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问题提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实验考查的重点,主要以教材实验为源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物理学科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但命题重点突出考查学生将已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本实验迁移应用的几个疑难问题主题体现在可能性方面,常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是实验中一定要“平衡摩擦力”吗?第二是实验中一定要使砂和小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吗?第三是实验中的变量只能有一个吗?初学者遇到类似问题时往往把在教材上或者老师讲过的结论机械的记忆,对培养创新精神非常不利,不利于提高学生处理和分析图像的能力和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做人,其实我们已经做了人了,但是要做一个人上人却并非易事."这是我在思品课上的一段发言. 做人--一个人一生都要思考的问题.你学会做人了吗?你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吗?一生,我们为了诠释这些问题的答案努力奋斗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你能安心闭上眼为止.一生的忙碌奔波,不就是为了做个品格超群、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上人",度过这精彩而有意义的一生吗?不就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大地生命的强者吗?  相似文献   

3.
高兴地受训     
张婷 《大学生》2013,(17):20-20
正"黏性颗粒怎么过滤?你的布袋跟黏性颗粒一接触还能用吗?回去重做!""这能耐高温吗?而且稳定性也太差呀!回去重做!""成本太高!一个袋子就要这么贵,整个装置呢?这可行吗?实际吗?回去重做!""这标书怎么写的!别人看得明白看得清楚吗?回去重写!""打回重做"大概是以要求严而著称的带队老师杨国华的标志语了,然而,"铁面严师"杨国华却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不仅本系学生争相选他当导师,连外系、外院的学生也是如此,当不成他的"徒弟"就争着加入他的课题组,做不成课题就去找杨老师问问题、说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总之,千方百计受杨老师一训是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学生们乐在其中的癖好。这宁波大学的学生们,难道有受虐倾向吗?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共同来做个数学游戏好不好?我请两位同学分别说出一个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度数,我就能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你们相信吗?  相似文献   

5.
赵雅晴 《辅导员》2013,(2):20-21
今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路上布满了厚厚的积雪,我看到路政的车在公路上不停地撒盐,我想这是加速雪的融化吗?我带着疑问问妈妈。妈妈说不仅是加速雪的融化,更主要的是防止路面结冰。一、进行猜测我想:盐加在水里,会对水的结冰有影响吗?我决定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二、进行实验实验材料:三个相同大小的容器(塑料杯),一个量杯,盐,3根搅拌棒等。  相似文献   

6.
纸锅烧水     
纸做的锅能烧水?这也是真的吗?在破解"纸锅烧水"这个科学谜题之前,得先问问你做没做上一次的"水面浮针"的实验。好,既然你已经做了"水面浮针"的实验,并且仔细观察了实验现象,就让我来告诉你钢针浮在水面上的道理吧。如果你仔细观察了,肯定会注意到,钢针本身并  相似文献   

7.
先做学生     
<正>"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毛泽东同志这句话是就文艺工作而言,可是同样适用于教育工作。活用这句话的精神,就教育工作来说,就是"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一定有人会问,说他大学毕业了,还不够当中学老师吗?还要做学生,而且做中学生的学生吗?或者说他高中毕业了,还不够当小学老师吗?还要做学生,而且做小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8.
放学回家,我看到爸爸在摆弄塑料吸管和土豆,就好奇地问:"爸爸,你在干什么?你要给我们炒土豆丝吗?"爸爸笑着说:"我想做个实验,看能不能成功。"一听做实验,我来了精神,对爸爸说:"爸爸,还需要准备什么?您尽管吩咐!"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导入1 .(电脑显示 )同学们做黄花 2 5朵 ,做紫花 1 8朵 ,……。师 :这题能解答吗 ?为什么 ?你能补充问题把它解答出来吗 ?(生补充问题并解答 )2 .(电脑显示 )同学们做黄花 2 5朵 ,做紫花 1 8朵 ,做了多少朵红花 ?师 :这题能解答吗 ?为什么 ?师 :你能补充有关条件吗 ?(学生补充第三个条件 ,多种说法 ,教师给予归纳 ,并板书下面的三种 )第一种 :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朵。第二种 :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多 3朵。第三种 :做的红花是黄花和紫花总数的 3倍。师 :如果我们选择第一种“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朵。”…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先来看一篇"病文":爸爸的"帮助"①初三的那年,物理老师让我们回家自己用铜丝做一个线圈,第二天做实验用。我暗喜:我爸爸是电工,让他帮我做一个不就OK了吗?还可以让他多做几个送给好朋友呢!真是不错。②晚上回到家,爸爸在看报纸,他每天都是这  相似文献   

