注于对整章内容的统领,对自主学习的指引,对创新、创造的激发,对科学素养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起始课的有效教学是整章内容得以有效掌握的重要因素.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复数概念等知识点之外而又对学生影响深远的内容,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鼓舞创造热情,是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本节课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专注于对整章内容的统领,对自主学习的指引,对创新、创造的激发,对科学素养的熏陶.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语法一直令教师感到难教,令学生感到难学,往往教师详细讲解语法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仍然较差,很多学生对语法学习没有信心。究竟怎样才能让语法教学既令学生感兴趣,又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语法知识呢?笔者在一节高三语法复习课上做了一次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节课让笔者意识到语法课也可以是生动的、吸引学生的,同时认识到创新语法课堂的重要性。这节课是倒装句的复习课。首先笔者根据倒装句的规则设计了一些翻译题和选择题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能初步复习倒装句。  相似文献   

11.
<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呈现,赋予了我们对本节课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优秀教师都诠释着对本节课的理解,其中不乏朱乐平教授和张齐华老师这些"大家"近乎完美的演绎。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到底该怎样来解读该课的教材呢?前段时间听完一位参加区优质课竞赛的男老师上的这节课,让我眼前一亮。纵观本节课,他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剖析教材,真正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的前几页,安排了八幅彩图和汉语拼音字母的十种基本笔画,这就是入学教育课的教材。教师应该教好。但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有些老师对这部分教材不够重视:上课时,有的引导学生看看图,简单说说了事;有的一课时就把这些内容讲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安排入学教育课的目的认识不清。怎样重视和搞好“入学教育课”的教学呢? 我的设想是这样的: (一)了解编写意图,认识教好“入学教育课”的重要性。儿童在开始学习之前,先学习入学教育课的教材,这是符合刚入学儿童特点的。  相似文献   

13.
吴、蒋二位老师的课例,体现了新课程的教材观、教学观,全面落实了《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体现教者和学生创造性智慧的典型案例.下面笔者从两方面谈一谈对这节课的看法.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教材观传统的教材观是“教材即为知识”,教师和学生都把教材“绝对化”、“权威化”和“神圣化”.而本节课中,教者打破了这一陈腐的教材观,全面贯彻了“教材是范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材观,体现了教师是课  相似文献   

14.
《毛细现象》是原人教版小学自然教材第八册的一节选学内容。毛细现象是生产、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要完整、准确地解释毛细现象,需应用许多基础理论知识。不少自然教师感到这是一节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课。我们在对课文内容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了如下的处理。 一、在教学内容上,补充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 教学分析这是一年级学生首次接触的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到底是什么?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既感到陌生,又觉得新鲜。教学时,我们不能停留在概念上作过多的解释,而是要从教材给予的问题性内容提示入手,充分引导学生去说、去交际,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说话和交流中明白这就是口语交际,从而使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高二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一节,篇幅虽不长,但内容相当繁多。特别是这部分教材和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较多,仅仅通过一次课堂讲授,学生不可能全面掌握和深刻理解所学习的内容。为此,上学期我曾经就这节教材上了一堂复习课。复习课前,我结合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主要考虑了四个问题。(1)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和薄弱环节;(2)复习课应以教材中的哪一部分为核心?(3)宜从哪个问题开始复习?(4)选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我感到学生普遍对书写Al(OH)_3溶  相似文献   

17.
周积宁 《广西教育》2008,(17):54-54
这是一节成功的综合活动课。 说它成功,首先是这节课具有创新性。所谓创造性使用教材,指的是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基于学生的实际而进行适当的增、删、改,使之更适合学生的认知与技能的培养,使教学效能最大化。罗丽娜老师的这节课出自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活动课《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中课改试验的深入,广大教师对课程标准内涵的理解及教材作用的认识日益成熟,但仍有不少教师,因为课标规定宽泛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感到困难;因为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而对教学活动的展开感到困难;因为课时相对不足而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感到困难。同时,有不少学生因为教材内容多而感到学习负担重,因为教材概念多而感到学习兴趣少。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  相似文献   

19.
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依据教学要求将课文分成两大类,即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自读课的教学是为了检验讲读课教学效果、考查学生能力而设计安排的,自读课教学完成得好,从某种角度说,教学任务就基本完成了。为此,自读课的教学不容忽视,而教师的适度指导在自读课中显得更为重要。 一、自读前的适度指导 自读前的适度指导是进行自读课教学的一个切入点。这一环节抓住了,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思路清、目标明。  相似文献   

20.
1.温故启新式。即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以前(尤其是前一、二节课)所学旧知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新知的教学上来。由于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