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斯韦尔公式有三个关键的传播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本文以为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媒生态图景”;传播者,从“把关人”到“人人皆记者”;传播从“一技之长”到“博采众长”;传播对象:从“点对面”到“多点对多点”。  相似文献   

2.
在技术赋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传播的历史机遇下,坚持“内容为王”始终是革命纪念馆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核心要义。从传播者层面上讲,必须坚持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深度挖掘革命文物的内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传播策略;从受众层面上讲,就是加强受众研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最大限度地传播内容,有效缓解受众的资讯焦虑;从传播渠道层面上讲,新媒体视域下不论是跨界合作还是新渠道开辟,革命纪念馆要掌握可控的话语权,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本质和初心。总之,基于对革命文物的深入研究和有效管理,与科技手段有效融合,面向公众推出更多优质的展览和服务,是革命纪念馆实现高质量传播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化传媒的观察视角,对西方备受关注的视觉文化时代下的媒介特征进行了一些总结和探讨文章认为,视觉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新形态,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影像“而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正是影像的主要缔造者和传播者。因此,在视觉文化时代,媒介在传播理念、传播体制、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都表出了一些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文章着重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平 《声屏世界》2011,(12):22-23
法制新闻报道内容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外部社会环境,即中国法制建设及普法教育所要求的法制新闻报道内容。这一层面的内容可称为“输入状态的内容”。第二个层面是在具体的法制新闻报道活动中,媒介法制传播者根据相应的传播目的或社会目标要求,遵循新闻与传播的规律。对较为抽象、专业的法制新闻报道内容进行组织、编制,以直接用于报道活动的内容。这一层面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输出状态的内容”。这两个层面之间有密切关系,但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5.
王炎龙  邓倩 《新闻界》2008,(4):33-36
本文以手机短信群发这一新兴传播形式为出发点,分别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角度,解读手机短信群发的传播特点,展现群发短信传播方式对手机媒介传续传播方式的突破。同时,指出手机短信群发的传播形式中存在的问题,为手机媒介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核心阅读: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媒介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发送等业务流程上发生重大变化。作为新闻事件的记录报道者和信息传播者,新型“全能型”记者的概念在学界与业界都受到热议。现阶段的全能型记者在技术层面可以实现融合,但各媒介间秉持的媒体立场与专业理念尚未实现融合。媒介融合是要求记者在理念与技术层面的双面融合,而非单单的视觉效果优化与传播技术叠加。  相似文献   

7.
罗小东 《青年记者》2016,(24):95-96
信息对社会的影响基于受众对信息的解读,而受众对信息的解读能力基于受众的媒介素养.国家起源于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国家的稳定源自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本文从媒介素养层面和国家认同层面,以南疆全面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信息的传播为例,探讨南疆教育政策信息的传播对新疆社会稳定的影响. 基于媒介素养层面的影响分析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把媒介素养界定为: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其中,对媒介信息的评估与判断是媒介素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媒介无处不在的社会,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今时代,信息传播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和大众传播媒介发生联系。对传播内容的正确解读和客观评价,对传播手段的必要了解和熟练驾驭,对传播信息的快速判断和有效利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然而,对我国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媒介素养”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即使在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高校,其教学活动也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上,在实践上少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班志斌  朱尉 《新闻世界》2013,(10):276-277
本文从传播学五要素:传播者、媒介、信息、受者和效果出发,以关注尘肺病的“大爱清尘”公益组织为例,探究社会化媒体时期公益传播对职业病救助的作用,以期实现公益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广义的生态文明传播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作为企业的媒介组织在内容生产与经营管理中的环保实践:二是作为传播者的媒体所进行的环保传播。学界的研究往往聚焦后者,忽视前者。本研究认为,西方媒体关于“Google搜索侵害自然环境”的新闻争议表明,建设生态友好型媒体不能够忽视媒介自身的生产与经营过程的环保实践。强化传媒业自身的环保,应培育传媒业的绿色企业文化.重视内容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节能减耗和绿色经济效益,倡导绿色广告或“绿色营销”,从技术层面推进“绿色传媒工程”。  相似文献   