11.
"你教了吗?你教对了吗?你教会了吗?"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三追问,关注的点是教师层面,忽略了学生,是"教本课堂";而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本课堂就是遵循这样的理念,有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四追问——"学生学了吗?学生学对了吗?学生学会了吗?学生会学了吗?"参加孙庆博名师工作室"学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的展示活动,听了一节苏教版三年级的《小露珠》,让我对这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提到:"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这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晓庄学校之所以开办成功的关键。那"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当今的教育界还适用吗?答案毋庸置疑,现福建"陶研"专家、福建教育学院邹开煌教授用福建省行知实验学校的成功试验向我们证明了"教学做合一"理论的重要性。那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践行"教学做合一"理论呢?邹教授给我们指引了方向。很荣幸我能成为二小卓越教师团队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3.
<正>习作要求同学们,你们喜欢做科学小实验吗?你们会写关于科学小实验的作文吗?写好科学小实验,我们要完成下面三个步骤:1.先填写实验记录表。2.根据实验记录表写成一篇文章。3.把观察与思考写出来。习作指导语文书上给我们提供了一张表格。我们可以一边做实验,一边填这个表,也可以把实验做完之后,再来填这个表。如何完成表格呢?语文书中《蜜蜂》一课,有个课后练习,就是根据课文内容填表。我们可以学习一下。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词语考查怎么考?难不难?"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运用母语的基本功夫,同学们还"玩得转"吗?高考对这一考点考查的核心是"使用",它体现出词语的"动态"。近年来命题的选材,尤其注重语言材料的生活化。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本期特组织了4篇文章,为大家备考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挂有这样一条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条颇富哲理的标语充分说明了实验只有做了才能理解并记忆深刻。生物学实验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最近3年的高考生物广东卷由原来考查测重于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结论的预测等转向了考查教材实验。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说明  相似文献   

16.
正你是个小胖子吗?你会为胖而烦恼吗?本期"科普校园行"来到了向东中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廖侃老师用生动的事例和图片告诉我们,人们是如何变胖的,是不是真的像一些胖人经常说的,"喝凉水也长肉"呢?胖就是身体脂肪多了廖侃老师和他的同事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选取了两只老鼠,每天给一只吃粗茶淡饭,给另一只吃大鱼大肉。下图就是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我们班是全校闻名的"明星"班级,这可都是沾了三个"坏小子"的光!想知道我们班这三个"坏小子"是谁吗?请跟我来!先说我们班的第三号"坏小子"张勇吧。他呀,是全校唯一一  相似文献   

18.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微笑,全世界的人都会和你一起微笑。"这句话真的有依据吗?1991年,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两名心理学家在很多购物中心做了个微笑实验。一名研究人员对着随意挑选的人微笑,另一名研究人员则偷偷地躲在伪装的小吃摊后  相似文献   

19.
老师布置孩子每天写一篇日记,这可把孩子愁坏了!他每天对着日记本发呆,嘴里不停地念叨:"写什么呢?我今天没做什么事呀,没认识什么人呀?"于是,我引导他:"你真的什么事也没做吗?从早晨到晚上,你没有吃饭吗?你听老师讲课了吗?你吃的饭是谁给你做的?早上下雨,是谁给你撑的伞呀?你上学时看到路边的小草结种子了吗?今天  相似文献   

20.
傻事儿     
你做过傻事儿吗?我做过。有一次,爸爸下班回来,高兴地对我说:“瞧,我买了一块手表送给你妈妈,这手表有三防:防水、防震、防磁……”可我发现妈妈洗衣服时不戴表,干家务活时不戴表,就连睡觉也不戴表。我觉得莫名其妙,这表不是能三防吗?干吗不戴呀!这表真的能三防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