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巴赫金交往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语言学、对话和狂欢化思想是巴赫金交往思想的核心,他通过上述思想的研究确证了人是一种语言交往的存在,并以追求人类自由平等的狂欢化社会为最终目的。他的交往思想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研究者分别从对话、语言哲学和狂欢化思想等方面对巴赫金的交往思想进行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交往的基本内涵: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交往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交往发展的结果必定是世界性的。马克思、恩格斯将其交往理论运用于对社会现象的分析,阐释了交往对于发展和保存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民族发展和融合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哈贝马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可以丰富对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分别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观进行了阐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重视实践中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哈贝马斯的"交往"观侧重在程序公正的条件下,完全平等的主体通过在理性动机下有效真实的互动达成共识.处理好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观的辩证关系,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还能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理论,但是现代西方哲学家们没有真正体会到马克思交往理论划时代的深刻意义。在这方面哈贝马斯却独辟蹊径,将马克思的历史观与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结合在一起,在众多理论问题上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提出新的挑战。但是哈贝马斯并没有超出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他的交往理论完全是在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自圆其说,他所谓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也只能是对马克思理论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内容,其内涵表明它是客观现实性与主体能动性、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全面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中国与世界交往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琳 《华章》2007,4(7):20
马克思的交往行动理论重视实践中主体间的交往关系,认为物质交往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则是以语言为媒介,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为核心,进行相互协调,以达成共识.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认清这两种交往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雷 《华章》2009,(23)
"交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构建唯物史观的基础性、总体性所提出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所涉及的"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交往"以及"交往的形式"是与生产关系密切挂钩的.他们是想通过对社会分工历史作用的考察,揭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极为巧合,与马列有着共同社会历史渊源、德国"极具魅力"的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创始人齐美尔在阐述"社会是如何可能"时,也有过大篇幅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论述.基于此,笔者就马列的"交往"范畴与齐美尔的"社交"形式作出了相关尝试性地描述分析及比较.  相似文献   

8.
网络交往导致的信任危机在当下大量地凸显,主要表现在人际冲突加剧,侵权行为屡禁不止、网络经济贸易受到冲击等方面。马克思交往信用思想为我们解决此类问题,构建网络诚信交往提供了两点启示:第一以利益为动力,建立网络技术安全权威;第二以法律为载体,营造网络诚信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巴赫金是20世纪前苏联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以对话、超语言学、狂欢化为核心内容的交往思想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启示。对话是和谐的基础,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往又必须以语言的合理运用和有效沟通为前提。而狂欢则是和谐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人们只有在和谐的社会里才能真正地狂欢起来。  相似文献   

10.
交往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之一,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条件。前苏联著名学者巴赫金的对话交往理论和当代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目标共识的达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机制,互动沟通平台的建立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有效途径,语言交往的有效性是和谐社会实现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受黑格尔影响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到实践和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思想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马克思都对人的本质是什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随着探讨的深入,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也就愈科学和愈丰富。  相似文献   

12.
李晓光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1):58-59,77
巴赫金是西方20世纪怪诞风格研究的理论大师,他从怪诞与民间诙谐文化、狂欢化这一整体出发,对怪诞做出了独特的阐释。在对怪诞现实主义的理论阐释和分析的过程中,巴赫金在很多方面都论述到怪诞现实主义肯定和否定共在,颠覆性和再生性并存这一双重性。这种双重性认识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13.
巴赫金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现在成为“难解之谜”,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则存在既相互影响又彼此平行的复杂关系。本文从“巴赫金的民间文化与西马的大众文化是何关系”、“狂欢化理论何以成为‘肯定性的大众文化理论’”、“狂欢与日常生活之间是何关系”等几方面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相似文献   

14.
巴赫金的对话主义是影响东西方文艺理论界的经典理论,历来被高高捧起。而本文认为巴赫金在颠覆旧的话语理论中做出了别人难以企及的贡献,但是他在行将打碎旧的话语霸权的情形之下,又将标志新的话语霸权的王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夸大了对话所赋有的重大意义,从这一角度说巴赫金所宣扬的对话主义只不过是旧的话语霸权的翻版,有着它不可避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性和精神追求,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历史。作为人所特有的时代性、历史性的问题的自由是每一个思想家不容回避的问题,一切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都不能不对此做出自己的回答。然而,国内外理论界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许多混乱和误区,本文将对“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观点在理论上予以澄清,力求揭示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超越了以往哲学的自由观,找到了自由与必然统一的生活实践根基。  相似文献   

16.
狂欢虽然是巴赫金狂欢理论的核心概念,却一直有不同理解.最具影响力的俄国学者的颠覆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因为狂欢节对颠覆的强调是为了重建.狂欢节的更新精神与自由浅层次上的解放精神不谋而合;狂欢节将外界"人化"是自由深层次上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精神体现;狂欢节的欢乐与笑是使人达到自由的途径.因此狂欢是自由生命的张显;狂欢的深层意义是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明确提出“物流”的概念,但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中,马克思分析了物商分流理论、流通费用理论、第三方利润理论,其闪烁着的物流思想不仅在时间上比现代西方物流思想领先,而且在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方面也远远超越了现代西方物流思想水平;它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物流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我们认识和研究人类社会交易行为、开展物流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巴赫金的语言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的语言学理论是一种批判理论,它建立在对弗洛伊德主义和形式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其理论既涵纳社会历史的喧嚣与变迁,又具有自己对话的特质,是一种超语言学。在某种意义上,它又是一种元语言学,因为直接关涉入的生存状态和价值意义。这一理论对20世纪的欧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巴赫金将对话的思想贯穿于其学术生涯的始终。他主张交锋双方必须同时具备差异性和基础性赞同两个条件对话才能顺利进行。通过对作者与主人公、官方世界与狂欢世界两组对象采取不同的态度,巴赫金朝着实现“绝对性对话”的理想一步步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