11.
距离既是有形的、可以测量的,又是无形的、难以把握的。媒介距离主要包括地理距离、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不同形式的距离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和影响。在传播与媒介走向融合、走向多元的大背景下,媒介距离的传播特质,媒介内容、传播者及受众等各种传播要素之间复杂多样的距离关系,成为传播的重要因素而凸显出来,传播全球化、网络化和商业化等媒介现实则是影响媒介距离互动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以明末清初进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为研究对象,从传播环境、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和反馈等层面分析耶稣会传教士的文化传播活动.同时,将当前我国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活动与耶稣会的活动相比照,探索两者在传播规律上的共性与个性,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台湾TVBS新闻台“黑道呛声影带”丑闻进行分析,认为这一丑闻实质上是收视率与媒介伦理博奕的结果,呼吁媒体业者引以为戒,建立和巩固媒介伦理的大厦,切不可片面追求收视率而置公众利益于不顾。  相似文献   

14.
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一种心理倾向.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传播内容或传播者的不满、怀疑、反感、抵触乃至否定、排斥,是一种对媒介信息做简单的感情的逆向思维和反向理解的心理意识,因而能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筑起一道抵御信息的心理防线,使媒介信息的含义扭曲、变形,使信息传播的力度减弱、转向,致使传播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受众的逆反心理广泛而长久、渐进而深刻地影响着大众传播的效果.它可使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值为零或负值,即产生零效果和负效果.对此,本文试从传播学、心理学角度予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旅游胜地。旅游目的地的传播是香港旅游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旅游目的地传播指的是旅游目的地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传播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的活动。香港旅游目的地传播的传播者是香港旅游事务署和香港旅游发展局,传播内容是“亚洲国际都会”的“香港品牌”,传播渠道有常规媒介渠道推广,大型主题活动推广,商务旅客重点推广,咨询中心、标志及手册建设,与社会组织的合作等,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内容为王”是传媒界最为人熟知的从业理念,其提出者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曾这样阐述:“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道理简单而明晰,“观众真正想看的还是那些在传送系统上播放的东西,而不是电视台和传送设备本身”。“内容为王”在西方的媒介经营法则中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媒体的生存和竞争能力被认为主要是依靠传播内容而非传播媒介,内容建设上的成败直接决定整个经营战略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技术的日益兴盛,引发了知识生产方式的重要变迁,而媒介在“知识—社会”系统中充当的角色则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者转变为知识生产者.文章借助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媒介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三大具体功能:知识生产传播功能、知识节点链接功能、知识讨论平台功能,进而通过知识生产源头、知识流动秩序、知识内容表征、知识统筹方式等4方面探讨数字化与知识生产联姻后的情况,为数字媒介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10,(4):66-67
电视剧抢播之争的本质是对高质量的视频内容的争夺,核心症结是媒介泛化、制播分离与有效高质内容的匮乏。时下优质电视剧已成稀缺资源,昭示着“多元渠道、内容为王”时代已经到来。电视媒体应当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重新控制与利用内容资源,打通和扩展电视媒介垂直供应链,从抢内容“蛋糕”提升到生产销售内容“蛋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健康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传播者.面时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健康信息洪流,公众需具备对传播媒体的辨别意识,以及准确、有效地分析理解传播内容的能力,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健康信息为己所用,即公众需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本文从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意识、技能、评价、使用四个方面的培养,并针对个人、学校组织、政府媒体、社区社团层面对如何提高公众媒介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赵敏 《新闻前哨》2008,(5):76-77
传播者通过媒介信息帮助受众激活其认知图式有多种途径。本文结合新华网2008年“两会”专题频道的成功报道经验,从增加背景介绍、解释性内容,运用新传播形式和组合综合性信息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帮助受众将沉入潜意识中的认知图式提取出来,完成同化媒介信息的作用,促进受众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