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也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作,常常借助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以及排山倒海式的抒情手法,有力地彰显诗人那种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华。读者所熟知的《蜀道难》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无疑都是此类诗篇的代表作,诗人那种特有的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激情及其浪漫主义风格,都在诗中得到了集中而突出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蜀遭奇》是郭老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八日乘江津轮出三峡时在舟中作的。他在这首诗的题解中说:“李白曾作《蜀道难》,极言蜀道之险,视为畏途,今略拟其体而反其意,作《蜀道奇》。” 大家知道,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是李白在安史之乱前初到长安时送友人入蜀写的一首乐府体裁的诗。这首诗,以雄健的语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笔调,描绘了蜀中地势的险要,道路的崎岖,环境的恐怖,寓寄了作者对当时即  相似文献   

3.
<正>李白(701年2月-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李白是我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诗情豪迈,才华横溢,却虚心向学,不耻下问,流传下来许多佳话。晚年的李白,早就是闻名天下的大诗人了,有一次,李白登上黄鹤楼,不觉怦然心动,提笔凝思,正待书写,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教完李白乐府旧题诗《蜀道难》之后,被诗中奔放的感情、丰富的夸张、新奇的想象、灵活的章法、宏伟的气象所折服。诗人对蜀道雄奇险峻特点的描写,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于诗人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和变化莫测的笔法。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典型的。诗圣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纵观李白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安社稷"、"济苍生"的人生理想;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追求个人自由的独立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一、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6.
李白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也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作,常常借助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以及排山倒海式的抒情手法有力地彰显诗人那种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在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的创作中,出现了不少现实主义的力作,这些诗作滋生的土壤是李白复杂多变的人生际遇.中年的诗人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跻身仕途,却屡屡碰壁;晚年的李白命运多舛,把对生命遭际的慨叹化作对现实的关注,使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中凸现出现实主义的灵性.  相似文献   

7.
李白的《蜀道难》在吟蜀诗作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后世诗人从李白的《蜀道难》的趣旨"难"的相反角度出发,以《蜀道易》为题,创作了一系列诗作.较典型的有唐代陆畅的《蜀道易》,宋代晁说之、范成大的蜀道诗,明代方孝孺的《蜀道易·有序》,现代郭沫若的《蜀道奇》.《蜀道易》系列诗作,在表现内容上,从"难"转"易",实际上是对李白的《蜀道难》的直接继承.  相似文献   

8.
《蜀道难》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的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之作。唐人殷蹯称《蜀道难》“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宋人李(?)说此诗“风骚之极致,不在屈原之下”;明人李东阳也说《蜀道难》与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兵车行》一样,都是“阅数千百年,几千万人而莫有异议”的诗篇,令人“终日诵之不厌”。可是,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自中唐以来,众说纷  相似文献   

9.
《蜀道难》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的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之作。唐人殷蹯称《蜀道难》“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宋人李麃说此诗“风骚之极致,不在屈原之下”;明人李东阳也说《蜀道难》与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兵车行》一样,都是“阅数千百年,几千万人而莫有异议”的诗篇,令人“终日诵之不厌”。可是,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自中唐以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抵有两种见解:一是本诗有具体之所指;一是诗人“自为蜀咏,别无他意”。对于前者,已有论者考证其不合理之所在;对于后者,仍在争论之中,笔者也想提出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0.
诗仙李白,一生豪放飘逸,洒脱不羁,他的诗作更是想象奇伟,境界壮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在李白的诗中,诗人的奇思妙想往往借助夸张手法展现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1.
李德波 《学语文》2013,(4):18-19
《蜀道难》的创作年代,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有记载,大约是开元末年李白初到长安之时。据说,李白到长安以后,曾拜访过文坛大诗人贺知章,出示了《蜀道难》一诗,博得了"谪仙"的雅号。其实,《蜀道难》就是李白推销自己的一道"名帖"。尽管李白很有诗才,但初出道亦需提携,他  相似文献   

12.
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中,夸张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浪漫主义诗歌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重点对李白诗歌的数字夸张这个方面进行大量的论述,来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唐朝伟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的诗歌透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感情丰富、抒写恣肆豪放;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李白的诗歌、尤其是山水诗,善于借助夸张等手法,运用奇丽的想象描绘充满神异色彩的理想世界。李白的诗歌,结构跌宕开阖,寓含世事万变,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李白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除了清雄飘逸,还有许多诗作的语言得力于乐府民歌的熏染,朴实无华;他的诗歌创作,除了具有浪漫主义手法外还经常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这些艺术特点,使李白的诗歌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历来李白论者皆以浪漫主义鼻祖论,本文则试就其美学价值做一些尝试必珠研究。纵观李白诗歌,其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其思想美,李白诗歌不论是抒发个人情感亦或赞颂祖国风光都充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二是情境美,诗人能合理运用神奇想象,大胆夸张,想人所不敢想之想,夸人所不能夸之夸,但细品起来却又使人感到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三是形式美,李白诗歌或格律完美、或长短句并用,但却达到了形式内容的高度统一和完善结合;四是语言美,李白诗歌语言明白晓畅,绝无半点矫揉造作因文害义,从而体现了他驾御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走近名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唐朝时有个叫汪伦的人,很喜欢李白的诗。李白辞了朝廷的官职,到各地游历。汪伦听说李白在邻县游玩,就写信给李白,邀请李白到他的家乡来。为了能让李白到他这里来,他在信中夸张地说:"你不是喜欢游玩吗?  相似文献   

16.
李白《蜀道难》主题八说《蜀道难》是李白诗作中的名篇,殷《河岳英灵集》说:“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蜀道难》的艺术成就是有口皆碑的,然而对其主题,历来却众说纷纷,综合起来,有以下八种说法。一、危房杜,罪严武。唐...  相似文献   

17.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生是充满悲剧的一生,他的诗歌表现了他一生怀才不遇、与黑暗现实和权贵格格不入的悲情浪漫主义精神。本文试从李白的悲剧人生和浪漫人格,及其诗歌中表现出的失意以及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揭示李白诗歌的悲情浪漫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总的来说,李白诗歌有以下五个特点: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景象;综合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抒情色彩强烈;七言歌行体自由活泼、不受拘束;清新明快,自然而不雕琢。  相似文献   

19.
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和《将进酒》都是他的扛鼎之作,具有震撼人心的永恒魅力。两首诗都有着独具一格的时代风格与时代精神,洋溢着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同时,又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一、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真切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受《蜀道难》创作于天宝初年,即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时候,当时表面繁荣的唐朝隐伏和酝酿着衰败、变乱的危机。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诗末抒发的感慨,当是针对时局而发,寄寓着诗人深沉的隐忧。此诗表面上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20.
“前《蜀道难炉是对李白《蜀道难》以前的萧纲、刘孝威、阴铿、张文琮等诗人的古乐府旧题之作的统称。李白的《蜀道难》成就和影响最大,但前《蜀道难》也各有特色。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全方位展现了蜀道之艰险难行,同时还以典型的现实主义特征和严整、简洁、平实与谐和的语言风貌,在内容角度、情感表达、句法音韵等方面共同为李白《蜀道难》的继承创新奠定了基础。前《蜀道难》,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